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突围产业空间之困:告别“村村点火” 奔向“园区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蓉 佛山报道
2022-12-24 05:00

走进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十几栋现代化厂房整齐排列,研发车间、生产线上,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运转;不远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内是同样忙碌的场景,一款款橙黄色的焊接、码垛机器人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挥舞的机械手,勾勒出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点亮佛山智能制造”的宏伟蓝图。

今年,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首次规划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和“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锚定”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近期,佛山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又再次提出,要筑牢科技、金融、物流、人才、品牌、园区六大“台柱子”,撑起制造业当家的大舞台。其中,产业园区再被佛山寄予厚望。

“园区经济是佛山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一把‘金钥匙’。”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认为,在全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背景下,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将成为佛山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实践看,佛山园区集聚效应也日趋明显。今年1-11月,佛山已有32个重大产业项目入园,投资额1159亿元人民币,重大产业项目入园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约50%。这些高端要素集聚、核心功能突出的大园区,正成为佛山制造业当家的“顶梁柱”。

“双十园区”:为解土地之困而生

佛山大园区的打造,核心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土地碎片化、产业不连片的问题。作为广东制造业重镇,佛山去年制造业总产值已达2.68万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五、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二,拥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1个制造业大类应有尽有。佛山市委书记郑轲曾强调:“佛山服务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最大的优势就是制造业,最大的抓手也是制造业。”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以泛家居产业为主导的佛山制造业整体偏传统,缺少核心竞争力,容易被模仿甚至被反超。佛山市委有关负责人也曾直言,佛山制造在工业结构、智能制造、数字应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仍存短板。

对此,佛山需要加快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特别是加快高端制造业资源链接、承载能力,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然而,这也对佛山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破解空间资源约束。

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给佛山留下了土地开发强度高、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等问题,“佛山土地开发强度超过国际警戒线”的新闻屡见于媒体,依赖增量开发的用土模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占据佛山全市工业用地多达80%的村级工业园,却一直存在着用地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土地权属的多元化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这便有了佛山“双十园区”战略的实施。佛山官方对此的期待是:重构优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产业格局,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分析指出:“随着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要素通常会突破行政边界在更大范围自由流动,围绕交通枢纽或特定空间等形成超大产业带,成为大型‘产业集群航母舰队’已是大势所趋。”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园区经济,还是产业集群,佛山都有迹可循。此前在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时间里,佛山各地就已自发形成了“一镇一品”甚至“一镇多品”的产业集群,村级工业园也可看作1.0版的“园区经济”。

但是,这些更多依赖的是“市场无形的手”的力量,以自发聚集为主,靠自我造血实现发展,而“双十园区”更强调政府之手的引导,通过产业空间高质量布局,打通“政府输血”和“项目造血”双发展通道,使佛山制造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

所以,佛山“双十园区”更强调项目园区化、园区主题化、主题链条化、链条特色化、特色规模化。以十大制造业园区为例,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孔海文介绍,将重点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强链、补链、扩链吸引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在十大园区聚集,系统完善整个产业链。

而在项目服务方面,佛山谋求通过多部门联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优化园区产业“生态圈”,如在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佛山在引进重点企业的同时,引入了5个省级专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多个基金,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优惠政策、土地供应、能耗指标保障等利好因素不断向园区倾斜之下,佛山产业聚集圈做大做强便“水到渠成”。根据统计,今年1-11月佛山已有32个重大产业项目入园,投资额1159亿元人民币,重大产业项目入园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约50%。

创新资源加速流向园区

产业的集聚让佛山制造产业链条更加优化,上下游企业的虹吸效应更加明显,亩产效益不断提高。

例如,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借助库卡、大族等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今年以来引进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项目8个、总投资249.1亿元。现如今,该园区内不仅有库卡、博智林、海创大族外,也迎来了宏石激光、埃斯顿、中大力德、拓野等机器人企业,合力将这里打造为全国机器人新高地,全国约1/5的工业机器人由这里生产。

广东全省首个食品饮料特色产业园——佛山三水区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也已扩大到4.33万亩,年工业总产值从最初的9.53亿元升至2021年的520亿元,聚集了嘉士伯、百威、红牛、健力宝、可口可乐等150多家企业,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园区经济最直接的表现,说到底就是打造一个产业生态系统。”陶锋表示,从目前国内外形势来看,供应链安全稳定非常重要。“园区经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实现内部分工的细化、深化,更好地开发市场内在的增长动力。以产业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园区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亦利于人才之间的流动、交流和相互学习。

从全国范围看,产业园区是我国科技资源、研发活动、创新成果最为密集的地区,培育了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企业,并已经成为代表我国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优先区域。据广东省工信厅统计,目前广东以发展工业为主的高新区、经开区、省产业园和综合保税区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共161个,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约占全省四成,已成为广东经济重要增长极。

不过,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年中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江苏省占19席、浙江省占9席,而广东省仅占8席;而在另一份2022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名单中,江苏省独占24席,占比接近1/4,广东排在第二,只有10个。

这意味着,广东仍面临着进一步探索突破“大园区经济”的任务。近期的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制造业当家”并进行了系统部署,其中就包括要“抓大平台”,重点指向就是园区。这也是从另一个维度凸显了佛山探索的现实价值。

不仅如此,佛山在部署“双十园区”的同时,还按照“集中连片”原则,划定45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底线,并划定54个万亩工业集聚区和44个千亩工业集聚区。希望夯实并壮大制造业发展根基,打造并培育制造业创新平台。

郑轲还强调,园区打造过程中,要突出创新驱动,坚定不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产业发展、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创新,增添园区发展新动能。尤其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发挥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作用,搭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渠道,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不断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蓉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