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进化论:七大万亿级产业“当家” 如何蓝海搏击再立新支柱?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
2022-12-13 05:00

编者按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重点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经济大省广东正成为这一思路的积极践行者。近期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广东将如何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如何以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为抓手,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开设“实体为本·制造当家”专栏,策划推出首个专题报道《广东制造进化论》,多维度解析广东“制造业当家”新实践、新探索,今日起持续刊发,敬请垂注。

今年,一大批投资机构相继奔赴广州,只为一家“超级独角兽”企业。成立至今5年的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粤芯半导体”)近日宣布,已完成数亿元的B轮战略融资,这已是粤芯半导体今年的第二次融资。

对制造业大省广东而言,粤芯半导体正成为该省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重要载体。依托该项目形成的产业集群“强磁场”,广州中新知识城已吸引了数十家半导体企业落户,涵盖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领域。

这正是广东致力于推动实现的情景:以产业集群的形态,加快产业培育发展和能级提升,进而持续刷新自身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竞争优势。

如今,一系列明确的信号正显示,广东将进一步深化上述实践。12月8日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回顾来看,广东启动于2020年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20个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9069.97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为40%。其中,更有七大产业集群已达万亿元级别。

以大产业为抓手,如何让现有产业集群持续焕发新动能,往更优更强发展?如何能在奔腾的新兴产业“蓝海”中“卡位”新赛道,立起新的产业支柱?这是广东“实体为本·制造当家”的产业发展探索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优势产业加快创新裂变

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广东传统优势产业正进入到创新裂变的关键阶段,实现产业集群的进化。以广州为例,通过不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广州正加快从“汽车大市”迈向建设全球“超充之都”,不断延伸价值链和创造性。

12月11日,位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这是广州当前投资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项目,将开展电池研发、设计、智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业务。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对于提出“制造业立市”的广州而言,因湃电池科技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广州市研产一体化电池产业的空白。

不仅汽车产业,今年2月,一家来自广州的企业表现格外亮眼。这家名叫博冠光电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超高清视频产业,由其自主研造的国产8K 50P小型化广播级摄像机,亮相并服务了全球知名大型赛事的现场拍摄。

从2019年广东获批建设全国首个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短短几年,如今广东的彩电年产量、高世代线面板月产能、4K电视用户数、4K电视频道数等均居全国第一,一个世界级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高地正加快形成。

此外,今年9月,在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首套装置正式投产。同样在今年,位于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也全面加快建设。随着一个个重大石化产业项目落地,广东正逐步形成了从上游炼油、乙烯生产到下游合成材料、橡胶加工、精细化工的产业体系,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崛起。

传统优势产业通过进一步强链、补链,发挥着广东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近年来,面对新一轮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变革调整,广东将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要工作,探索实施了制造业“六大工程”。

如今,广东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八分之一,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7个产业集群迈过万亿元大关。在万亿的产业集群支撑下,“世界工厂”华丽蝶变,“广东智造”加速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跃升,支撑起制造强省的“钢铁脊梁”。

观察工信部公布的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等也“组团”亮相,占据了多个席位,代表着广东制造向世界先进水平的不断“冲刺”。

按照广东的思路,未来该省还将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培育,聚焦优势领域打造若干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包括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在内的多个产业集群,被认为将是广东最具优势的突破领域。

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副主任委员王迎军表示,广东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突出了“锻长板”的战略取向,即集中资源培育和发展优势支柱性产业,增强广东经济发展韧性,推动广东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增量的重要性凸显,广东也要在新产业集群上加快突破。

探索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广东在开放竞争中成长为全球制造重镇。

近年来内外压力之下,广东也开启了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追赶超越之路,实现新兴产业的多个从0到1的进阶。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新发展格局下,培育壮大战略性集群是广东延续制造业发展优势、开拓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

以产业全过程创新生态带动发展,正成为广东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过去十年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形成了以中兴通讯为龙头的电子信息技术与通信产业集群,以腾讯为龙头的互联网和数字产业集群,以迈瑞医疗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以德方纳米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集群。

适应新兴产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发展特点,广东也更加强调基础研究的支撑以及金融的赋能。

从南山等地的探索来看,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成为普遍路径。例如,腾讯与深圳大学深度合作,成立专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联合研究平台班,从人才和技术实现全面合作。

而在金融方面,广东也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11月份的深圳高交会期间,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明确表明将大力发挥股权投资基金培育作用,支持大中型科技企业设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CVC基金),通过产业投资完善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到如今,广东产业集群化发展已不仅仅是地理聚集,而是资源要素的流动与重构,当中数字化发挥着撬动作用。今年,广东启动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培育,希望通过数字化赋能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内的流程再造、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运转等,加快探索建立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在林江看来,数字化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更多想象力。“数字化打破地理空间桎梏,形成‘云端漫步’,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连接盘活更广阔的资源,形成粤港澳之间,珠三角与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之间的协同合作。”林江认为,推进数字化形势下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首先要激发市场活力,企业积极参与,明确需求,这就是出发点;然后由政府配合跟进相关标准和规则的沟通制定,形成完整的体制机制,一步步推进产业集群建设。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