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关注度或为“双刃剑”:提升“科研之信”仍需多方合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2-12-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实习生王伊琳 北京报道

随着后疫情时代公众对科研关注度的提升,科研人员研究自信也在发生着变化。

近日,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与爱思唯尔共同发布《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全球受访科研人员认为公众对科研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然而仅38%的全球科研人员认为,公众对科研有了更好的理解。与此同时,由于公众对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关注增加,超过一半的全球受访者对过度简化科研成果和科研政治化的挑战表示担忧。

“如今,在政策的研判、设计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会积极吸纳科研人员的专业建议,社会公众也期望通过科研人员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解决全球性难题。”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表示,“随着需要使用科研成果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更应当对这些科研成果的质量、可靠性和说服力予以重视。”

公众对科研关注度提升

随着疫情带来全球各方面的巨大影响,公众对科研的关注也正在提升。

报告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全球受访科研人员认为,公众对科研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在对中国受访者的调查中,41%的科研人员认为近三年来公众对科研工作有更好的了解,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6%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增加了公众对研究的关注,将近70%受访人员认为对公众解释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增加了。

需要注意的是,公众关注度的提升,对科研本身产生了双刃效果。

报告指出,中国科研界有55%的科研人员认为公众关注度的提升将会帮助科研工作增进社会效应,48%的科研人员认为对政策制定产生更大影响,47%的人员认为将会带来更高的研究质量。

但另一方面,公众关注度的提升同样也会带来挑战。报告显示,仅38%的全球科研人员认为公众对科研有了更好的理解,超过一半的全球受访者对过度简化科研成果和科研政治化的挑战表示担忧。中国的科研人员尤其担心增加的关注度可能需要其付出额外的工作时间。除此之外,52%的科研人员还担心公众对科研工作开展过程缺乏了解,43%的人员担心科研的政治化。

74%的全球受访研究人员称,能够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文章是衡量研究可靠性最重要的标志。与全球水平相比,中国的科研人员尤其更倾向于确保自己的研究通过同行评审,更乐于分享原始数据和社交媒体上发表意见。其中,64%的人员认为方法论的设计是最重要的,51%的成员也很看重引用数量和研究中使用数据的可获得性。

穆荣平指出,同行评价是科研人员获取自信的方式之一。“作为一名学者,他希望能得到同行的评价。一个人的自信不是只靠自己,也要靠同行的认可。时间长了以后,他才能逐渐对自己做的研究有一定的自信,所以同行评议是他做研究时最重要的认可方式之一。”

如何提升科研之信?

据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国科研人员喜欢在网上参与科研相关的讨论,但网民理解和接受能力不统一、科普知识的专业性过强等问题仍然存在,数字转型的时代也为科学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一个专业化的科普工作者和一个职业科学家怎样去合作把一些大道理讲清楚,让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大体上能够明白,是很重要的。”穆荣平直言道。

针对专家科普存在的问题,穆教授认为,在进行科普工作时,需要积极动员更多优秀科学家面向公众,将科学问题更清楚及直白地解释给大众。“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对公众需要用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明确告诉大家这是比喻,更容易使公众知道大概的技术领域,以及其潜在的应用方向如何能够改变人类与客观世界和平共处的能力。”

与此同时,当前疫情背景下,从线下交流变成线上交流,从通过期刊交流变成通过网上平台交流,数字转型不仅改变了科研人员的科研范式,增加了同行交流的频次和信息广度,更能在互动交流中推动证伪或证实科研想法。

穆荣平表示,希望未来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构建促进交流的网络环境,专业的科普交流平台也要从技术和专业化方面进行改善,切实深入改善交流体验。

穆荣平也强调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提升科研之信的重要作用。“现在全球视野是双向的,中国的科研投入在全球占的比例比较高,人口比例也比较高,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中国与国际合作对于双方的全球视野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杨清清 编辑: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