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十年新跨越:200万亿信贷腾挪与近4000家机构风险管理

21金融街李愿 2022-12-09 14:41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十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银行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

——总资产规模连续突破200万亿元、300万亿元大关,从2012年初的113.3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6月末的367.68万亿元,增速达224.52%;占金融业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市场。

——贷款增速高于总资产增速,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贷款余额从2012年初的58.2万亿元增加至2022年6月末的206.35万亿,增速达254.55%。

——税后利润翻倍,从2011年的1.25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2万亿元(净利润),几乎翻倍。受疫情影响,近几年银行业机构净利润增速波动加大,2022年预计将恢复至与经济增速匹配的水平。

——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银行业机构稳健性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自2012年起,央行连续11年对银行业开展压力测试,覆盖约40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21年末,评级安全边界内(1-7级)的银行资产规模占银行业总资产的98.9%。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4018家存款保险机构投保。

——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惩治。银保监会采取多种形式严厉处罚银行保险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一体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腐败惩治;制定和修改法律规章70余部,金融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依法监管能力明显提高。

——补齐金融稳定制度短板。央行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职责,开展金融业综合统计,出台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等制度性文件,统筹金融基础设施监管。

“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严监管氛围基本形成。”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发布会上总结道。

总体来看,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得到较好落实。

信贷规模向上利率向下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近十年来,银行业机构贷款规模不断增长,但从结构看,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2.99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工业中长期贷款、“三农”贷款、房地产贷款余额分别为11.58万亿元、6.34万亿元、14.54万亿元、12.11万亿元,占比为18.39%、10.07%、23.08%、19.23%,合计占比为70.77%。

截至2022年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6.35万亿元,其中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工业中长期贷款、涉农贷款、房地产贷款余额分别为29.91万亿元、15.25万亿元、47.1万亿元、53.11万亿元,占比为14.49%、7.39%、22.83%、25.74%,合计占比为70.45%。

“2010年以来,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推动,我国信贷结构呈现出‘制造业筑底企稳、普惠小微稳步提升、基建高位缓落、房地产冲高趋降’的变化特征,特别是2019年以来信贷结构明显改善。”央行在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总结称。

上述数据还显示,近十年来,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比保持稳定,在23%左右。涉农贷款中主要以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为主,截至2022年6月末为39.27万亿元。

作为唯一一家聚焦农业领域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曾撰文表示,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农业银行在原有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至2017年实现事业部改革县域支行全覆盖,为三农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资源保障。数据显示,近十年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从2.1万亿元跃升至6.9万亿元(2022年6月末),平均每两年增加1万亿元,县域贷款占该行贷款的比例创历史新高;涉农贷款突破5万亿元,是2012年的2.4倍。

在信贷余额不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贷款利率不断下行,尤其是2019年LPR改革以来,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打破。2022年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2012年12月,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8%。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央行引导信贷投向的重要创新工具。在机制设计上,注重引入激励相容机制,将央行激励资金与金融机构的定向信贷支持直接、定量地挂钩,发挥“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在操作上,创新采用金融机构先向企业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再向央行申领资金的“先贷后借”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政策直达性、精准性。截至2022年6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5.4万亿元。

“展望未来,信贷增长将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央行在上述报告中表示,中长期看,绿色投资、“两新一重”等新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加上信贷资源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对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支持质量和适配性将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为20.9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比上年末高8.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而据有关机构测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我国绿色转型投资需求超100万亿元。

重点金融领域风险明显收敛

与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突出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不同,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

“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会议具体提出。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五年来,在国务院金融委的靠前指挥下,金融系统会同地方党委政府和中央各部门,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经过艰苦努力,重点领域风险由快速发散转为明显收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9月份表示。

宏观杠杆率是指债务总规模与GDP的比值,是衡量金融风险的一大指标之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的宏观杠杆率为273.1%,上半年共上升了9.3个百分点。并预计下半年宏观杠杆率将基本保持稳定,全年呈现出“前高后稳”的态势,宏观杠杆率的企稳给政府吃了定心丸,为政府部门继续发力提供了空间。

