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报道
时隔三年,深圳河两岸迎来久违的热闹与欢腾。
2023年1月8日零时起,香港与内地实施首阶段“通关”。香港特区政府表示,首阶段将开放7个出入境口岸,包括港澳客轮码头、中国客运码头、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深圳湾口岸、文锦渡口岸、落马洲支线/福田口岸。
1月的深圳,早上气温虽略有寒意,但也挡不住大家的出入境热情。早上6点,夜色犹未退,已有旅客抵达港铁落马洲站等待过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福田口岸观察到,一众入境成功的旅客聚集在口岸附近,或拦截的士,或等待亲友接送。春节临近,马路旁张灯结彩,年味盎然。沉静了三年的马路也变得拥堵,司机师傅感叹道,今天通关,路也堵起来了。
福田口岸现场志愿者负责人、福田区两新团工委副书记易敏告诉21记者,目前来看,从香港回来的人更多一些,6点多就迫不及待抵达深圳了,8点左右,从深圳出境香港的人也开始多起来。
只是,形形色色的通关人群中,少了过去常见的穿着校服、背着或者拖着书包,脖子上挂着证件袋的“浩浩荡荡”的学生们。他们有个统一称谓——跨境学童。
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近三万名跨境学童及其父母燃起了回港上课的希望。过去三年,受限于防疫措施的实施,他们熟悉而频繁的跨境旅程被按下了暂停键,学童们面临的除了学习环境的变化,还有前景未知的迷惘。
目前在香港就读中三的Jessica正是其中一员,其母龚女士告诉21记者,“女儿从中一开始就在家里上网课,三年来没有见过班上的香港同学,也没有交流。即便是同样在内地的同学,也只是在期末参加线下考试时见过。”
如今,跨境学童的“三年网课”有望在春节后结束。龚女士激动地表示,“好期待,等了好几年,(女儿)终于可以去香港上学了。”
有望春节后返港上课
这是一个时代背景叠加独特区位造就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香港户籍,住在深圳,学在香港。按照相关定义,他们是指居住于内地,在疫情前每天跨境前往香港幼稚园、中小学就读的香港学生。
这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数据显示,在2020/21学年,全港中学、小学及幼稚园居于内地的香港学生共约27000人,其中超过九成(约25000人)居于深圳市。
疫情暴发后,深圳河两岸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2020年2月5日,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要求所有从内地入境的人士均须强制接受检疫14天,新措施将于当月8日零时起生效。
对于2.7万跨境学童而言,这意味着上学通道的关闭。自此三年,政策虽有变动,但终究未能保障跨境学童热切的通关期盼。未知与等待交缠,这个过程中,有人回流深圳就读,有人举家搬迁至香港,但更大的一部分跨境学童只好经历三年的网课学习。
如今,尘埃终于落定。2023年1月8日,内地与香港恢复正常通关。跨境学童及其父母开始热切地等待“官宣”:何时能回港上课,是否需要预约,以及通关流程会有何变化。
1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记者会上表示,“在春节后,会恢复让跨境学童每日从内地往返香港参与面授课堂。我们明白跨境学童的需要有别于其他人士,因此他们将无须在过关前进行网上预约。我们亦会继续与内地相关单位商议他们必须符合的防疫要求。教育局会与学界和业界保持联系,另行公布具体安排。”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正如政务司司长今日(5日)在记者会所讲,政府与内地相关单位会密切联系,尽快检视第一阶段整体实施情况,以决定往后阶段的安排。初步来说,我们的跨境同学,在春节后会恢复每日从内地往返香港参与面授课堂,他们将无须在过关前进行网上预约。
蔡若莲还表示,疫情持续3年,跨境同学和家长对恢复回港参与面授课堂期待已久,我们会继续透过学校及社会服务机构为跨境同学提供适切支援,以期他们能顺利适应校园和学习生活。
此外,记者在深圳政府在线互动交流页面上留言咨询跨境学童上学的最新安排,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靴子接近落地。这个春节,2万多户家庭都将在期待中度过。
彷徨踌躇的三年
早上跨境到港,下午跨境回深——阔别三年,跨境学童这一上下学旅程有望重启。
三年间,由于疫情反复,跨境学童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香港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一份关于“跨境学童在疫情下的学习安排”文件显示,(香港)教育局曾先后宣布所有学校暂停面授课堂及校内活动,在此期间,学校须继续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包括跨境学生)在家中学习。
其后,随着疫情的稳定发展,教育局宣布由2021年5月24日起全面恢复半天面授课堂,(香港)本地学生亦已恢复回校上课。但是,这一政策未能惠及所有学生。正如文件中所言,“由于香港与内地两地防疫抗疫政策的限制,小部分跨境学生暂居于香港以便回校参与面授课堂,大部分均未能来港。”
