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四个赋能”提升金融供给能力 促进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英子 北京报道
2022-12-30 05:00

研究、科技、风险、协同“四个赋能”是兴业银行提升金融供给能力的有力法宝,也是兴业银行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期坚持的方法论。

12月20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于线上召开,主题为:稳中求进方法论 责任金融久久为功,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必须与实践结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过程之中。”陶以平认为,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如何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值得探讨。

陶以平。资料图

他介绍称,研究、科技、风险、协同“四个赋能”是兴业银行提升金融供给能力的有力法宝,也是兴业银行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期坚持的方法论。

在研究赋能方面,兴业银行在业内最早成立公司化的研究机构——兴业研究,形成了一条研究先行、研究驱动的特色发展道路。

今年初,兴业银行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综合研判后,提出了“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的策略,随后在实践中对新赛道进一步聚焦,总结提炼为“五大新赛道”,即普惠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

在科技赋能方面,兴业银行近年来持续加大科技资源投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启动“未来银行”工程,设立金融科技研究院。

以兴业银行自主研发的“兴业普惠”平台为例,该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客户,通过整合集团内外各种数据,以线上融资为核心,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态,今年以来解决各类融资需求近900亿元。

在风险赋能方面,兴业银行历来坚持风险管理要有守有为,高度重视风险与业务融合,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又要打破惯性思维,做到精准有效的风险管理。

比如,兴业银行2021年底以来创新推出“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根据科创企业属性,通过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等15个维度考察企业,定量评估客户经营与风险,目前通过“技术流”方式审批金额超1万亿元,投放余额超2000亿元,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今年以来我行科创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超过50%,其中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位列同类型银行第一,为我行加快新赛道布局、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陶以平表示。

在协同赋能方面,兴业银行通过内外部协同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和非信贷金融服务,以解决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早在2019年,兴业银行就提出要加强整体银行建设,把集团协同提升至战略支撑和企业文化高度,2020年提出打造场景、投行、投资“三个金融生态圈”。今年以来,兴业银行进一步推行“行领导战略分工+部门职责交叉设置”分工机制和敏捷柔性工作机制,坚持“商行+投行”联动,不断增强内外部战略协同。

以新能源领域为例,兴业银行以投行业务为切入,开展与光伏产业链头部企业合作,后续跟踪商行业务,商投、母子、内外联动,并延伸至上游硅料、中游电池及组件,下游集中式、分布式电站等产业链领域,把绿色金融、零售金融、公司金融、乡村振兴、投资银行、金融租赁、产业并购串联起来,有效促进光伏产业链的整合和发展,为我国新能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目前,我们正聚焦风光水电、储能、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金融,更好服务我国推进能源革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陶以平说道。

(作者:朱英子 编辑:曾芳)

朱英子

金融版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版记者,主要关注信托行业,常驻北京,欢迎爆料和交流。邮箱:zhuyz@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