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惠金融“共进” 众邦银行的数智化“革新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2-12-31 16:35

在中国金融业创新发展的十字路口,普惠金融已然成为一项最重要的课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和核心,而被视为中国金融体系“毛细血管”的民营银行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点,正在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不断创新迭代其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更迅捷的速度响应更多小微末端群体的融资需求,成为其“破圈”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

成立于2017年的众邦银行,作为中国新生代民营银行代表,在行业内率先在顶层设计上植入“数智化”基因。2022年,众邦银行数智化自主经营体系落地,结合其自身多年耕耘打造的的数智科技能力与供应链金融场景生态,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成为当下中国民营银行数字普惠金融2.0时代的典型样本。

数智化普惠金融突起

用通俗的词语来解释普惠金融,行业人士大都表示,即让小微企业、新市民、农民、低收入者等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以其可负担的成本,公平的获得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民营银行从诞生之初就与普惠金融紧密绑定,是银行业过去十年里一股重要的力量。“发展民营银行,是希望利用它来自民间、熟悉民企、贴近民众的天然特点,补充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不足,进而逐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如此表示。

自2014年12月我国首家民营银行开业,8年来已扩容至19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和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有效弥补了小微金融服务短板,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民营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方面,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布局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达到3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0.4个百分点,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银行,民营银行天然有其劣势,比如,客户基础弱、品牌知名度低;资金价格高、运营成本高;服务载体少,部分民营银行甚至没有线下网点。这些问题均成为中国民营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痛点。

如何突围?民营银行业的操盘手们一直在思索。

民营银行的普惠金融主要服务B端小微客户以及C端的长尾客户,客群具有短、小、频、急的显著特征,以及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困境。对于银行来说, 触达成本高、风险成本高、运营成本高是横亘在面前的三大挑战。

以众邦银行为代表的一些民营银行正依托其原生数字银行优势,以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有机结合为突破口,通过“数智化云展业、数智化大数据风控、数智化自主经营”三大数智化手段,化解银行端服务的“三高”问题,降低触达成本、风险识别成本以及综合运营成本,扩大了普惠金融服务渠道和服务半径,形成了一套商业可持续的数智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数智化云展业与大数据风控升级

众邦银行的数智化云基因最早源于2020年初武汉疫情期间。当时在全城停摆的情况下,众邦银行第一时间上线云办公、云沟通、云协作、云开发、云测试和云招聘“六朵云”,高效实现全行全员云端SOHO运营。  

近两年,众邦银行在原有“六朵云”的基础上增加了“云网点、云开户、云尽调”。以云网点为例,结合了人民银行的新规,真正地将网点搬上了‘云’,完全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开户,开户成本从原来的400-500元降低到了10元,开户时间从原来的6-7个小时降低到了20-30分钟。

云网点、云开户、云尽调的逐步升级,解决的不仅是疫情带来的展业困难,更大大降低了触达成本,提升了展业效率。

数智化大数据风控,解决长尾客户的信用发现问题,实现风险收益平衡。在大量小微企业经营不透明、财务报表不可信的情况下,为解决让B端风控模型更加匹配场景授信主体,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扩大授信范围,实现精准营销的问题,众邦银行打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智化风控体系,解决了风险成本高的问题。

经过五年多来的数字化建设,众邦银行创新应用了先进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自主研发打造了“司南”“天衍”“倚天”“洞见”“众目”五位一体的大数据风控系统,掌握了丰富的B、C端交易数据、客户数据、信用数据,具备了快速精准的数据采集能力,全面实现了贷前审核、贷中管理、贷后监控、逾期催收等所有环节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在风险识别难度大的B端小微企业风控上,众邦银行持续提升模型效能,不断精研机器学习算法,提升精准量化识别风险能力。首先,建立了统一的反欺诈风控体系,利用生物雷达反欺诈、精准画像,有效进行防诈资金保护、涉赌涉诈风险账户查控、非法开户防范等。同步,丰富大数据和风控的模型,响应多样化的业务场景需求,建立用户多维风险画像、生意社交关联图谱等数据模型,打造税票风控系统,适配授信客户差异化的风控策略和管理方式、预警方式。最后,通过联邦学习,搭建隐私平台,保护数据安全生命线。

