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讲求的是一种氛围感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内需”被摆在了最优先的位置。
众所周知,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但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将在出口这个“外需”上受到不小的压力。因此,“内需”成为中国“稳经济”的必然选择。
“内需”包含了投资和消费。由于在疫情期间居民储蓄率的飙升,给了消费空间支撑明年经济发展。然而,把钱从别人的口袋里拿出来,被认为是世界最难的两件事之一。如何促消费成为一个让各方头疼的问题。
以往经济学家都以“敢消费”为切入点,重点放在提升居民收入上面。这样做虽然可治根,但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政策。政府方面则常常使用发消费券的方式来“促消费”,但往往力道不够,不少地方的消费券的核销率只有三成不到。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专注消费领域的深圳本土创投机构——天图投资合伙人魏国兴。从创投的视角来看,刺激消费除了惯用的发放消费券以外,还可以用营造“氛围感”等其他手段来进行引导,以此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
消费讲求的是一种氛围感
南方财经:自疫情以来,虽然各地政府都在以发消费券的形式刺激消费,但收效甚微,从投资的视角看,消费应该怎么刺激才比较有效?
魏国兴:在我看来,以发消费券的形式来促消费,产生的效果有可能更偏中短期。人们消费讲求的是一种氛围感。例如,长沙在吃喝玩乐上面,给人感觉很有烟火气;上海比较时髦,被大家称之为魔都,所以许多国际大品牌都愿意落户上海。这些都说明了消费的背后实际上需要主动的氛围培养,以此吸引人们消费,这样做可能远比发消费券要来得好。目前深圳有不少购物中心,例如华润、星河、海岸城等商业地产的人气往往更旺,原因就在于在氛围营造上比较到位。
从消费场景看,一般大型商业体将会更倾向于比较偏服务化和体验性的店铺,例如教育、餐饮、儿童游乐,以及非服务类的奢侈品牌门店等。然而,除了大型商场这种综合商业体,线下消费业态还有社区商业。近几年,社区团购的兴起,把社区基础设施又重新提升了一遍,许多商品性需求在社区里就可以完成。加上疫情期间,人们的活动范围收窄,对于便利店、水果店、非社交性的日常餐饮等基础性需求,都希望能够在社区范围内就可以完成。因此社区商业也是一个可以关注起来的消费场景。
消费品要主动拥抱科技
南方财经:除了外部刺激,消费品自身也要足够诱人才行,疫情后人们对消费品多了哪些新期待?
魏国兴:首先,疫情三年对消费领域进行了一轮大洗牌,淘汰了很多落后的产能。近期也出现了一些公司在相互整合。消费本来就是要穿越周期的,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我相信淬炼过后的公司将会发展得更好。
其次,人们在消费上开始呈现一个两级化趋势。一方面是人们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真正优质的品牌,即便是贵一些,也愿意购买。例如,BBA豪华轿车、奢侈品之前一直非常热销。另一方面,从今年拼多多的财报也可以看出,大家在基础性消费上,越来越讲求实用,即用更低的成本买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东西。上述两个趋势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这意味着人们的习惯在改变,在预算上也开始往两极化趋势分配。
最后,过去很多消费品都是代工,仅在包装等营销端发力,这就导致品牌之间非常同质化。但疫情之后,人们对消费品的品质需求正在升级。因此,消费品要主动拥抱科技,加大在硬性研发上面的投入,近期有不少消费品都在与研发机构合作,主动攻克自己品类里的关键技术,以此提升产品的品质。例如化妆品里的成分要精准有效;食品要满足附加的功能性需求等。
消费要立体才能“硬核”
南方财经:现在投资界都讲求“硬科技”,天图认为在消费方面应该怎么“硬核”,才能满足新趋势?
魏国兴:过去消费品更多强调的是流量属性,只是简单地把线下成交搬到了线上,这其实并没有形成新的增量,大家都在原地踏步,最后形成低价竞争。下一个阶段将不再是平台和流量这种轻资产的模式,人人都需变成生产者,做大产业蛋糕。
在制造业里,大家都习惯性按产业链分成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实际上消费领域也可以这样分。在供应端,疫情期间许多消费品牌都开始自建工厂,向上游原料端拓展,确保供应链自主可控。例如,天图近期投资了几家与生物有关的公司。微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益生菌,可以放到下游保健品里;合成生物公司合成出来的生物创新材料,可以充当化妆品的原料。这实际都是在用“硬科技”解决消费品上游的问题。
在流通端,天图此前投资了百果园、小红书等公司,可以更加精准满足人们的喜好;在媒介端,天图还投资了诸如笑果文化等文娱类项目。这些文娱项目中的达人可以在营销带货上发挥作用。我们认为,只有把消费供应端、流通端、媒介端的各个环节都拉通,才是一个比较立体、硬核的消费。
我们相信,即便是硬科技,最终走到应用也要依靠消费。也就是说,硬科技最后需要跟场景化的东西相结合,这样才能让C端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也可以逐渐增加C端的品牌视角,在这方面消费品公司可以发挥自身力量,加大对制造端的价值重塑。
(作者:石恩泽 编辑:孙超逸)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