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政策预见性增强 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催生万亿市场
券商以及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随着我国疫情政策的调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式到来。
医药大健康作为强监管行业,政策引领是其核心发展关键。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行业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6日,2022年国家层面发布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共计300余条,省级层面发布政策超过1200条。其中,医保相关政策占据一半以上。
浩悦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首席运营官丁亚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从整体来看,2022年全年医药领域的监管政策仍然延续了此前的态度,但无论是在医保、临床医疗、资本等方面,政策更为友好与温和。德邦证券则在研报中明确指出,随着医保目录调整的常态化和医保谈判规则的逐步明晰,医保谈判将不再是影响医药行业的核心不确定性因素。
实际上,医保在“三医联动”(医保、医疗、医药)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无论是对医药企业、医疗机构、患者等来说都是核心焦点。中国中药协会企业与医院药事专委会副秘书长王旭华认为进入医保对药企而言,是其以量换价的主要选择,同时也给创新药可以快速进入的机会,有研发能力的创新药企是最大的受益者。
东吴证券分析师朱国广也指出,投融资及货币政策回暖确定性增强,创新药板块机会凸显,同时指出,疫情防控新阶段迎来需求高增,人员流动限制解除,其需求将明显恢复,门诊和住院量回补,院内药械、IVD板块刚需放量。
国元证券认为,2020年开始的疫情凸显我国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短板,“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加大了在医疗领域的投入,我国医院建设进入高潮,新医院集中在2023年和2024年完工,医疗新基建将催生万亿大市场。
在第二届中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高峰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指出,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任务,对未来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医药行业政策预见性增强
医药大健康作为政策驱动的行业,在2022年有多个涉及集采提速扩面、医保谈判、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审评审批改革推动创新、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医保支付改革等政策发布。
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持续推进,我国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民医保、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谈判、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制度等利国惠民,我国服务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特别是在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中,其中医保起着基础性作用,带动“三医”联动能更好地形成闭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其中医疗保障是重点关键词,涉及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
供给端主要是围绕药品有效供给,需求端则主要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等维度展开。目前,国家通过带量采购及医保谈判两个核心手段推进相关工作。
2022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4次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250种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2021年,协议期内221种谈判药报销1.4亿人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2021年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1494.9亿元,将近1500亿元。
另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开展七批国采,共覆盖294种药品,按集采前价格测算,涉及金额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生物药年采购额的35%。
德邦证券分析称,中国的医保制度改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目前已逐步实现了全覆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2018年后国家医保局的成立拉开了新一阶段改革的序幕,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等规则和流程日趋完善,从2017年开始,国家医保谈判也成为行业每年度的收官大戏。
“我们认为随着医保目录调整的常态化和医保谈判规则的逐步明晰,未来的医保谈判价格降幅区间将可预期,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可自主选择是否进入医保,医保谈判将不再是影响医药行业的核心不确定性因素。”德邦证券指出。
国元证券更直接指出,近几年市场对医药政策普遍过度悲观,但情绪有望逐步修复。进入2022年,针对中药领域,国家频出支持政策;针对器械领域,医保局明确创新器械暂不纳入集采,同时,江西省牵头的生化试剂集采降价幅度温和,好于市场预期;针对仿制药领域,国家集采和区域集采稳步推进,降价幅度维持平稳,市场预期充分;针对种植牙服务领域,医保局明确了价格管控政策,也远好于市场预期。
如信达证券分析师周平认为,从行业增速来看,随着新冠疫情政策调整后,医疗需求有望逐步恢复正常增长;从估值来看,医保集采政策更加理性,近期公布的脊柱国家集采价格降幅比市场预期好,压制估值的最大风险因素好转。
丁亚猛也持上述类似观点,认为政策边际改善,医药估值修复中,集采常态化、医保控费收紧是大势所趋,但也在为创新“腾笼换鸟”。
简易续约政策降幅温和,鼓励药企加大创新。2022年6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目录《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文件,简化了谈判流程、提高了医保谈判效率,规范了续约药品价格降幅。
在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对《关于推动医药企业创新的提案》的答复,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创新药品予以支持和倾斜,从需求侧引导医药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竞争能力,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以更好满足广大参保患者基本用药需求。
与此同时,丁亚猛指出,资本将更趋于理性,部分伪创新、非头部的企业将被淘汰,更多地看向真正的全球创新,资本更看好做技术平台型、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商业化能力强、能有国际化发展潜力等的企业。
构建优质高效卫生健康体系建设
券商以及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随着我国疫情政策的调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式到来。
王旭华表示,从目前来看,国家要把全民防疫转换到全民抗疫,对医药行业来说,从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到医药零售再到基层医疗机构,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对药企来说迎来了黄金期,比如:中小企业、创新药、原料药、医疗器械都进入了黄金期。药企现在的核心点就是要做好产品生产结构的调整,确保政府储备物资的供应。从‘新十条’以后,药企应该说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哪个企业反应得快,哪家企业就能抓住机会。”王旭华指出。
国元证券认为,为补齐我国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短板,“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加大了在医疗领域的投入,将带动近万亿市场。
如今年9月份,国常会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明确提及对医院在“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的支持。11月,医疗新基建再放闸,中央财政下达2022年卫生健康领域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65.21亿元,推动“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和《“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任务落地。
另以ICU为例,12月8日,据国家卫健委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推进ICU病房、缓冲病房、可转换ICU床位建设。
不过,许树强也指出,新冠疫情暴露出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短板弱项需要加快补齐,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东部地区的资源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医院发展方式和运营管理还比较粗放,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服务的能力还不强,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仍然需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促进体系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对此,许树强指出,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其中,提升能力是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要根据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细分各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在不同生命周期和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功能定位。
另外,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要通过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同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是在纵向上促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上下结合,在横向上促进医防结合,医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等。
(作者:朱萍 编辑:季媛媛)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