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京专栏丨全球化不可逆转,“脱钩论”不可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11-30 05:00

王东京

近几年来美国一些政客以“国家安全”为名,试图鼓动西方国家与中国经济“脱钩”,包括限制部分高科技产品(或零部件)出口中国,以及制造贸易摩擦等。

说实话,我始终不信西方国家会真的与中国脱钩,而且我认为美国自己也不能。今非昔比,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产业门类齐全,有4亿中等收入人口,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中国经济离不开世界,世界怎可能离开中国呢?

从理论上分析,西方国家也不可能与中国“脱钩”。我所想到的,是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李嘉图说,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相比,未必具有“绝对优势”;但若自己与自己比,一定存在“比较优势”。若两个国家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然后拿自己的商品与对方交换,结果一定是“双赢”。

什么意思?为方便理解,让我用一个简化的例子解释。有甲、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粮食和棉布,假定甲生产粮食和生产棉布的成本,分别为800元/吨和900元/匹;乙的成本,则分别为1100元/吨和1000元/匹。显然对乙来说,无论生产粮食还是棉布,绝对成本都高于甲。但若自己与自己比,乙的比较优势是生产棉布;甲的比较优势是生产粮食。

我们再假定,若甲、乙两国不分工,甲自己种1吨粮食和生产1匹棉布,总成本(800元+900元)是1700元;乙的总成本(1100元+1000元)是2100元。但若按各自比较优势分工,甲只生产2吨粮食,总成本为1600元;乙生产只2匹棉布,总成本为2000元,然后甲用1吨粮食与乙交换1匹绵布,于是各得其所,双方皆可节约100元成本。

以上是简单的理论模型,根据此模型,至少可得出三个推论:第一,国际分工能为人类创造红利,参与国际分工的各方可以共赢;第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皆存在自己的比较优势,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只有赢家,没有输家;第三,国际分工的前提是贸易自由,如果没有贸易自由,则不会存在国际分工,而且最后大家都会成为输家。

读者注意,这第三点推论尤为重要。的确,没有贸易自由,不可能形成国际分工。从这个角度讲,个别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其实就是否定国际分工。事实上,不论是谁,也不论出于何动机,限制自由贸易都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知道,经济规律不以任何人(或国家)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就得付代价,不可能有例外。

以美国为例,美国对华实施了一系列芯片出口管制,可几年下来,他们的三大芯片巨头却出现了巨额亏损。高通公司公开承认,“芯片正在从供应短缺急剧转向需求下降,这种反转前所未有”;由于芯片价格暴跌,英特尔已开启“寒冬模式”。而最惨的是AMD,今年二季度营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9.8%。

再看德国。朔尔茨此次首访中国前,德国个别政客要求减少对华依赖。可德国企业与中国密不可分(如大众汽车约40%的销售额来自中国),怎可能“脱钩”?据德国经济学家测算,一旦与中国“脱钩”,德国遭受的损失将是英国脱欧的6倍。所以朔尔茨明确反对“脱钩”。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鲁斯武尔姆也表示:“在政治和经济上,与中国脱钩既不可取,也不明智。”

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也是如此。日本有观点称:假如日本与中国经济“脱钩”,中国可能中断对日出口两个月(包括零部件在内)的80%商品,日本的家电、汽车、服装、食品等产业将无法维持,会导致日本10%的GDP(约53万亿日元)“蒸发”。对韩国来说,一旦与中国经济“脱钩”,其在中国占总出口量高达60%的市场或许将会失去。

事实表明:西方国家并非铁板一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我在前面介绍过李嘉图的分工理论,要是相信李嘉图的理论,就不应相信“脱钩论”。请问两败俱伤的事,有哪个国家能长期做下去?所以我的观点,“脱钩”不过是一场闹剧。

当然,虽然西方国家不可能与中国“脱钩”,但不排除某些国家仍会在一些领域对中国“卡脖子”。防患于未然,当前要特别注意两大“卡点”:一是关键核心技术。我们要在颠覆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突破,力争领先一招,以“卡”止“卡”。二是全球供应短缺的商品,这方面要重点关注粮食。我国是人口大国,饭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最后再说一遍,经济全球化可以提升人类共同福祉,只有赢家,没有输家。我们应保持战略定力,继续为推动全球化架桥铺路,坚定地扩大开放。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