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进化论:“一把手”工程聚力强底气 如何激发营商环境“新引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吴文汐 广州报道
2022-12-17 05:00

作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广州、深圳,其在营商环境改革上的先进经验正在省内其他城市复刻,从而凝聚成为广东以“大环境”践行制造业当家的动能。

在制造业当家的路线图下,一大批制造业大项目正在广东落地生花。

近日,广州市2022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暨增芯项目动工活动在广州市增城区举行。于会上启动的增芯项目批复投资70亿元,将建设月产能2万片12英寸的晶圆制造量产线。这是国内少有的全市场化资金来源的芯片制造项目,对广州助力全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具有重要意义。

这仅是广东制造业重大项目加速落地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包括埃克森美孚、巴斯夫、通用等众多国际巨头不断在广东加码布局,一批批高端外资制造类项目入粤,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今年1-11月,广东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进度已达119.1%,已提前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这些成绩与广东近年来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推动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无关系。以广深为代表的广东,通过抓好大环境建设,打造起支撑“制造业当家”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搞经营、聚力谋发展。目前,已有超1600万户市场主体在广东扎根发展,全省市场主体数、企业数、外商投资企业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这也构成了广东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一大关键路径。近期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亦进行了系统部署,坚持制造业当家要抓大环境,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让制造业当家当得名副其实、底气十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环境”推动大项目不断落地

要构建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营商环境建设至关重要。同时,“大环境”的优化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大产业、大平台和大企业的落地发展。

增芯项目的开工就是广州增城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及项目集聚发展下的一个鲜明缩影。

据了解,广州增城区在去年初便印发了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涵盖办公用地保障、生产用电保障等内容,从保障生产要素方面为集成电路企业和项目提供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例如,该政策提出,对增城区集成电路企业生产性用电成本,按照“先交后补”的方式,给予用电费用20%的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与增芯项目同期开工的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项目位于南沙区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总投资85亿元。

广州南沙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近年来在营商环境改革上不断先行先试,经过连续3年对标改革,南沙营商环境全球模拟排名从2017年的第51名提升至2019年的第24名,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执行合同等指标排名进入全球前列。

各区深化落实营商环境改革,推动广州在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环境”上出新出彩。自2018年以来,广州营商环境改革从1.0迭代到5.0,聚焦简政放权、指标攻坚、流程再造、绣花功夫和激发活力五条主线,营商环境系列改革成果突出,连续两年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前列,全部18个指标均获评全国标杆。

作为国内市场主体规模最大、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今年,深圳制定并发布了《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正式开启营商环境5.0改革,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政务环境4个方面提出了12个领域的任务内容,并明确要在今年落地实施的首批200项具体改革事项。

营商环境的优化,推动更多制造业大项目在深圳落地建设。今年以来,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在深圳动工、投产。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项目、贝特瑞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迈瑞医疗器械标杆制造基地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相继开工,夯实深圳先进制造根基。1-10月,深圳制造业投资增长23.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4.0%。

据深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深圳将推动出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细胞和基因产业、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前海投资者保护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的相关立法,为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提供最根本、最稳定、最长久的保障。

在受访专家看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为抓手,瞄准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持续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广大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成为了深受海内外青睐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抓大环境、建好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广东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有历史积累,特点就是给予企业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企业释放活力,这一点在全国来说都是超前的。

“以深圳为例,其具备健全完备的创新产业生态。在深圳,只需要一个星期,就能实现从一个创新构想,到原型开发,到模具生产,再到最后样品的生产和制造,这种强大的产业配套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陈万灵说。

作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广州、深圳,其在营商环境改革上的先进经验正在省内其他城市复刻,从而凝聚成为广东以“大环境”践行制造业当家的动能。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广东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长14.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6.9%,彰显了大项目不断落户、制造业投资强劲的良好势头。

打造制造类外资项目“强磁场”

今年以来,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石化综合体、中海壳牌乙烯三期等一批高质量标志性外资项目加快在广东落地建设。

在湛江东海岛,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正式投产;在惠州大亚湾,科莱恩中国首座阻燃剂工厂正稳步推进建设;在广州科学城,国内首条全球最大尺寸、最先进的8.5代OLED生产线落地乐金显示大楼;法国阿科玛集团子公司扩产项目在南沙自贸区如火如荼地建设;阿斯利康中国南部总部正式在广州生物岛落地运营。

广东正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不少外资制造类项目选择落地广东。据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今年前7月,广东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46.2亿元、同比增长17%,在广东全省占比达32.4%。其中,以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7.7%;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5.4%。

引入外资外企,重要的是让他们留得住、扎下根。近年来,广东大力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推出一系列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的举措。例如,《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已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地方版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在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等方面积极回应外资企业诉求。

近日,广东进一步印发《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和《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两份文件,为外商入华指明方向,也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利用外资工作理清重点。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随着各类要素成本逐步上升,广东要更努力推动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持续攀向产业链中高端。“对外资来说,选择高技术产业,不仅能适应当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还意味着投资未来的发展。”

“目前有超500家德企活跃在广东,涉及化工、生物医药、机器制造等领域。在德国同样活跃着广东企业的身影。”广东省驻德国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杨绪珍表示,越来越多德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产业和经贸合作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

事实上,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背景下,外资投资项目更加聚焦于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领域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副部长卓贤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分析,从当前的国际发展环境来看,全球产业链调整的速度正在加快,大湾区在这一轮产业链空间重组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珠三角地区曾经通过产业的国内转移,在“退二进三”和“腾笼换鸟”的阵痛中,走出了一条产业高端化的发展道路,大湾区有经验也有能力在这场更大空间尺度的产业全球布局中提高发展能级。

“要掌握主动权,大湾区一是要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企业不仅要主动把产业链低端环节转移出去,还要将价值链中更高附加值、更具技术创新的环节引进来,实现国内国外产业链的互动。”卓贤说。

(作者:吴文汐 编辑:李振)

吴文汐

政经版记者

常驻广州,关注城市、能源、绿色低碳等话题。微信:wuwenx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