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

投资快报张厚培 2022-11-20 22:58

上周,沪深两市走势分化,其中沪指一周涨0.32%,创业板指跌0.65%。本周市场将如何运行呢?本报记者特精选部分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猜想一:股指持续震荡走强?

实现概率:80%

具体理由: 上周A股主要股指走势分化,整体呈窄幅震荡态热。展望本周,机构分析认为压制市场的内外因素均出现积极变化,其中国内政策方面,防控优化二十条措施落地和房地产领域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下,内外资对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期出现改善,修复性行情有望持续。

“我们认为本轮行情仅行进至初期,反弹格局不变。一、利率飙升由于短期流动性冲击所致,当前央行已加大投放,预计后续利率仍将继续回落,货币政策收紧言之尚早;二、国内疫情散点多发主要和当前冬季时节有关,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更多考虑与主流毒株感染特征相适应,不会重新从严;三、美债利率持续上行目前缺乏基本面支撑,当前仍在反应加息 75bp 预期的降温,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震荡回落的方向不变。”华安证券称。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北上资金持续加仓A股,截至上周五已连续6个交易日净流入。其中上周北上资金合计净流入322.83亿元,为下半年以来最高单周净流入。事实上,随着A股在11月迎来强势反弹,外资机构也愈发看好中国股市前景。包括Timothy Moe在内的高盛策略师在上周发布的报告中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回报率将高达16%。

兴业证券指出,近期债市波动对股市实际影响不大,更多是风险偏好的短期冲击。随着政策放松,市场此前对于经济下行、地产风险的担忧正在被化解,市场悲观预期迎来边际改善。从估值、股权风险溢价来看,当前市场仍处于高性价比的底部区域。

中金公司指出近期债市波动更多是短期扰动,从历史经验来看,当国内经济增长和信贷需求预期快速改善阶段,较多伴随着利率的短期快速上行,对于权益市场而言隐含分子端改善的预期,风险偏好可能也在逐步好转。而且我们估算三季度末全市场“固收+”基金的全部持股规模可能约占全部公募基金持股规模的4%-6%,整体赎回压力或较为有限。尽管政策向经济的传导以及经济改善成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但疫情防控和房地产两大政策变化的信号意义值得重视,市场前期已具备较多的偏底部特征,建议投资者逐步布局。

中邮证券指出,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影响下,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将继续增强投资者信心,汇聚赚钱效应。市场快速反弹后有望步入验证期,表现以震荡为主,短暂的犹豫后,认为会继续强势反弹,持续至明年1月。从行业上看,仍坚持前期观点,此次反弹主要为两条主线:一是以消费复苏类行业为主,食品饮料、医药等估值低确定性高的品种。二是政策显著边际改善的主线,包括地产产业链、传媒、信创、军工等符合政策预期的行业。

应对策略:在指数行情回升下,各板块出现快速轮动,应聚焦各自主线而非频繁追涨。可关注医药、军工、券商、食品饮料等主题性板块交易机会。

 

猜想二:券商股王者归来?

实现概率:80%

具体理由:近期有“牛市旗手”之称的券商板块部分个股频频异动。湘财股份大涨28.24%,华林证券、中邮资本、中银证券等也纷纷走高。分析认为券商股走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政策持续释放利好,全面注册制落地在即、科创板做市制度启动,筹备个人养老金业务。二是券商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市场交易量持续回暖。

开源证券表示,券商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稳增长政策发力利于增强经济改善信心,市场交易量持续回暖,全面注册制等政策利好渐行渐近,看好当下券商板块超额收益。“降费”担忧此前反应较充分,随着新发产品或份额降费事件落地以及权益市场改善,降费担忧有望修复,我们对低估值券商财富线标的更加乐观。

国联证券提到,11月以来市场走势和交易量逐渐企稳,这将对4季度券商板块业绩构成有利支撑,我们一直强调在前期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券商板块的估值出现明显超调,券商指数当前PB仅为1.27倍,处于历史2.25%分位数。近期地产支持政策的进一步推动,都将显著提升市场对后续经济复苏的预期,推动A股行情向好,券商板块行情或随时启动,叠加目前板块估值已处历史底部,配置价值凸显。

