书评丨人类如此聚集于大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鹏翀
2022-11-19 05:00

《向心城市》是上海交通大学著名经济学者陆铭所著《大国大城》的姊妹篇,熟悉陆铭教授研究的读者可以发现,无论是《大国大城》,还是《向心城市》,讨论的重点议题一直是大国城市发展中规模经济与部分区域市场分割的问题。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引人共情的经验叙述,一步步去讨论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如何“合宜”地去进行规划与选择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陆铭教授选择省略实际上会花费许多功夫的调研与实证研究的大量细节,将一直以来他所关注的“空间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诸多成果扼要地展现给读者。笔者十分推荐关心中国城市和城市人口问题的读者阅读这部著作。

从叙事的角度看,正如陆铭教授在后记中所言,《向心城市》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书。从书中的很多细节可以看出,作者十分在意读者的感受,他通过修辞和说理的技巧,将诸多盘根错节的现实经济问题努力讲得清晰鲜明。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经济学者在诚恳的说理过程中如何给出经验描述、阐释关键论证、补充支撑性证明,无论是学者和学生,还是任何尝试在公共领域表达观点的读者,无论我们是否同意他的观点,都可以在陆铭教授的表达中学到诚实说理的技巧。

“向心城市”是什么

翻开笔者收到的这本《向心城市》,扉页是一张由陆铭教授自己绘制的藏书票(Ex Libris),右下角有其签名。藏书票上有一幅蓝色基调的小画,画的左侧是作者简笔勾勒的一个坐在高悬的崖边俯瞰下方的思考者,顺着思考者的视角往下俯瞰是近处的乡村与有着鳞次栉比高楼的远方的城市,乡村与城市间是悬在空中的朦胧双手,不难联想到经济学隐喻中的“看不见的手”。陆铭教授的现实关怀与分析态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展现在了读者眼前:经济规律背后是普遍的人性,人类以何种形态聚集于大地是人性普遍选择的非意图后果。

陆铭教授在《向心城市》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现代经济发展经验中有两条普遍性的规律,一是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在GDP和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就越高;二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人口的空间分布会发生向城市集中,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城市中的中心城区集中的趋势规律。这两条规律就是“向心城市”的含义。

“向心城市”是经济学的普遍性规律,规律普遍性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生活方式选择的偏好分布。具体来讲就是,追求各自良好生活方式的人们作为行走着的要素,通过流动达到“用脚投票”的空间均衡状态,这样在人们为自己良好生活而选择最适宜自己发展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的同时,也最大化了一个国家内部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那么,依照经济发展的经验规律,现代社会的空间分布会随着经济发展趋向“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状态。但这种理想市场机制下“用脚投票”却面临着现实的诸多障碍,如果城市化率数据较低,这也就意味着“向心城市”的规律并没有发挥普遍的作用。那么,是什么力量阻止了市场力量引导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呢?作者带着这样的疑问从经济发展、环境宜居与社会和谐三个城市发展的目标维度,将社会公众对“城市”概念的认知误区以及在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治理方面的一些成见一一澄清。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地方

首先在经济发展上,也就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方面,作者在书中指出了诸多当前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问题。比如,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劳动力错配、高技能人才低层次就业等诸多用工难的结构性问题;在土地要素流动方面,可能存在着土地资源空间错配、住房短缺等现象的出现;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发展地方工业,造成诸多产业园区利用率低,各地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要素配置因此变得低效,加剧了系统性风险。

作者认为经济上一系列结构性扭曲现象往往都与阻碍要素流动导致市场分割的制度有关。如果能够通过打破市场分割,实现市场机制下要素高效配置,尤其是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无疑将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

上面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故事只是谈到了城市在集聚中走向平衡里经济“玫瑰色”的一面,故事当然还要回应“玫瑰色”背后的隐忧。城市不只是人们“活着的地方”,更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如果将城市比做容器,那就意味着城市的自然承载力是有极限的,城市越接近极限越可能产生一系列“城市病”的问题,产生导致人们离开城市的“离心力”,城市作为容器也可能会破裂。社会公众对于大城市的“城市病”有着普遍的忧惧,这也引出了陆铭教授在“宜居”“和谐”两章关于“向心城市”故事的下半部分。

