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 品味图书馆不一样的“美”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信 广州报道
2022-12-03 05:00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让阅读载体、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藏纳书籍之外,图书馆已经可以做得更多。

一扇可以俯瞰上海世纪公园满目绿植的巨大落地窗前,摆放着一张纯净无瑕的白色书桌。书桌上摊放着一本敞开的书,书页里的文字突然化作一只只飞鸟腾空而起,让人想起那句“一行白鹭上青天”。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向群鸟,也洒向它们下方的桌子。一排排书架和安静的读者在伏案阅读。这里,是被许多网友誉为“上海最美图书馆”的上海图书馆东馆。

今年恰逢上海图书馆成立70周年。9月底的金秋时节,作为目前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简称“东馆”)正式与公众见面。到图书馆打卡早已成为时下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沪上新晋的网红图书馆,在小红书上更是不乏有“真爱粉”图文并茂地分享各自的阅读初体验。“工作学习累了看看窗外的枫叶林,甚是美好呀”“永远会被突然洒落下来的阳光感动”“最美图书馆,我想在这里浪费时间”……

在汉语词典里,“图书馆”的意思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读者阅览参考的机构。中国自汉代以来,历代均有以阁、馆、楼、堂、斋、室等为名的藏书机构。直到清末才开始沿用“图书馆”之名。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让阅读载体、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藏纳书籍之外,图书馆已经可以做得更多。近日,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丹麦SHL建筑事务所董事兼东馆设计总监Chris Hardie,以及为东馆策划并实现公共艺术项目的UAP创意总监Dane Currey,分别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共同分享了他们眼中现代图书馆应该为市民的文化生活带来怎样的知识与美学新体验。

资料图

无界“大阅读”空间

或许与多数人想象中的不同,上图馆长陈超其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理工男”。他的人生履历也与上图的五个里程碑式发展节点深深地嵌合在一起。

1952年7月22日,上海图书馆在上海市中心的南京西路325号建馆开放。1958年“四馆统一”后,一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基本成型。1995年10月“馆所合并”,上图成为我国第一个图情一体化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就在这一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的陈超,也随着这次“馆所合并”进入上图,开启了与它的不解之缘。1996年12月20日,上图位于淮海中路的新馆舍开放。今年9月28日,陈超又见证了东馆的建成开放。

总结70年来的发展历程,陈超对记者表示:“图书馆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是馆员、馆藏和馆舍。两次机构合并、两次大体量馆舍建设都是上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上海图书馆抓住了历史机遇,和上海这座城市一起茁壮成长。”

无论是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还是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都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世界级城市图书馆体系。而且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发展,互联网、电子书、音视频、展览、讲座等新型“阅读”形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中。不同读者对阅读的需求和目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上海图书馆东馆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东馆提供的是面向大众的多元化、主题化、体验型的现代图情服务,致力构筑新一代阅读文化中心,探索新型阅读生态建设,营造“阅读连接一切,阅读无处不在”的公共文化空间。陈超对记者介绍:“在东馆的二楼和三楼,有开放的藏借阅一体化阅读广场;四楼和五楼则是主题化阅读空间。这四个楼面的传统阅读空间与展陈空间、活动空间是‘无缝衔接’在一起的,意在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他还提到,用“大阅读”的理念来看,东馆所有的服务空间都是阅读空间——正襟危坐看书的地方是传统阅读空间;看展、听讲座乃至看演出、听音乐是阅读推广活动空间;而围绕“阅读”开展的一系列文化、艺术和科学普及活动,最终也将促进市民的自主阅读。

上图见证了70年市民阅读史的流变,在此之中陈超却看到了更多的“不变”。他强调:“尽管信息化的进程还将继续,但人类对于阅读的需求不会改变。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阅读资源和服务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变,但图书馆的业务和服务以阅读为核心不应改变。特别地,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不应改变;公共图书馆‘保存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的重要职能不应改变;公共图书馆‘多元、平等、包容’的核心价值不能改变。”