2021年,众邦银行与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广东移动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联合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合作开发基于隐私计算的应用模型,搭建数据开放生态网络,让深度依赖大数据的金融风控体系迈向了数据合规、数据流转和数据高效治理的道路。

数智化自主经营体系提效

解决了风险成本高的问题,众邦银行经营管理层又把目光瞄向了运营成本高的问题上。这就要求银行具备精细化智能化运营的能力。在数智化运营的主战场上,众邦银行率先将原本以人的经验判断来执行的运营任务,转化为由系统决策的自动化运营模式。为此,在2022年初的全行工作会议上,众邦银行科技创新1号工程——基于全流程、全线上、批量化、数智化自主经营体系搭建项目应运而生,经历近一年的开发、调试后,于当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

众邦银行数智化自主经营体系以用户为核心,以用户价值挖掘为导向,围绕用户导入、生长、成熟、休眠、流失等全生命周期,配备全链路用户触达及反馈系统、靶向化营销策略及配置系统、以及具备数据展示、监测、效果评价功能的数据集成系统,大幅减少人工干预、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价值最大化。

这套体系主要从应用层、系统层、数据层三个层面全面提升自主数字营销、数字管理、数字赋能的经营能力。以客群运营举例,通过三个层面的建设,众邦银行将客群运营全流程分为:客群获取、分析洞察、策略制定、策略执行、策略评价和策略迭代5个阶段。

第一步,融合内外部数据,结合数据分析与AI建模技术,识别高价值、高潜力客户,完成意向客户筛选;

第二步,提供可视化多维分析模型能力,支持对营销目标客群的深度分析探查;自主构建目标客群的营销响应、产品偏好、渠道偏好、产品持有变化趋势等特征认知,形成完整客户群体画像;

第三步,通过对营销策略四要素(客群分层、内容配置、触达渠道及经营时机)的灵活配置,设计差异化的客户激活与提升策略,实现客户激活与提升目标;

第四步,设置营销活动的触发时机、优选触达渠道以及多个营销后评价目标,实现自动化的营销任务推送,并完成持续跟踪与效果评估;

第五步,形成数字化看板,实时监测客户转化与产品销售目标达成情况, 及时分析营销策略实施效果,比较验证营销策略有效性,随时调整策略,实现敏捷迭代。

实践效果十分显著,经前后比对测算,人工干预率降低90%,活动营销决策执行由T+7天降为T+0天,售后营销评估由T+2天降为T+1天或实时,营销工具触达由T+1天优化为实时,线上存款规模自营留存率增加134%,线上贷款用户总数自营留存率增加145%。

数智化自主经营体系的全面投产意味着众邦银行得以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支持业务放量,并能做好成本管控以及降低经营风险。也标志着众邦银行的数字化探索开始向深度迈进,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与此同时,众邦银行多年累积的高达4000万的规模客户池和丰富的交易数据、客户数据、信用数据, 为数智化自主经营提供了绝佳土壤, 数智化自主经营体系又为前者的持续运营提供了保障,从而实现了低成本获客、留客、客带客的良性循环。可以说,众邦银行的数智化探索为民营银行的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趟出了一条全新的模式。

与普惠金融“共进”

“数智化能力建设是众邦银行打造商业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的核心支撑”。众邦银行行长程峰如是说。

事实上,众邦银行也是一家高科技企业。2020年3月,众邦银行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全国第五家获得此认定的银行。作为原生数字银行,众邦银行从创立之初就明确科技核心地位,每年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保持在5%以上,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全行从事科技研发、创新应用和大数据人员的占比达60%。     

为提升数据应用与数据服务能力,众邦银行以分布式大数据存储计算平台为底座,构建了“一主两翼”数据支撑体系。经过多年系统建设,众邦银行数据中台已具备千亿级数据计算能力,并曾荣获“人民银行湖北银行业科技一等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行业大数据应用优秀案例奖”等奖项。

同时,众邦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成绩亦十分突出。连续2年普惠小微贷款保持高增长,在人行2021年度金融支持普惠小微突出贡献单位中位列前列。截至11月末,该行2022年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超200亿元。

“在这场以数智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不可阻断的变化与革新中,在民营银行先行先试的初心驱动下,众邦银行将坚持打造数智化驱动科技赋能的开放型数字银行的初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依托金融科技优势,全面推进数智化战略,践行普惠小微金融,积极与小微企业以及同业伙伴共享数字科技创新成果,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程峰曾撰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