Johnson成为了“暂居于香港”的一员,他向记者回忆,“疫情暴发不久就开始上网课,刚开始还觉得很新奇,也挺有专注度去上课。但是一两天后就开始‘摆烂’,因为没人管,就自顾自地玩手机,当然学习效果也是很差。”
2021年9月,Johnson父母决定举家搬迁至香港,这并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接近7000港元的月租,勉强住下了一家四口。
从幼儿园开始,Johnson就每日往返深港两地。与他而言,跨境上下学早已是记忆中浓重的一笔。“家就住在口岸隔壁,很方便,(通关后)坐港铁然后换乘巴士就到学校了”。这种“日复一日”,却在2020年初遭遇“急刹”。
时光如梭,Johnson现已处于中六的阶段,即将面临DSE(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弟弟也正在香港就读中三,正因此,所以才“迫不得已住在香港”。
为保障跨境学童可以到港上学,深港两地政府都曾作出一番努力。消息显示,自2020年6月15日起,每周一至周五香港学校正常开学期间,深港两地政府安排在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固定时段临时开通跨境学生专用通道,用于保障中三至中五(相当于初三至高二)年级跨境学生出入境通关,其他旅客不得从学生专用通道通行。只是,多位受访者告诉记者,这一专用通道仅短暂地推行了一段时间,实施效果有限。
香港还曾推出“来港易”(针对非香港居民)、“回港易”(针对香港居民)等可免隔离的赴港计划。只是,受预约名额、申请人年龄要求(18岁以下须经其家长或监护人作预约申请)等限制,这些计划显然难以满足跨境学童频繁的赴港需求。
为尽量将异地上学的影响最小化,香港教育局还曾委托承办机构在深圳罗湖、福田及南山区开办“心理社交支援课程”及“学习支援课程”,为跨境学生提供在家学习之外的支援。
学校层面,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据我所知,跨境生多的学校基本都开了网课班,有的在港岛的学校,只有一两个大陆生,也特意给他们开了网课,还是比较人性化”。李女士告诉21记者,其子David也在家里上了三年网课。
只是,诸多努力之下,跨境学童的学业依然受到明显的影响。龚女士表示,“开始都以为是暂时无法参与面授课,没想到一停就停了三年。”对于网课的评价,受访父母都表示课堂效果不如面授课,“老师顾不了那么多学生,甚至有些学生上课睡着了,老师忙着上课也没有发现。”
镜头区隔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显得熟悉又陌生。如今经过三年坚持,转机终于到来,Jessica也有望在新的一年与她的同学在香港“面基”。
返港上课:期待中也有忧虑
“以前和跟同学一起嘻嘻哈哈、吵吵闹闹坐车跨境,也挺开心的。”
“尽早让他们回去上课吧,毕竟快毕业了,(让他们)好好享受一下校园生活。”
“希望能尽快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对于回港上学,跨境学童及其父母的期待大抵相似。上文提及的David自三岁起就频繁往返于深港两地,“不能去香港的时候孩子已经四年级了,不上不下的年级,考虑到面临升学就没回来”,其母李女士告诉记者。“之前是个‘学渣’,这两年成绩才开始上来”,李女士表示,即便孩子适应得不错,但还是对回港上课怀有期待。
可以预期,在2023年,一众跨境学童将重拾“往日时光”。通关前夕,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针对跨境学童及家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收集到的1013位答卷中,有97%受访者表示,通关后小孩将到港上学,仅有2%(19人)选择回流内地上学。
据李女士介绍,David目前在香港北区就读小六,所在班级大陆生居多,“从我们学校看,退学回深圳的比例不高,可能是这个学校还不错,当年大家也是挤破头才进去的,都不太舍得放弃。”
如今两地通关恢复,也称得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期待之中还有不少忧虑。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三年的网课生活对跨境学童及家庭影响深远,家长普遍担忧子女学习进度落后(71%)及社交能力不足(54%)。毕竟,阔别三年,重新适应的问题需要考虑在内。
同时,在交通配套方面,疫情下不少巴士及保姆车停止服务,有家长反映不知道哪些跨境巴士仍在运营、各口岸到各区的交通路线、保姆车申请流程等,对上学的交通安排感到困扰。
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认为,疫情三年间香港变化甚大,跨境家庭在现阶段计划到港上学的资讯十分有限,建议有关当局能协助校巴公司重新向跨境学童提供服务,并落实口岸交通安排,适时发布相关指引。
“建议政府对跨境生群体更多关注,为他们预留单独名额及提供跨境服务(校巴、电子通关等)、简化通关流程等。”李女士也向记者表示。
目前,跨境学童的通关事宜仍待公布。无论如何,春节即将到来,学童们也将迎来新学期、新气象。
“如果像政府说的那样,春节后可正常回港上课,我和弟弟也会恢复疫情前的状态,住在深圳,每天通过福田口岸上学”,Johnson向记者表示,于他而言,三年前的日常即将回归。
(作者:何柳颖 编辑:李莹亮)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