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世界湾区论坛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互联互通是大湾区最独特的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翁榕涛 横琴报道
2022-12-02 11:09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横琴报道

12月1日,经中央批准的全国首家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的首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分论坛在横琴正式开幕,邀请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金融界等领域的重磅嘉宾,共同探讨湾区金融的发展路径。

本届论坛以“金融助力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拥抱新金融,逐梦大未来”为主题,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发表了“提质增量推动大湾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

“当前是全球新旧区域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就我国而言,近年来,出口、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占GDP的比重见顶回落,需要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沈明高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多途径推动经济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简称为“提质增量”,是应对动能转换的重大举措。

“提质增量”应对新旧动能转换

沈明高表示,“从目前来看,全球总需求不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局性问题。从现在到未来一段时间,是全球新旧区域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期。”

主要国际机构对全球长期增长的预测,都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从全球增长格局来看,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主要的经济增长点。OECD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等均认为,到2050年,全球前七大经济体里,大部分将是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中国将替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包括印度、印尼、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总量全面提升。

要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哪里?沈明高认为,我国经济“增量”的主要方向是消费驱动,而“提质”的主要路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消费驱动要求我国消费增速快于名义GDP增速,以消费升级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增量。2015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预测:到 2050年,中国消费实力赶上日本;2014年中国的消费实力仅为美国的14%,到2050年,会接近于美国的50%,隐含假设未来我国居民消费实际年均增长6-8%左右。

量的合理增长为质的有效提升创造条件,而提质又是量的可持续增长的前提。“提质的路径很多,最关键的还是要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水平。”沈明高表示。

数据显示,日韩人均GDP登上1万美元新台阶之后,两国分别实现了5.7%和6.1%的实际GDP年均增速,其中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增长的贡献高达50%左右。

未来15年,我国经济提质增量的有效落地,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基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长期目标,也需要一个相对强势的人民币做支撑。 

随着提质增量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逐步深入,将逆转目前的中美负利差,人民币将逐渐具备对美元升值的条件;即使在美元强势周期中,人民币至少可能对一篮子货币升值。

沈明高补充道,“相对强势的人民币,将为大湾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大湾区互联互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推动湾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广东是全国GDP总量最大的省份,大湾区是全国乃至亚太区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就粤港澳大湾区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未来的提升空间很大。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直接融资占GDP规模比重为5.1%,低于浙江的9.9%以及江苏的6.9%。

沈明高分析称,“动能转换和提质增量,均有助于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在广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能力,广东制造业基础雄厚,但总体偏传统,对直接融资对需求较弱。只有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创新的过程中才需要定价能力相对较强的风投、创投机构参与,帮助识别新技术、新业态和新趋势。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制造业升级培育新动能,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一个前提。”

在债券融资活跃度方面,广东资本市场也有待增强。截止2022年10月末,广东非金融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余额占全国份额为8.8%,低于江苏、浙江的12.4%、9.0%。广东通过改善债券融资结构,有利于推动本省利用金融市场融资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省内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区域产业融合。

与制造业结构相适应,广东初创投资规模与长三角地区有一定差异,投资周期相对更短,对初创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不足。

以生物医药领域为例,2021年,上海PE/VC规模居全国第一,融资投入以天使轮和A轮为主,广东的投资轮次则相对偏后端。从风投创投规模看,广州、深圳机构总体偏小,管理百亿以上资金的机构数占比不及长三角省市。

创投力量强弱和产业分布有较大关系。数据显示,广东千亿市值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主要集中于估值偏低的传统行业如金融、地产、消费、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江浙千亿级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机械、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这导致广东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偏低。

沈明高建议广东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债落地,支持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和科创孵化类等多层次发行主体,推动风投创投和科创企业发展。

此外,沈明高认为,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最独特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现在需要的是实质性的互联互通。目前大湾区的资本市场联通工具和机制很多,但我认为机制过于分散、单一,制度设计谨慎,规模太小。比如跨境理财通限制因素太多,计划规模1500亿元,已用规模才3亿元,建议扩大范围让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此外,可以利用深合区的优势,放宽跨境资金池的限制,允许跨境资金池利用国内和国外的金融工具,在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增加收益。”

沈明高认为,大湾区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有两个: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粤港澳三地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翁榕涛 编辑:辛继召)

翁榕涛

南方财经大湾区记者/研究员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一切有趣新闻。微信号:wrt74088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