首先,从“宜居”的角度看,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直观的经验感受是交通拥堵,职住分离的现象普遍,工薪阶层疲于通勤。这时,往往一些追求“田园牧歌”的声音就不绝于耳。

基于这样的忧虑,一个自然的逻辑就是疏解城市人口,对远郊、乡村土地进行规划上的倾斜。但陆铭教授认为,这些大城市病首先都并不一定无解。实际上,拥堵的交通可以通过更绵密的道路交通网络和开放式的街区得到疏解,而大城市的生态往往更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降低污染。但若依照“成见”来产生对策,比如疏解城市人口,抑制中心城区服务业,行政干预人口的素质结构,在此基础上限制人口集聚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等,却可能带来劳动力、土地资源的空间错配等的后果。

最后,从“和谐”的角度看,现代城市始终存在一种张力,人们喜欢多样性带来的好处,但是对于差异性却缺乏宽容与耐心。大城市的人口集聚一定伴随着城市间的“移民”,但总体上看,移民对于本地经济利大于弊,移民通常不会损害本地人的工资和就业,反而能够缓解劳动力不足,做大经济“蛋糕”,并且会创造大量的服务消费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塑造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责任,“敏于志向,钝于禀赋”的竞争环境是良好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中国现如今的收入差距仍比较大,尤其是优势地区和劣势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因此,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更好地保证公平,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城市规划要审慎权衡取舍

通读全书,可以看出陆铭教授这些年的观点十分明晰而且具有一致性,也就是中国城市化水平远远不足,大国发展需要大城。经过多年的研究成果,他对于城市发展的认识和主张基本已经成为了经济学者较为主流的共识,也应当得到社会公众更大程度的理解。但针对本书所涉及的一些内容,结合近来的一些经验,不免还是会让人有一些疑虑。

一方面,依旧是关于城市自然承载力的疑虑。陆铭教授在书中对此前流行的“以水定城”的观念进行了反驳,相对乐观地认为城市自然承载力的条件是可变的,可以通过诸多技术手段增加供给,来解决供水问题。诚然,在经济学中不存在绝对的稀缺,技术更替往往会是解决绝对稀缺的有效途径。北方缺水城市的缺水问题,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有一定缓解;以往通过对工业用电进行限制以保证民用的做法,西电东输工程也使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另一方面的疑虑在于城市化冲击对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乡村的冲击。大城市的另一面就是一些空心村的出现和收缩城市,但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配置,仅仅通过“人出来,钱进去”的方式是否可以妥善解决尚待进一步讨论,在教育、医疗等公共品的供给上还存在着诸多难题。再考虑到人口迁移给迁入地带来的不仅仅是自身的资源,也带来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不同地区语言、文字、文化和宗教观念上的差别,对迁入地居民和其他移民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无疑也需要我们投诸更多的关注。

陆铭教授通过《向心城市》将城市和人口规划和选择的复杂性展现在读者面前,诚恳且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读者:最优城市规模并不是一个凭借经验数据由公式运算得到的一个最优解。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是一个需要审慎地权衡取舍的过程,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来妥帖地发现和安顿多元的价值。

正如开头藏书票上所画的那个俯瞰世界的思想者,现代科学和技术赋予了人们扮演上帝的机会,通过宏观的统计数据和诸多大数据技术让我们得以有机会在脑海中描摹整个经济体系的图景,人们更加偏向于用一个置身事外的工程设计师的眼光审视城市发展的问题。但实际上,公共决策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地通向“应许之地”的蓝图,决策意味着对各种价值的权衡取舍,是一个在不确定的背景下多方参与的发现的过程,可能永远都不存在完美的方案,只存在最不坏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依旧需要重新拾起普遍性和特殊性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范式,基于常识和科学,给予更大的耐心和同情的理解来寻找诸多问题的解答。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城市。陆铭教授在书中强调,城市是人进行商谈的地方,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更是将城市视为人类自身塑造自我的场所,“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因而,最终世界长成什么样,始终是由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的选择所决定。

(作者:王鹏翀 编辑:杜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