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月5日,我们来回顾一下昨天的市场。昨天,三大指数基本上是窄幅震荡,但大盘更强,A股成交量基本持平于周二。港股延续大涨,恒生科技这轮的涨幅已经超过了60%,站上了年线。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夜盘也是暴涨8.6%。夜盘的中国股票期货也是大涨。除了当前A股仍然在犹犹豫豫之外,人民币资产已经出现了全面走强的势头。
从全球市场来看,昨日夜间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仍然是比较鹰派的,纪要显示,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的所有的与会者都认为2023年不可能走向降息,这和市场对今年年底开始降息的预期并不一致。但尽管如此,美股仍然收涨,明天的非农数据可能更加重要一些,毕竟就业才是真正决定美联储政策是否会变的最重要的指标。也就是说,加息是看通胀的,降息是看就业的,那今年一年,就业可能都是美国最为重要的数据了。由于美国的降息的不确定性仍然比较强,显然美股目前也是博弈逻辑更强,美股整体大涨的可能性短期并不大,而从华尔街的角度看,做多人民币资产似乎成为了共识。昨日夜盘在美股整体小幅上涨的情况下,中国金龙指数的涨幅,也仅次于去年11月的放开时的那两次上涨。互联网企业的获批定增的消息,也使得这个板块成为最为受益的板块。
从A股目前的成交量来看,依然是一般,8000亿左右的成交,比去年的均值还是要低,市场显然是在观望的。那么,为什么港股和A股的情绪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一个原因是港股确实仍然是比较便宜,互联网和房地产在港股上市的较多,目前的反弹弹性也更大,从很多的A股和H股都上市的银行来说,这轮上涨之后,两个市场的股价差异就不大了,回到了之前的平均的差价。当然,冷热差异这么大,很难完全用这个来解释,更多的可能还是信心的问题。今年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跟对互联网的态度一样,都是一致性的走向宽松的。以政策放松为主要逻辑的市场中,应当受到政策放松影响的板块先涨,然后是经济有起色了,大盘股跟着起舞,股市整体指数型行情就出来了。从A股来说,房地产销售能不能起来,市场仍然有质疑,汽车是之前涨过的,其他消费的措施还没出来,赛道股今年的需求又比较担心,所以综合来看,大家瞻前顾后的,比港股自然就慢了一步。
但是总的来看,好消息是,即使是在A股市场上,许多顺周期的受益于经济上行的消费和银行、地产,这些板块都已经跃上了年线,说明市场仍然在悄然走向疫情后的经济修复的方向。政策修复是局部的影响,而经济修复仍然是指数型行情的主要逻辑。这一逻辑在A股就不会缺席了,在港股带头冲锋的情况下,我们仍然看好人民币资产的整体行情。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作者:邓海清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