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峰会丨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张晟:产学研医深度结合打造优质生态

21Tech赵凤玲 2022-12-27 17:15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赵凤玲 上海报道

12月27日,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指导,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学术指导,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发起并主办的“2022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正式举行。论坛期间还举行了21世纪科创峰会和21世纪消费峰会,聚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消费供应链、跨界消费等热门领域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教授、博导张晟教授受邀并发表主题演讲。

自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在这片不到4%的国土面积里,创造出了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1/3的进出口总额 。2021年,长三角更是以“四个30%”引领发展——研发经费投入8342亿元,全国占比逼近30%;发明专利授权量18.22万件,全国占比略超30%;高新技术企业8.6万家,全国占比高于30%;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导产业规模全国占比均超过30%。

这也吸引了像张晟教授这类国际顶尖科研人才回国发展。这是一位年轻的80后教授,2020年入职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校区),担任浙江大学机械分院柔性仿生与生物智能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教授、博导,宁波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

张晟博士毕业于荷兰特文特大学,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海大学、清华大学等全球名校从事科学研究,有着丰富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SCI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顶刊12篇,总影响因子超过300,授权国际发明专利(日本)1项,授权中国专利19项;中国国家外专A类科学家、宁波市江北区产业教授、甬江引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

      

长三角已具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明显,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贡献了全国约30%产值、近30%的药品销售额、1/3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贡献了2018-2020年间获批国产1类新药总数的近70%,药物研制全领域领先、高端医疗器械领先全国,长三角区域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已经具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张晟教授在会上表示。

据了解,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共439家,其中长三角地区121家,占比27.6%。2020年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合计7200.7亿元,占全国的29%。全国近1/3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30%的药品销售额来自长三角地区。中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研发投入TOP10中,有5家来自长三角地区,其中上海复星医药以40亿元研发投入排名第二,同时上海医药、君实生物、基石药业上榜研发投入TOP10。苏州信达生物以18.5亿元研发投入,位列研发投入榜单第七位。

张晟教授还表示,从目前美国波士顿-剑桥地区、旧金山湾区、瑞士、伦敦等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来看,要成为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需具备五大共性标志:

标志一、产值规模达到千亿级甚至万亿级

标志二、世界顶尖企业掌控产业链话语权

标志三、引领全球新药研发和技术突破方向

标志四、区域内形成专业分工和协同发展网络

标志五 、产学研医深度结合打造优质生态

“特别是第5个标志,产学研医深度结合我个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只是自己在企业当中去研发,而是跟高校企业去合作。”张晟教授表示。

产学研医融合项目案例:无创血糖监测

会上,张晟教授重点介绍了自己目前正牵头进行的一个产学研医融合项目: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无创血糖监测。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病,全球患病人数为5.37亿人,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确诊。而中国已成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为1.4亿人。

而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血糖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制定合理降糖方案、减少和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的重要依据。

目前血糖检测比较流行的还是有创血糖检测,但是因为需要扎破手指,患者的配合度并不高,检测频率远远达不到要求。按照我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要求,测算下来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检测次数需达300次,然而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平均每人每年检测约100次,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00-300 次,美国达400次的血糖检测频率。

除了有创血糖检测,还有微创检测、无创检测。而张晟教授及其团队目前在攻克的,正是无创血糖监测。

在血糖检测中,无创检测相比于有创检测和微创检测具有更大的优势。其突出的优点是提取样品时不会给患者带来感染的风险,测量速度快,测量方便快捷。但是无创血糖监测也面临干扰多、精度和可靠性都不足的现实问题,亟需技术上的突破。

目前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的研究方向分为以下几类:近红外光谱法、中红外光谱法、有酶电化学传感器、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其中,无酶电化学传感器通过规避物理方式固定酶的复杂流程进而简化制备工艺,有效避免了微生物酶活性、测试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其他外部环境的限制,延长电极使用寿命。

目前,张晟团队研发的无创体液葡萄糖传感技术正进入出样机报证阶段。

张晟教授表示,预计2021-2026年,我国血糖POCT检测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72%,2026年市场容量将超过17亿美元。

“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方式有助于打造一个优质的生态。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医疗机构主要进行临床应用,企业主要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多方协同合作、协同创新。”张晟教授表示。

对于未来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协同发展,张晟教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湖大学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生物医学学科建设,强化创新策源能力。

第二,深化产学医结合,用好上海“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临床试验加速器”,吸引内外资机构开展临床研发,提高在研新药临床价值,加快上市速度。

第三,鼓励长三角药企、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设施共建共享,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创新药物研发。

第四,发挥好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发展联盟的作用,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信息共享、产学研医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等,打造优质的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第五,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基础上,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主,成立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充分发挥联盟成员的优势,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

(作者:赵凤玲 编辑: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