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碳交易中心首单跨境碳交易落地 绿色金融体系接轨国际成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3-01-0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接轨国际似乎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2022年12月30日,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首单跨境碳交易落地。

据悉,本次跨境交易产品为被全球认可的核证碳减排标准(VCS)下的VCUs,交易项目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印度,交易量为10185吨,买卖双方分别为北京太铭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BITGREEN CARBON ASSETS MANAGEMENT PTE. LTD。

海碳中心为该笔交易提供了撮合及见证服务,并为交易双方颁发了交易见证书和纪念证书。海碳中心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海碳中心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服务,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资产交易综合服务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首单跨境交易的落地,标志着海碳中心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助力境内外资金方和资产方在自愿碳减排领域实现互联互通,是海碳中心服务“一带一路”自愿碳减排市场的有益探索。

“海碳中心成立并撮合实现首笔交易,是中国将海南打造成一个全球性自愿碳交易中心的第一步。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碳市场建设的重心仍然是国内的CCER自愿市场和履约碳市场,例如完善立法和市场机制。”标普全球能源转型与碳市场高级分析师殷雨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打造国际竞争力碳资产交易平台

资料显示,海碳中心在2022年2月7日开始筹建,并于2022年7月25日海碳中心在三亚注册成立,2022年12月2日海南省金融局牵头进行了筹建验收。

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采访时表示,连接国内碳市场和国际碳市场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机制或者手段,目前的撮合业务是任何一个碳资产公司或者其他交易所都可以做的。国际碳市场和国内的连接,更多应该是交易产品的互通,比如在国内的交易平台上线国外的交易产品,或者在国外的碳交易平台(欧盟碳市场)上线中国核证减排量等。现在海碳中心可能更多需要积极与国际的碳市场平台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且争取国家的支持。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VCS的交易注册登记都是在国外的交易平台进行,海碳中心为该笔交易提供了“撮合及见证服务”,严格意义上还不是“交易”。

那么,距离“国际交易”还有多远?殷雨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首先,不管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大多数VCS的交易目前还不是通过交易所,而是在线下进行的。这种情况应该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推进标准化的交易是全球碳交易平台共同面临的挑战。目前,即使是全球较大的国际交易平台,除了基于标准化合同、标准化产品的交易,也需要为线下交易提供支持与服务。

“而对于海碳中心来说,要成为一个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交易所,需要拥有自由的市场环境,市场流动性,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清晰全面的市场规则,金融贸易基础设施以确保交易可靠顺畅的进行,以及高效明确的政策规划,激励跨境碳交易,惩治操控市场的不当行为。”殷雨薇说。

推进碳信用跨境交易

海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作为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拥有广阔的红树林和滨海湿地面积,给开发蓝色碳汇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储备。

除了海洋碳汇,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途径还有“绿碳”。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也是“绿碳”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海南森林全省覆盖率达到62.1%,位居全国前列,有很多森林碳汇价值尚待开发。海碳中心将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推动海南的蓝碳方法学成为国际公认标准,并纳入国际海洋治理体系。

海碳中心能否连接国内碳市场与海外碳市场,建成面向全球的国际级碳交易市场?殷雨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自愿碳市场在中国实现气候目标旅程中将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取决于中国对CCER市场的进一步规划。CCER一旦重启,会对国内自愿碳信用市场的供需平衡带来影响,也许会让近年来紧缺的CCER供应得到缓解。与此同时,中国如何权衡国际碳信用市场在低碳转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今后将如何推进巴黎协定第六条下的碳信用跨境交易也有待观察。只有这些影响供需关系的关键信息得到明确,中国对国际碳信用的“进口依存度”才能被精准地衡量。此外,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国际自愿碳信用供应国之一。

据报道,海碳中心成立以来已开展日常工作。2022年12月31日,海碳中心与万宁市政府分别与大唐海南能源营销有限公司签订《万宁市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合作框架协议》及《万宁市双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碳达峰、碳中和总体规划和实施路径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普惠机制研究应用、蓝碳项目国际化发展、碳中和综合服务、绿色金融区域协同、碳资产开发、“双碳”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作者:李德尚玉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