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惠农的平安实践

中国企业公民论坛2022-12-26 15:05

乡村振兴之路,我们一起走好了第一步,但仍任重道远。未来平安银行将继续强化乡村振兴的金融供给,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陈宏敬(平安银行乡村振兴金融办公室副总经理)

2018年,中国平安创立三十周年之际,启动“村官、村医、村教”三村工程,面向产业、医疗和教育三个方向提供帮扶,平安银行担任村官工程的实施主体,为重点地区进行产业帮扶。2022年,中国平安在三村工程基础上,启动保险下乡、金融下乡和医疗健康下乡项目,持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平安力量。

截至今年11月份,平安银行已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资金628亿元,惠及农户102万,线上线下培育致富带头人8万余人,发行乡村振兴卡11万余张。

今天,我借这个难得的机会,从“支持实体经济”“产品创新”和“金融科技”三个维度,与大家分享平安银行在金融惠农方面的实践经验,希望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首先,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

过去几年,平安银行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倾斜力度,创新性推出扶贫贷、种植贷、水电贷、政府扶贫债等多种业务模式,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兴修水利,利国利民。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综合金融的资源优势,先后通过扶贫债、绿色信贷等方式为其保驾护航,共为支持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库区民众搬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周边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过80亿元。

粮食安全,重于泰山。在黑龙江,我们与农业领域的龙头央企合作,累计为该企业发放了乡村振兴贷款10亿元,定向用于粮食收储工作,助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其次,不断升级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涉农个体和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多次发布相关文件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各大银行纷纷通过打造服务乡村的普惠金融新样本,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针对涉农个体、小微企业“门槛高”“贷款难”的痛点,平安银行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创新打造金融产品,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今年,我们发布平安惠农贷,降低贷款准入和审批门槛,为海水养殖、鲩鱼养殖等多个行业提供涉农贷款。

在海南文昌、琼海等沿海地区,当地不少渔民以海产养殖为生。养殖户的资产主要为自建房和养殖池子,缺乏其他抵押物和客观经营数据,很难获得融资。

针对这个行业特点,平安银行量身打造“海水养殖贷”产品,可以在村委确认养殖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把原先不能当做抵押物的养殖池等设施纳入抵押范围,给与养殖户授信额度。目前,海水养殖贷授信额度已达7000万,放款2200多万,同时,惠农贷已经为脆肉皖鱼”“白茶”陈皮”“奶牛养殖等多个行业打造专属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去年9月,我们推出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第一张乡村振兴借记卡,这张卡叠加了平安特色权益,可满足农户健康、保险、贷款等多种需求,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便利。到今年11月,乡村振兴卡发卡已经突破11万张,得到了农户、外卖小哥、新市民等群体的普遍欢迎。

125日国际志愿者日,平安银行在总结乡村振兴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还针对志愿服务场景、青年志愿者群体特点推出注册志愿者证,设计并完善相应功能,让志愿服务更有爱意,促进青年力量服务乡村振兴。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了驱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平安银行发挥综合金融+科技优势,让乡村振兴事半功倍。

平安银行注重利用科技手段加强风险管控和贷后监管。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平安银行创新开展“活体牛抵押贷款”,该业务依托平安星云物联网技术,通过牛只耳标、AI摄像头、无人机等硬件,定时检测牛只体温、重量等指标,上传到智慧风控平台,用于抵押物实时监测。

这样一来,“数字科技”与“乡村振兴金融”就完美融合在一起,实现1+1>2的效果。

在河源紫金,我们与当地的茶园合作,为他们安装了智慧农业设备。这套系统,我们管它叫“搭通天地线,中连数字村”:搭通天地线,是指连通平安银行发射上天的三颗卫星以及星云物联网,地下可以监测茶园土壤的水分、微量元素、空气温度、湿度,而这些监测数据在山区没有4G信号情况下,仍可以通过卫星发送到平安“数字村”小程序,农户可以在手机上,远程掌握茶园的实时情况,参考监控数据采取合适的种养措施,及时调整实施水肥一体化。同时,智慧农业设备有利于银行及时获取茶园真实的生产、经营数据,未来,这些数据可作为茶园获得融资支持的重要参考。

乡村振兴之路,我们一起走好了第一步,但仍任重道远。未来平安银行将继续不忘初心,以更强的责任感和更创新的方式,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金融供给,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根据作者在2022中国企业公论坛的演讲整理而成)

(作者:中国企业公民论坛 )

中国企业公民论坛

官方账号

《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03年在中国率先引入“企业公民”理念,并于2004年发起主办中国企业公民论坛。在各界人士支持下,借助每年内涵丰富且颇具前瞻性的主题讨论,中国企业公民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及商界领袖的参与,成为当下企业管理及企业社会责任(CSR)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年度盛事之一。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案例征集同期举办。详询:朱女士:18680470940 案例提交:zhujia1@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