“债务总量增长适度,部门债务结构不断优化,较好平衡了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央行调查统计司日前在《推动债务结构优化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文章中表示,政府部门债务占比上升,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住户部门债务占比上升,有力支持居民合理消费;企业部门债务结构优化,有序释放潜在债务风险。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大型企业集团曾威胁金融稳定,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对“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海航集团等资产负债规模大的高风险企业集团进行“精准拆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企业部门债务余额188.2万亿元,占总债务的56.8%,比2017年末低6.3个百分点;企业部门银行贷款、债券合计占企业部门总债务的88.0%,处于历史新高值,占比较2017年末高12.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不良资产处置加速进行。2017年至2022年7月末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3.5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处置额总和。

个别高风险金融机构也一度影响了金融市场稳定运行,金融管理部门果断接管包括包商银行在内的10家“明天系”金融机构,目前均已顺利结束接管;支持配合相关地方政府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总体下降……

相关机构与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也不断加强,2017年以来,监管部门累计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87万家次,罚没合计140.37亿元,超过之前十几年行政处罚总和。

“金融反腐和处置风险一体推进。坚决查处风险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一批市场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被果断查处,一批掏空金融机构、利益输送、违法侵占的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肖远企表示。

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高风险的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9万亿元,蕴含巨大隐患的保本理财退出市场,同业理财较峰值压降99%,同业投资和非标融资大幅减少。截至2022年6月末,资管产品净值化比例为87%,较2018年末提高41个百分点。

其他领域方面,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得到稳妥处置、外部风险冲击应对未雨绸缪。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包商银行的风险根源于公司治理全面失灵,最突出特点是‘形似而神不至’。从表面上看,包商银行有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健全、职责明确,各项规章制度一应俱全。”2020年8月,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周学东曾在《中国金融》撰文分析称,但实际上,包商银行有的只是形式上的公司治理框架。“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两大公司治理顽症同时出现,加之地方“监管捕获”、贪腐渎职,导致形式上的公司治理架构和机制基本失灵,给各类违法违规和舞弊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和宽松环境。

周学东认为,应从关键点入手,探索建立规范有效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从包商银行经营失败和付出的代价看,商业银行特别是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外溢性,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首先要对公众负责,对存款人负责,对银行安全稳定负责,其次才谈得上对股东负责,对投资人负责。这一点万万不可颠倒。

央行金融稳定局今年9月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文中表示,自2017年起,央行按季对约4400家机构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工作(分为1-10级和D级),通过对其公司治理、资产管理、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科学、合理评价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状况,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稳健经营。

“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强化银行保险机构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定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准则。组织开展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连续两年开展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评估,先后向社会公开五批124个违法违规股东。”今年9月,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介绍。

对于我国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金融部门风险管理更为审慎,普遍加强了信息报送及披露、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要求,制定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内部管理规定。

完善公司治理只是银行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

据了解,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还引导各类银行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明确差异化市场定位,形成特色化竞争优势: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实施政策性与自营性、开发性与商业性业务分类分账管理,清理退出偏离定位业务;充分发挥大型银行“头雁”作用,理顺管理机制,优化业务流程,下沉服务重心,提高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因地制宜深化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推动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一行一策”推动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

在持续化解高风险机构(评级为8-10级和D级)风险的同时,2020年底以来按季度对央行金融机构评级1-7级的银行开展风险监测预警,及时识别苗头性风险并采取措施促使大部分银行异常指标回归至行业正常水平,避免潜在风险演变为实质风险。自2012年起连续11年对银行业开展压力测试,覆盖约40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我国银行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已逐步建立起适应国内金融形势的压力测试框架,形成了广域覆盖、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压力测试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机制。

完善金融监管法治体系,推进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修订工作,按年度印发弥补监管制度短板方案,银行业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推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定位于由中央掌握的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资金,资金来自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市场主体,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目前,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

金融开放方面,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曾介绍,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陆续出台34项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举措,新批设各类外资机构120多家。重点引进经营稳健、资质优良、具备专业特色的外资金融机构。银行保险机构稳步推进“走出去”战略,不断优化境外布局,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加强国际金融治理协调,积极推动多边和双边监管合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作者:李愿 编辑:周鹏峰)

李愿

记者

金融版记者,重点报道监管、银行业新闻,欢迎沟通、交流,微信:liyuan2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