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世界湾区论坛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推动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培育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资产灵活配置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横琴报道
12月1日,由经中央批准的全国首家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的首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分论坛在横琴正式开幕,邀请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金融界等领域的重磅嘉宾,共同探讨湾区金融的发展路径。
本届论坛以“金融助力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拥抱新金融,逐梦大未来”为主题,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通过视频演讲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对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和规范数字产业化发展。同时,把产业数字化发展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金融业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周延礼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数字经济新引擎,金融科技广泛地运用,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建设良好,金融科技公司数量众多,其中不乏金融科技独角兽公司,为内地银行保险培养大量的金融科技人才,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数字人民币先行试点地区。大湾区内金融机构合作密切,粤港澳深圳四地金融监管高效。跨境结算网络完善,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内地金融合作与发展提供了便利。”
推动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明确向金融机构提出要“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彻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
周延礼表示,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信息化的简单升级,信息化只是通过流程信息化等手段形成的业务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是提供问题处理、提高效率、优化业务流程的全新模式。通过数字孪生、机器学习、应用算法等手段,实现金融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流程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等。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在金融交易方式,资源配置,风险治理,内外连接,支付方式,结算方式等方面呈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特点,促进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等金融业态数字化转型,实现了金融效率提高,特别是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能力这方面有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提高,促进了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
从数据要素使用情况看,据2021年发布的《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显示,虽然我国数据全年产量达到6.6ZB,位于全球第二,数据交易额73亿美元,但还面临优质数据要素资源匮乏,数据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数据交易的流动性不足,数据交易的价值低等问题。
他认为,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要加快建立数据的确权、定价、交易、流通的标准和制度,首先要以数据要素的投入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这既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产业数字化转型要求金融科技,发掘优质的数据资源,释放数据的价值。
其次,金融科技要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网络数据智能对接,形成一个适合产业与金融需要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利用上下游企业数据场景,为金融精准高效服务提供可能。
最后,产业数字化场景成为金融所需要的数据载体后,在产业数据转型过程中必须加大金融科技的创新力度。
五方面深化金融数字化转型
据周延礼自主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和发展水平还不高,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不平衡,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金融科技赋能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能力较低,科技服务企业支付结算方面不广,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产业链在数据与场景的连接,以及网络化、智能化方面,还需要加大科技赋能的力度。
就如何深化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周延礼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首先,持续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是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导致数据开放和共享较少,产业链、供应链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信用资产流转不畅通,有相当多的中小微企业信用数据都没有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虽然有较好的数据优势,科技资金投入有保障,但是由于存在协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导致金融业与各行业存在数据鸿沟,这些情况既是问题,又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新机遇。既为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供需的精准匹配提供了机遇,也让金融产业数字化融合成为可能。
其次,构建金融科技的生态圈,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目前,我国产业发展与数字金融发展还存在产品和服务衔接不够,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缺失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在产业、金融、科技、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的改革深化。从产业数字化、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角度,在人才、平台、机制和政策方面都要协同推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产业金融多模式的新生态圈。
第三,持续完善金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促进金融业务与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引导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金融资源向产业领域的配置,为产业数字化提供融资便利。另外,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围绕产业供应进行布局,科技赋能金融新产品、新服务、新政策,增强产业与金融合作创新新动能;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地推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互联网金融业等符合各自实情的数字化转型,完善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数据标准化体系,搭建与产业新基建相适配的金融新基建,实现金融业基础设施标准化,实现金融业务和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
第四,发挥金融业务与金融科技双轮驱动的作用,推动多维度、多模式产业与金融融合的产品创新。数字金融产品创新是产业和金融多维度多模式生态圈所需要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应坚持服务产业的融资,科技的发展与金融效益三个目标,引导产业与金融产品数字化向全产业链延伸,加快推进服务产业金融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
最后,注重金融数据的价值开发,为金融和产业合作开拓新路径。金融机构要推动金融科技赋能企业,使企业的金融管理全流程数字化,重点培育中小微企业客户群体1.1亿户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资产的可流转、可融资,可灵活配置,创设数字信用,有序创新供应链金融的新模式。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 编辑:辛继召)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