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筑城的“光明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石恩泽 深圳报道
2022-11-24 05:00

自2019年到2022年,中国每成立2家合成生物企业,就有1家落户深圳,而且有8成的概率就落户在光明科学城。

“最重要的是,合成生物学的理论很可能将在深圳诞生。”在去年12月的中国合成生物学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表示。深圳市尤其是光明区把合成生物学和合成生物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学科和支柱产业,“可以说抓准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抓准了未来”的光明区,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2018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深圳市赋予光明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定位和使命。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光明在“0-1(基础科研)”的建设上已经完成了突破,下一步则是如何集聚优质企业,帮助它们往“1-10(商业化)”以及“10-100(产业化)”的方向继续突破。

借助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的溢出效应,光明区合成生物研究等生物医药赛道、信息科学与技术产业正站在产业爆发的前夜。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原始创新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这句名言常被用作科学家自谦之语。但在现代科学中,“巨人的肩膀”既包括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也离不开功能强大的大科学装置。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原始创新是科技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所在。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光明区原始创新的牛鼻子,即是大科学装置。

“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高速公路、高铁、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支撑,同样,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创新的基础设施建好了,它的溢出效应也会非常高。”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院长孙冬柏教授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2020年6月,《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获批,光明科学城要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承载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为此,光明科学城构建“一主两副”的科学装置集聚区空间布局,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以及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

大科学装置的溢出效应逐渐体现,实现“0-1(基础科研)”的建设突破。

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建设了23个重大创新载体,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广东省实验室,2个研究型高校。其中,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2个科学城启动区设施土建基本完成建设,明年投入使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等高校2021年已正式招生办学;超算中心二期、鹏城云脑Ⅲ、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重大创新平台也正全速推进。其中,深圳湾实验室作为科教融合的标杆,目前已入驻90余个科研团队,共计1000余人。

“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明年可以正式投入使用。这两个设施将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如机械臂)大大加速科研的效率和进程,同时减轻了科研人员重复实验的痛苦。”光明区发改局副局长张冬冬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

多种大科学装置做“依靠”,众多科研创新人才做动力,光明科学城选定信息、新材料、生命为其三大主攻方向,并迅速打开了局面。

经过几年沉淀,如今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链条正加速补齐补优,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在深圳市科创委摸底各区产业时发现,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正逐渐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合成生物的第一方阵。

光明区区委书记蔡颖将这一逻辑总结为,以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为牵引,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校等开展集中攻关,同时加快形成科创企业集群发展态势,将通过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建设,推广“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模式。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资料图片

政府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几乎无人问津到今天被认为是“未来产业”,学界和业界对光明区的合成生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得益于深圳市尤其是光明区对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的支持和扶持,在全国也找不到哪一个城市能有这么好的政策,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友明在中国合成生物学学术年会上表示,目前全国所有合成生物产业应该有一半集中在光明科学城。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处于未来产业的合成生物产业,自2019年到2022年,中国每成立2家合成生物企业,就有1家落户深圳,而且有八成的概率就落户在光明科学城。目前,光明区已集聚合成生物企业超40家,相关企业整体估值超160亿元。

这样的成绩,源自于光明推动企业完成“1-10”的开拓进取精神。

时钟拨回2018年。当时,合成生物产业刚刚兴起,市场还没赋予生物经济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全国范围内也没有案例可以参考,但光明区毅然选择重点培养合成生物产业聚集。

参与了相关政策制定的光明区科创局向小四对记者回忆,制定过程中,区内各部门领导远赴全国各地产业园考察。“光明的政策不仅要做到全市最优,还要跟全国比,做到国内最高最优。”

2021年,光明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产业“1+2”政策体系(即1个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2个合成生物企业、专业园区认定标准)。除了综合政策,围绕“四链”光明区对合成生物产业还有多项“首个”。针对产业链基础研究方面,投资7.2亿元建设全球首个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下称“大设施”)就布局在光明科学城,在合成生物设施软硬件一体化上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针对创新链,光明区建立起“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打造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载体,并配套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这个模式让“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和“穿西装”的企业家同在一栋楼里工作,极大缩短了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

在提供科研源动力的教育链和人才链上,全国首个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落地光明。目前团队规模1000人,人数全球第一。全职学术带头人涵盖哈佛、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学府,前沿多学科交叉研究课题组50个。