西部证券认为未来市场中枢提升将更加确定,券商或将迎来上行机会。2022年三季度券商板块持仓偏低,延续2022年以来仓位回落趋势且相对行业标准仓位处于低配状态。估值维度因三季度外围冲击,券商与大盘同步回调,当前估值分位数处于0.5%的底部区间。随着未来基本面的改善和市场情绪的回暖,券商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我们认为精准防控政策对国内经济与 A 股市场起到了提振作用。利好信号的集中释放,对 A 股市场乃至整体“中国风险资产”的估值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市场情绪与活跃度显著回暖,风险偏好回升,进一步强化了 A 股市场、港股市场以及券商板块的底部信号,赚钱效应好转下我们重申当前是加仓布局券商板块(A+H)的绝佳时机。 考虑到当前板块的估值仍处历史底部,板块配置正当时。”东方证券称。

申万宏源研究所非银首席分析师、联席总监许旖珊表示,放长一点时间来看,券商的经营空间、盈利的增长空间是巨大的。一方面打破刚兑 “房住不炒”以来,居民的钱整体来看,长期还是要进入资本市场中的。证券在这个比较大的时代浪潮中受益。其次机构化的进程其实对应着整个券商对公业务的一些综合化金融服务的增量空间是在打开的。包括一些股票衍生品业务的创新、科创板做市业务的创新以及可能还有一些投行业务的增量。“所以无论是短期的估值性价比,再到现在的政策催化、中长期的居民入市趋势、财富管理的发展,券商板块都是有持有价值的。”

应对策略:分析建议重点关注综合竞争实力较强的大券商以及业务布局具有自身特色的券商。如中信、中金、广发、光大、国联、浙商、东方财富、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湘财股份等。


猜想三:医药股持续活跃?

实现概率:70%

具体理由:上周股指略显乏力,但医药股仍继续往上冲。数据显示,自9月27日大涨5.14%以来,医药生物指数一路震荡走强,至11月18日收盘累计涨幅达22.68%;其中涨幅最高的众生药业9月27日以来累涨231.49%。医药行情还能不能继续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不少机构对此持乐观态度。

对于这一轮医药股行情,华商产业升级混合基金经理、华商价值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彭欣杨表示,医药板块经历一年左右的调整之后,板块整体风险释放较为充分。同时,国家财政对医院开了低息贷款购买医疗设备的口子,政策鼓励的导向明确,而且新的集采政策规则更为合理,行业发展也更可持续,从而改变了市场对于医药企业的悲观预期。

彭欣杨认为,医药板块此轮行情预计持续性或较强,这与医药本身的属性密不可分。医药兼具必需消费的刚性和创新的弹性,另外还具备国产化的空间,这几点既符合老百姓的需求,也符合国家的大计方针。另外,从医药板块内部来看,大量优质新股补充进来,尤其是科创板中较大比例为医药企业,其中不乏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这也为行情的持续提供了底层逻辑。

在不少机构看来,医药行业空间巨大,这也为医药板块形成了有力支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就医养老需求以及居民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健康保健需求,二者相互叠加,为生物医药及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根据统计,2014 年到 2018 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从 1167 亿元增加到 2622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22.4%;预计到 2027 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一万亿元

中泰证券认为医药前期受到政策预期、疫情防控、地缘政治等重点因素压制,持续调整超过一年,10月以来政策修复的预期率先催化了一波行情,近期疫情相关板块又有较强表现。当前医药板块的刚需属性及价性比仍然突显,看好板块结构性慢牛行情。开源证券表示,准备迎接医药板块戴维斯双击,2023年医药板块有很多细分赛道的优质成长股到了长期布局的时点,建议从消费复苏、创新升级、器械政策红利与国产化几个维度筛选有经营拐点的低估值标的。

投资者该如何把握呢?对此国金证券表示,基于优化防控政策的出炉,看好复苏、CXO和疫情防控三大方向:一是关注龙头药企估值修复、创新型Biotech研发不断进展、估值处于底部的企业有机会出现反转及中成药(特别是中药创新药)四个方向;二是看好CXO板块估值持续修复,继续重点关注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市场优势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龙头;三是感冒及解热镇痛常备药物、新冠特效药、新冠疫苗、抗原检测等方向仍有结构性机会,关注相关产品研发、放量进展。

应对策略:尽管医药股迎来一波反弹,但目前板块整体仍处于较低位置,具备配置性价比,依然值得长线投资。不过部分个股短期累计涨幅过大,股价势必存在波动,投资者对此要有所注意。


(作者:张厚培 编辑:黄俊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