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投资者盈利体验正当时 《中国基金投资者调查白皮书——投资者盈利体验调查(2022)》正式发布

21智库姜诗蔷 2023-01-04 13:5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姜诗蔷 北京报道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基础制度更为扎实,业务空间更为广阔。在制度支持、环境培育及行业共同努力下,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稳健、结构优化、活力迸发,稳定发挥普惠金融功能,服务大众理财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价值充分显现。

与行业的高速发展相伴相随,当前基金投资活动广泛化、社会化、现象化,也更加凸显了公募基金行业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盈利体验的重要性。

白皮书正式发布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证券公司投资者服务与保护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个人股票投资者已超过1.97亿人,基金投资者超过7.2亿人。

与居民投资基金的热情相对应的却是“基金赚钱,基民赔钱”的尴尬境况。作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如何提升投资者盈利体验,是公募基金行业需要重视的话题。

基于这个大背景下,21世纪经济报道、广发基金联合开展投资人调研,经过系统性的调研、研究正式出品《中国基金投资者调查白皮书——投资者盈利体验调查(2022)》(以下简称《报告》)。

12月14日,《报告》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2年会基金业年会分论坛上正式发布。

基于投资者陪伴的核心目标,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行业老问题,优化投资者盈利体验,《报告》对投资者投资行为进行更清晰和深刻的画像研究,以及对基金业投资行为学进行新的定义和定位。

《报告》选取个人投资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调研、了解基民真实意愿和诉求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框架和体系,得出相关结论,并就如何改善盈利体验展开探讨、提出建议。

总体来说,本次接受调研的基金投资者中,有超过7成投资者表示盈利体验达到预期。

投资年限对盈利体验的影响不大,每个投资年限区间的投资者盈利体验达到预期的比例均超七成,但具体分布略有差异。

整体来看,投资体验超预期比例最高、未达预期比例最低的是投资年限1年内的新入场基民,超预期比例最低、未达预期比例最高的是投资年限10年以上的基民。达到预期比例最高的是投资年限在1-3年的投资者。

多重因素影响投资者盈利体验

《报告》从投资者基金认知、投资行为、以及投资者教育等相关情况分析投资者盈利体验达到预期以及未达预期的原因。

《报告》数据显示,在盈利体验超出或达到预期的投资者中,53.77%的投资者认为自己盈利体验较好的原因是产品波动匹配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而盈利体验未达预期或与预期差距较大的投资者中,有51.24%的投资者认为自己盈利体验不佳的原因是产品波动较大,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

不论是投资体验好的投资者,还是投资体验不好的投资者,他们均认为影响自身盈利体验最主要的因素是产品的风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程度,与市场行情、自身操作相关性较弱。

这也印证了基金销售过程中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重要性。

从投资行为来看,在投资者持有基金后,投资者的交易习惯亦会较大程度地影响投资者的盈利体验。

《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投资者的基金交易相对频繁。习惯买入后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不足两成。

盈利体验较好的投资者,大部分交易习惯均是前期小笔买入,后面根据实际情况加仓,或买入一直持有;而随着盈利体验逐步变差,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习惯密切关注行情,频繁交易,抓短期机会。

当持有基金达到预期收益时,超六成投资者选择卖出止盈,但卖出时间点略有不同,其中35.08%的投资者会等到略有下跌迹象时即卖出,27.46%的投资者会马上卖出止盈。26.84%的投资者会追加投资,10.62%的投资者会选择不操作,继续持有观望。

就达到亏损点后的操作而言,随着投资者盈利体验越来越好,选择卖出(包括立即卖出和反弹到一定程度即卖出)的比例越来越高,而选择“追加投资,补仓”的投资者比例越来越低。选择“不操作,继续持有观望”比例较高的为盈利体验不好且与预期差距较大的投资者。

(作者:姜诗蔷 编辑:李新江)

姜诗蔷

财经版记者

关注债券市场、基金行业,持续追踪证券市场动态,做专业财经报道。邮箱:jiangsq@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