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智长三角(244期)丨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揭晓,28个长三角城市上榜

意江南许秋莲,实习生管振宏 2022-12-02 19:5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

据2022全球数商大会的消息,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一年来,已签约数商企业超过500家,涵盖数据资源集成、加工、分析、咨询、合规评估、质量评估、经纪、交付等各环节。

在制造业方面,近日,工信部直属单位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研究报告》,长三角三省中共有28个市上榜。

在专精特新方面,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5方面16条具体举措,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企查查数据显示,11月21日-11月27日,长三角地区城市共新增注册企业103646家,其中上市公司共0家,新增注销吊销企业7800家,其中上市公司共1家,系新四板公司,为已然眼动力(上海)视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上海数交所场内交易额有望破10亿元

上海数据交易所自2021年11月25日揭牌以来,已一年有余。

“真正实现成交在今年7月,交易额仅30万元。”上海数交所总经理汤奇峰坦言,这与人们想象中的国家级数据交易所“该有的样子”似乎相距甚远。

“要素市场构建并不遵循线性发展逻辑。”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山栋明介绍,随后8月至10月,每月交易额几乎都数倍增长,今年12月有望突破1亿元,“几何式增长就是数据交易所的成长逻辑。”

据了解,在上海数交所之前,纵观南北,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开设数据交易平台。上海数交所揭牌后这一年来,各地成立数交所(机构)的热情依然如火如荼。今年以来,先后有湖南、广州、苏州、深圳数交所挂牌。其中,部分新开张的数交所同样在进行阶段性披露,公布的交易金额从数亿到超10亿元不等。

对此,汤奇峰表示,上海数交所坚守主营业务,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数据采购金额等并不包含在内。“按照目前势头,明年整年,场内交易额有望突破10亿元。”

据透露,近期,上海市国资委已在对上汽、浦发银行、久事集团、东方国际四家大型国企开展数据资产评估试点。在电商集聚的上海浦东新区唐镇,更在鼓励爱库存、1药网等电商企业直接升级为数商。根据唐镇的计划,到2025年,要培育数据要素链主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推进数交所签约数商企业25家。

此次2022全球数商大会开幕式上也传出信息,上海力争到2025年,挂牌数据产品超过5000个,培育数商超千家,服务数据供需的主体超过10万家。

长三角28市上榜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近日,工信部直属单位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研究报告》,长三角三省中共有28个市上榜。其中,苏州位列《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第二,南京位列榜单第四位,杭州位列榜单第五位。浙江共有8座城市上榜,且均位居全国前50名。

近年来,苏州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持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入选“2021年度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地区”;恒力、沙钢、盛虹入围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171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近两年来,在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融合发力的背景下,杭州制造业正加快高质量发展转型,竞争力不断增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91亿元,增长1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17.2%和14.4%,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

在市场主体方面,据了解,目前杭州已初步构建市级专精特新培育企业(387家)-省级“隐形冠军”(3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3家)-国家“单项冠军”(26家)的特色梯度培育体系,城市先进制造业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和创新氛围的带动作用强劲。

今年以来,合肥市深入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24333”行动,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在补链强链方面,推深做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和双招双引机制,组建16个工作专班,出台光伏、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专项政策,一链一策支持产业发展。先后组织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光伏等近20场供需对接会,促成40余家单位建立合作意向。1-10月,合肥的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5.4%、27.7%、87.3%。

5方面16条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5方面16条具体举措,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是创新,而知识产权是衡量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知识产权研究所分析师李新说,一方面,专利等知识产权作为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已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梯次认定条件,将倒逼企业加强研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助于保护企业获取创新收益。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进入技术前沿领域,迫切需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看来,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强化了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重要地位,将有利于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促进知识产权应用,助力广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

面向企业迫切需求,《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知识产权优先审查政策,帮助企业高效获权。同时,增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效能,助力解决融资难。

“当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为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资金需求强烈。但此类企业的核心资产大部分为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缺少厂房、设备等可抵押的固定资产,一定程度造成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聚焦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近年来江苏省联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模式,通过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融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以知识产权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在强创造、促运用的同时,更要严保护、优服务。

针对企业维权救济、应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能力不足等痛点难点,《若干措施》提出,加大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利侵权行政裁决办案力度,并探索开展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项行动,加大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护航企业“走出去”。

(注:专精特新部分内容为全国数据)

(部分综自:各地官网、官网,解放日报、苏州日报、人民日报等

人民日报 韩鑫,谷业凯 《两部门发文提出16条知识产权支持举措 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活力(政策解读)》)

『覆盖沪苏浙皖每周最新动态和重点政策解读

追踪三省一市千万+企业流动新态势

探索新发展格局下产城发展新潜能

共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出品:21世纪长三角研究院

统筹:卜羽勤

主笔:许秋莲,管振宏(实习生)

编辑:陈洁

(作者:许秋莲,实习生管振宏 编辑:陈洁)

许秋莲

记者

常驻上海,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和新消费领域。邮箱:xuql@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