面对未来,一代图书馆人对传播文化和知识执着不移的坚守,在他身上亦从来未变。

林中璞玉,书石为引

走进东馆前,人们无可避免地会被它犹如中式园林奇山异石般的独特室内外设计所吸引。

图书馆外立面上的抽象图案选自15张大理石纹路的照片,通过数码打印玻璃技术被装裱在建筑表面。光线可以穿过这些打印而成的半透明玻璃立面照亮内部的空间。其中不仅是以含蓄的手法向印刷术致敬,更是比喻一本好书如何点亮人们的心灵。

建筑主体造型则像一块被雕琢过的玉石,漂浮在一片翠绿的树冠之上。走进图书馆的内部,中庭空间使用竹子、橡木和水磨石营造出开阔而温暖的阅读氛围。不同的功能分区空间之间,还犹如太湖石般相互连通,方便人们分享知识和互相交流。

负责东馆的建筑设计总监Chris Hardie对记者表示,图书馆是一个介乎于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而好的图书馆需要具备两项特质。他说:“首先,它需要是开放和透明的,因为图书馆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在内部,我们则把它设计成流动市集般的空间。图书馆不是一个个封闭的房间,而是一个集藏书、学习、休闲、观展于一体的空间。游客在其中可以探索和发现新鲜事物,敞开心扉接受各种偶然的经历和惊喜。”

而第二项品质则是文化表现力。对此他有一个有趣的观点。Chris Hardie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一座城市送给人们的礼物,因此在设计建筑时需要寻找具有城市文化象征意义的元素融入其中。东馆的设计灵感正是重新诠释了中华文化中的“传统园林”这个美学符号。由于古时候的学者们喜欢以园林中某块太湖石为焦点聚集在一起,观察和评赏它们玲珑不一的孔穴、纹理和造型。以此为灵感设计的东馆正是回应了这种“聚集起来的”文化交流的需求。

Chris Hardie说:“东馆建立的初衷是‘从书籍到交集’。也就是说,图书馆的关注点将越来越少地集中在它所拥有的馆藏上,而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它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能力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正代表了现代图书馆的理想模样——一个将人们聚集到一起的引力点。”

可阅读的建筑艺术

而公共艺术与建筑的碰撞,则是东馆的又一大亮点。

在这次东馆项目中,国际艺术公司与艺术制造商UAP以“中国文化发展中不断演变的文字载体”为脉络,邀请了十位来自国内外的当代艺术家,包括徐冰、谷文达、申凡、Emily Floyd和Plummer & Smith等,为馆内创作了多件场域定制的永久艺术作品。受邀艺术家用各自独一无二的视觉语言,横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打造与建筑相映生辉的公共艺术作品,共同为这座“世界级城市图书馆”揭开阅读和艺术的新篇章。文章开头提到横跨中庭的“飞鸟”作品,正是出自我国知名当代艺术家徐冰之手。

UAP创意总监Dane Currey向记者介绍,根据国际通行惯例,一般公共建筑需要将一定比例的项目预算用于公共艺术品。而UAP的角色正是为传统的市政项目带来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项目观感。“图书馆,与其他的公共空间一样,需要公共艺术为空间带来更深远的意义。公共艺术作为独特的装置,从建筑项目的背景汲取灵感,透过艺术家的眼睛探索公共艺术与建筑本身的相关性。这为尚不了解建筑背景的公众带来了创造性的洞察力,这种艺术与空间的连结,可以为公共空间注入强大的活力。”

上海抽象艺术家申凡的“标点”作品《往来春秋》给这位创意总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艺术家以老报纸为创作原型,用黑白二色规则地涂抹掉文字内容,仅留下书刊段落结构的形式。然后用这样黑白色长短涂鸦搭配标点的图案,覆盖在东馆一楼中庭大厅的地面上。人们来往穿行,犹如行经几度春秋,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空间完美融合。

Dane Currey对记者说:“建筑设计不仅可以造就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亮点,还可以创造出一个供人们互动或使用的功能性空间。在图书馆中放置公共艺术装置,并为其选择最为恰当的艺术家,能为艺术增添额外的语境和特殊的美学意义。”

(作者:梁信 编辑:洪晓文)

梁信

生活家记者

关注全球时尚奢侈品、艺术人文、拍卖市场和高端生活方式动态。欢迎交流,微信:liangxincarmen,邮箱:liangxi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