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赋能新引擎 澎湃大湾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施婷,黄浩博 广州报道
2022-12-22 05:00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以“赋能新引擎,澎湃大湾区”为主题,盛邀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科技界、金融界、产业界等领域的重磅嘉宾和有识之士,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

12月14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汇丰银行战略支持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2年会暨广东民营企业百强峰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隆重开幕。作为平行论坛之一,汇丰银行首席赞助的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也围绕“赋能新引擎,澎湃大湾区”主题顺利举办。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三年,这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了全面推进、取得了卓越成就,常住人口与经济总量显著增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兴产业活力日趋强劲、内外循环枢纽地位更加突出,正成为中国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党委书记、总编辑邓红辉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正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粤港澳大湾区也肩负着纵深发展、创新引领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加快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培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聚力新实体、壮大新动能,赋能新引擎、澎湃大湾区。

邓红辉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全要素生产处于较高水平,以创新为基础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持续增加高技术产业比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基础强大、基础设施完善、高新技术集聚、创新能力强劲,但也面临着问题与挑战,需要解答诸多关键问题。

比如,如何强化金融作为实体经济“润滑剂”对湾区新经济发展的助力?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夯实优质中小企业这一重要微观基础?如何加快构建创新生态和培育产业集群?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重构实体经济新优势?

“这正是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所聚焦的关键议题。”邓红辉表示,本次论坛以“赋能新引擎,澎湃大湾区”为主题,盛邀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科技界、金融界、产业界等领域的重磅嘉宾和有识之士,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打造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献计献策。

资料图片

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创新局

实际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加速向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发展格局下被赋予重要角色,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桥梁。

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是10.2万亿元,2021年跃升到12.6万亿元,以不到1%的国土面积创造出全国约11%的经济总量。目前在大湾区有世界500强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5.7万家,大湾区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除此之外,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软硬联通取得新进展。数据显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期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通车,大湾区基本形成了“1小时生活圈”。同时,大湾区通过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库)教授、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首席研究员房汉廷在论坛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在科技创新上保持领先优势,核心策略就是前期发展中打造了一系列创新集群、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空间”“尖点”,并在“空间”“尖点”成功之后,充分释放“空间”“尖点”的溢出效应,引领和带动周边地区接续出现创新要素集聚。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观察到,数字经济正席卷全球。目前,数字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近40%左右,数字产业化增速最快,而数字经济占中国GDP比高达36.4%。“按照估算,到2025年,数字经济将占中国GDP总量的一半。”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备丰富的基础数据资源,有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在汪扬看来,粤港澳大湾区要抓住发展数字经济的新机遇,而香港可以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成为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民营经济成壮大新经济强劲引擎

作为制造业、民营企业集聚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一直被寄予厚望。目前,大湾区有世界500强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5.7万家,大湾区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表明了党的一贯立场和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改变,也及时给民营企业家送来一颗“定心丸”。

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事实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那里的市场发育就比较成熟,那里的经济就充满生机活力。广东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唐小兵在论坛致辞中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始终高度活跃,民营企业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百强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企业净利润持续增长,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稳步提升,展现了强大的发展韧劲。

“当前,广东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效率高、适应市场能力强,接下来要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战略机遇期,主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集中精力做强做优主业,加强自主创新、练好内功,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赢得更好发展。”唐小兵表示。

唐小兵指出,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成长企业,要扛起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尤其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更要坚定信心,直面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住主动权,推动大湾区以及广东创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杨淑鹏在论坛致辞中表示,目前广东全省有效期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7家,位居全国第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2021年2704家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将超过5000家。今年首次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预计将超过2.6万家。

据悉,广东已培育认定45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52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22家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93家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此外,广东连续举办六届“创客广东”创业创新大赛,参赛项目累计近2万个,今年还首摘“创客中国”大赛决赛桂冠。

根据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力争培育超1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牵涉面广、专业性强,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总动员、齐参与。”杨淑鹏表示,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广东在为中小企业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提供全周期、多层次、各方位的综合服务。

首先是完善省级跨部门“一站式”涉企政策网上发布平台(粤企政策通),为广大企业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政策信息服务;优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功能,打造“全天候、一站式、智能化、及时办”的诉求响应服务;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资金融通渠道,提升企业融资资信,减轻企业融资负担,推动企业上市培育。

其次是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援助服务,依法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扎实推进“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组织“大手拉小手”活动,促进中小企业产品、技术融入大企业生产链和供应链。

再次是深化实施“新粤商培训工程”和“中小企业直播带岗”活动,精准支持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和招聘服务;高规格打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助力提升中小企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水平。

(作者:梁施婷,黄浩博 编辑:李振)

黄浩博

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关注文旅、交通、科技、新零售、海洋经济等领域,紧盯大湾区产业转型及城市发展。欢迎交流!邮箱:huanghb@sfccn.com;微信:15818855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