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轮番“受袭” 博物馆可以做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信 综合报道
2022-11-19 05:00

要应对这类型的突发状况,选择投保艺术品保险来降低损失不失为一种选择。

据相关报道,当地时间11月15日,专挑名画下手的相关西方环保组织的成员转战奥地利维也纳的利奥波德博物馆,对象征主义大师Gustav Klimt的名作《死与生》发动“袭击”。其中一人负责泼洒黑色油质液体,一人把自己的手粘在画框上,以此表达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抵制。袭击发生后,当地警察迅速赶到博物馆并清除了保护玻璃上的黑色液体,这些液体由这些激进分子藏在衣服下放入热水袋中带进馆内。博物馆的修复团队经检查评估后宣布,虽然该幅画作本身并未受到损坏,但防护玻璃、保护画框以及墙壁和地板“污损明显且严重”。

事情发生后,奥地利文化部长Andrea Mayer表示,尽管她对本次事件中的环保激进分子的诉求表示理解,但他们的表达形式可能对艺术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甚至这会让人们对气候问题更加缺乏共情。“艺术和文化应该是抗击气候灾难的盟友,而非对手。”

该博物馆的馆长Hans-Peter Wipplinger也对媒体表示,虽然气候活动人士对环境的担忧有其道理,但意图通过攻击艺术品来达到目的是“绝对错误的方式”,他呼吁该组织寻求其他途径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他还补充道,该组织需要对本次事件负责,将赔偿出警部署费用和清理善后费用,数额将达上万欧元。

近一个月以来,欧洲各大博物馆的重大艺术品轮番遭遇一些环保人士“袭击”。轮番上阵而且越来越频繁的环保极端分子行为自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究竟,为何博物馆的名家名作一次又一次被盯上?博物馆只能被动“招架”越来越频繁的袭击吗?艺博机构应该如何保护好作为人类共同精神文化遗产的艺术品呢?

“袭击”艺术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从今年10月中旬至今,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西方一些环保组织针对欧洲各大博物馆艺术品发动的袭击至少每周都有两次,其中一些在计划实施前因被安保人员发现而最终败露。

10月14日,梵高的名作《向日葵》在英国国家美术馆被“停止石油”组织的抗议人士泼洒番茄汤;不到十天后的10月23日,在德国波茨坦巴贝里尼博物馆的莫奈名画《干草堆》被泼洒土豆泥;10月27日,在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一名气候活动人士用胶水把自己的头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头”粘在一起;11月4日,在意大利罗马波拿巴宫展览的梵高名作《播种者》被用豌豆汤投掷;11月5日,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两名环保活动人士将自己的手粘在戈雅的画作《裸体的马哈》和《穿衣的马哈》画框上,并且在两幅画中间写下了“+1.5℃”;11月9日,两名某环保组织成员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国家美术馆对安迪·沃霍尔的著名丝网印刷作品《金宝汤罐头》进行涂鸦,然后用胶水把手粘在作品上……所幸上述提到的大多是知名的艺术作品,他们日常展出时表面都会覆有防护玻璃,因此才在不同的袭击中幸免于难。

“什么更有价值?艺术还是生活?你更关心保护一幅画还是要保护我们的星球和人类?”从当地市民拍摄到的事发现场看,这些环保活动分子在袭击完艺术品后,面对现场惊愕的观众和他们的手机镜头,然后表达他们的想法。而事后他们所属的环保组织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相关的图文表态:“除非停止大量使用和开采天然气和煤炭并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决定性投资,否则这类型的行动将持续发生。”

由此看来,这群西方环保活动分子的目标似乎并非意在损毁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艺术品,他们只是希望以激进的行动引起媒体和大众对气候危机危害的关注,而具有高价值和高稀缺性的艺术品自然成为了他们的靶子。截至目前,大多数的艺术博物馆在袭击发生后都保持“沉默”。正如沃霍尔的作品在受到污损后,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的一位发言人说的那样:“国家美术馆不希望宣传这些行为,因此也不会进一步对此作出置评。”