“我们刚搬来光明的时候只有20多个人,经过1年多的发展,现在赛桥生物的团队已超百人,来光明后融资近3亿元人民币,研发产地也扩张至近万平方米的GMP生产线和研发实验室。”赛桥生物CEO商院芳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选择光明最看重的就是政府对打造合成生物产业聚集的决心。

赛桥生物是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园内引入的第一家合成生物企业,也是深圳为数不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工具型公司。在它的示范下,合成生物上下游企业不断向光明聚集,光明区一跃成为国内合成生物行业最大聚集区。

合成生物看光明,已经是其行业内的“共同认知”。

光明也从合成生物的发展经验中总结归纳出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的发展模式和“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如今,这些经验将复制到区内其他重点发展的产业上。

据介绍,光明区近期还将陆续出台“8+5”产业发展支撑政策,重点从全产业链优质企业落户、重大科技创新研发转化、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发展创新企业、营造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等五大方面给予更大力度专项支持。

政府部门对此已有规划预期。张冬冬表示,根据推测,生物医药或者合成生物赛道最先爆发,预计5年内能出成果。大家所期待的在信息科学与技术产业(如集成电路领域)上的突破,可能要5年以上。因为芯片再往下突破,需要新一代工艺和材料都有所突破,才能制造出下一代芯片。此外,在新材料产业上,尤其是一些特殊材料上,也可能会有所突破。

2021年,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285.33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自2015年以来首次突破两位数,排名全市第一。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光明区GDP“半壁江山”。

科学“筑城”聚齐创新要素

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突破,需要人才、技术和金融要素做支撑。中央政治局去年末强调经济工作时,要求科技政策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全球创新中心总干事、中国社会经济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刚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从修建“产业园”进化为打造“科学城”,要求政府不单是在资金上给予扶持,还要在营商环境、科研环境、居住环境上皆有所作为,否则科学城将变为“睡城”。

为了以更为宜居的环境,激发区内产业活力,光明科学城总体呈现“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空间布局,打造“北林、中城、南谷”的城市风貌。其中,光明中心区依托深圳科技馆、科学公园规划建设,重点打造一批立体城市项目,打造宜居宜业宜人的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的示范样板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光明在大科学装置集群规划建设方面将实施总设计师制,推动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的光明科学城总设计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总规划师、总设计师“双师”领衔的20余人技术团队,统筹指导集群规划、建筑、交通、景观、市政等整体设计工作,对片区重点项目从策划规划到建设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高颜值塑造兼具科学特征和光明特色、风格统一的建筑风貌。

光明区正在打造“科学家谷”,依山就势谋划建设科学公馆、科旅之家与多功能馆等科研配套项目,打造集开放交流、创意研修、科普文艺于一体的新型国际人才服务中心。

在深港合作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刘陈立近期提出,建立“香港-光明科学城直通车”,依托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势,设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使用专项,吸引香港及国际顶尖人才赴光明科学城开展科技合作,探索国际前沿成果就地转化,打造深港生物产业协同发展共同体。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光明区力图通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以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9月,光明区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签署100亿元光明科学城科技金融专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由国开行与微众银行签署10亿元科技型小微企业转贷款协议,向光明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科创贷款服务。由此,结合“开发性金融+互联网科技”优势,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有针对性地解决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阶段的融资需求。经估算,100亿元专项贷款预计可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500家、大型科技企业15家,撬动商业性金融200亿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光明区筹建了全国首只合成生物专项产业天使基金,并将谋划筹建全市首只合成生物产业基金。

在深圳“20+8”产业布局中,为精准高效产业集聚发展,光明区针对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传感器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五大未来产业,将逐步实现“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并将实行专员负责、挂图作战。

由此,沿着茅洲河水系、巍峨山、光明湖、大顶岭森林公园等“一河九水合两明,百里青山入繁城”,光明的生态本底、开放空间、人文节点等优势资源“串珠成链”,成为广深科创走廊上的一颗闪亮明珠,辐射广莞惠科技创新活动圈。在此过程中,一个通往科学中心的新路径——“科研体制改革的光明路径”正在形成。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石恩泽 编辑:孙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