博物馆化被动为主动

在西方,鉴于同类型气候抗议活动近来大有越演越烈之势,11月10日,来自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国际博物馆协会的92家世界顶级博物馆馆长联合发表声明,对近期攻击画作的环保分子的行为作出回应,谴责其“严重低估”了他们的行为可能对艺术品造成的损害。“活动人士严重低估了这些不可替代的藏品的脆弱性。这些艺术品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加以保存的,而作为受托照管这些作品的博物馆馆长,我们对它们面临的危险深感震惊。”

但声明中也再次重申了博物馆作为一个开放给不同背景的人们交流对话、讨论社会议题的空间,不会因为这几次袭击而改变其开放性的一面。“博物馆作为一个以收集、研究、分享和保存为使命的机构,其现在的价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们将继续倡导民众面对面地感受人类的文化遗产,也将继续发挥博物馆提供给大众交流对话的空间的作用。”

除此之外,鉴于近期其他欧洲的博物馆已经多次发生同类事件,多家博物馆近期都已经加强整体安保工作,对该类型环保人士的打扮和“伎俩”也更加熟悉和敏感,甚至可以提前识别并干预袭击的发生。10月27日,一名法国奥赛博物馆的警卫就成功地拦下了一名身穿“Just Stop Oil”T恤的女士,并将她提着的一个装满汤的水瓶“武器”解除,而这位女士在警察到来前就自行离开了现场。

柏林国家博物馆副馆长Christina Haak表示,自出现袭击以来,她的工作人员已经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尽管大多数博物馆并未将相关的艺术品安全问题纳入博物馆管理细则,但目前已对来访的观众执行一系列新的措施和要求,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展品的安全。例如,以往柏林博物馆和巴贝里尼博物馆允许观众随身携带一个尺寸最大为A4大小的袋子进馆参观。Christina Haak说,他们从近期的事件中了解到,激进分子所携带的设备通常是可以装在这些小袋子里。因此,从11月4日起,这两家博物馆将要求游客在进入之前将所有夹克和包包存放在储物柜中,仅药品和儿童保育用品除外。

国际博物馆协会理事会主席Beate Reifenscheid则推测,观众们的手机和相机最终也可能需要在进馆后收起,因为激进分子们正是看上了参观者手上的手机和相机,可以帮助他们把诉求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传播出去。

艺术品保险的保驾护航

目前大多数专家仍然认为,这些西方激进分子的艺术品袭击升级到玻璃都保护不住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如果真的损坏到了藏品本身,将涉及非常严重的罪行,有被判入狱的可能。因而迄今为止被针对的博物馆大多都能绰绰有余地利用其现有的资源来应对来自环保激进分子的“小打小闹”。

而要应对这类型的突发状况,选择投保艺术品保险来降低损失不失为一种选择。在“艺术品保险”的主要内容中,就包含了针对艺术品在博物馆、展厅内发生损失的财产险,可以在意外发生后为机构减少损失。保险赔偿固然重要,但其实更有帮助的是保险里配套的特殊风险管理服务。保险公司在承保之后,通常会对投保机构的艺术品在存放、包装、运输、展览等环节提出自己详细的改进指导意见,严格把控风险。一些保险公司甚至会有自己的专业的艺术品修复师,若艺术品在展出过程中出现意外损害,也能在最短时间、采用最合理的技术对其进行修复。

风险管理公司K2私人客户服务部全球主席Jordan Arnold表示,尽管博物馆有许多的方法可以“见招拆招”,但由此增加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很可能最终会影响到博物馆本身。“要想阻止一个决心以某种方式或形式造成伤害艺术品的坚定对手是非常困难的。博物馆因此需要提高花费在安全和保险上的成本,这很可能会严重牵制博物馆用于其他方面的运营资金。”

(作者:梁信 编辑:洪晓文)

梁信

生活家记者

关注全球时尚奢侈品、艺术人文、拍卖市场和高端生活方式动态。欢迎交流,微信:liangxincarmen,邮箱:liangxi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