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杭州竞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五城

城市产业地理胡丽华 2023-01-10 16:47

根据规划,到2025年,大走廊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4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国家级研发机构与平台达到50家,人才总量超过70万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胡丽华 杭州报道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被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打造科创走廊,形成创新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城市实践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多地加码科创走廊建设,如湖北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正式启动、绍兴科创大走廊进入省级重大创新平台战略布局、济南将依托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齐鲁科学城等。

在2022年2月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杭州明确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要任务就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举全市之力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以下简称“大走廊”)建设,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高水平现代化引领区,努力成为比肩“硅谷”的科创高地。

自2016年开始建设至今,大走廊已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科创浓度最高的区域。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大走廊产业增加值从1063.3亿元增长到2812.7亿元,年均增长22.2%,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2070.5亿元,占全市1/2,全省1/4左右。各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增速远高于省市平均增速,其中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省市3倍以上。

大走廊具备哪些发展条件?对标世界一流科创平台,大走廊还存在哪些差距?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多家大走廊代表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探寻大走廊发展的关键所在。

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在申昊科技展馆内,各类智能巡检机器人跃入眼前,极寒型履带式巡检机器人、室内开关室操作机器人、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双轨探伤巡检机器人等,可适应多样化的场景需求。

申昊科技监事会主席、运营及人力总监曲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一系列“生龙活虎”的机器人背后,是申昊科技在软件上坚持全自研开发,以及在硬件上加强自研开发力度。据统计,仅2022年11月申昊科技就已取得5项发明专利证书。

在大走廊,拥有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申昊科技并不是个例。此前,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杭州共有155家企业入围,其中大走廊就占据34家。

企业所迸发的创新活力,正是大走廊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大走廊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累计引进VIVO、OPPO、字节跳动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3个;建成投用中电海康集团总部、华立先进制造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108个,总投资634亿元。

面向新一轮产业变革前沿,未来大走廊将打造两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数字科技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围绕这一目标,大走廊还细化了两大产业集群具体的赛道与方向。在数字科技领域,提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5G、物联网、数字贸易等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速壮大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还要抢占基因治疗、元宇宙、高温超导、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赛道。

在业内专家看来,多年来大走廊通过相关政策,鼓励技术研发与引导市场应用,为产业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市场基础,已经构建了优势明显的产业环境,未来瞄准发力点,大走廊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机遇期。

作为大走廊核心区、示范区、引领区,杭州未来科技城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1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挂牌成立伊始就聚焦科创,经过多年实践,未来科技城已经在人才引育、创新发展、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摸索出不少经验。进入新的十年,未来科技城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增长极,发展未来产业势在必行,将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智能制造主导产业和XR、网络安全、无人驾驶等新兴赛道持续发力。

在XR领域,2022年3月发布《杭州未来科技城XR产业计划》,力争五年内培育XR上市企业5家,引培XR相关企业300家,扶持技术攻关和场景应用项目100项。

“大走廊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打造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聚齐了5大要素,开明的政府、著名的高校、头部领军企业、多元多层次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任何一个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来说,这五大要素都是至关重要的,保证了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人才输出、技术创新、资本支撑、创业项目等能够长期持续。

数据显示, 2021年,大走廊实现产业增加值2812.7亿元,同比增长12.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7536.2亿元,同比增长18.5%,人才总量达到50万人。2022年1至9月,大走廊产业增加值1934亿元,同比增长3.8%,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81家。

根据规划,到2025年,大走廊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4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国家级研发机构与平台达到50家,人才总量超过70万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陶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走廊构建的生物医药和“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十分契合企业发展需求,未来将依托大走廊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加大数字化和国际化发展步伐。

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举全市之力”推进大走廊建设的背后,是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决心。

杭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集中力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放眼全国,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已先后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包括杭州在内的多个城市都提出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展开相应布局,争夺“第五城”。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金字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这也对创建城市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已有的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来看,不仅要有相当的科教、科研综合实力等软件基础,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硬件基础也是重要的门槛和支撑。比如,北京有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上海有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深圳有鹏城实验室,合肥有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杭州的高端人才加速汇聚、创新要素逐步完善,也让杭州在追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有着一定的基础与优势。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公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中,杭州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20位,排在第14位,创历史最好排名。

当前,杭州也在积极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的新型实验室体系。

具体来看,首批4家浙江省实验室(之江、良渚、西湖、湖畔)全部落户在大走廊,这里还聚集了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阿里达摩院等61家科研院所,19家院士工作站和22家博士后工作站。此外,聚焦基础和前沿领域的重大创新载体,浙江大学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项目已完成全部桩基工程,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列入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大走廊已集聚浙江省超60%的国家科技奖项、超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超80%的国家“杰青”“优青”人才,打造形成了1个国家实验室、2个大科学装置、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实验室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

经过六年发展,大走廊已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新时期对标世界一流科创平台,对标国内外发展大势和竞争态势,大走廊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差距需要追赶。当地分析人士认为,这集中体现在科技重器还比较缺乏,领军型人才还不够,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还比较少,参与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与国际科技产业发展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还不够大等,这也是目前着力推进大走廊建设的原因所在。

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速科创要素在大走廊集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2年5月18日,杭州召开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策源地推进大会,提出一揽子举措,其中明确通过构建“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体化管理”的体制架构,推进大走廊的高质量融合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将大走廊和3个行政区“拧成一股绳”,举全市之力推动人才、项目和资金加速在大走廊汇聚。同时,推进会上的另一个重磅消息,便是杭州市委书记兼任大走廊党工委第一书记。

当地媒体报道称,当前,大走廊在管理体制上已迈出关键性一步,但要真正实现“1+1+1>3”高质量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仍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需加快建立市域内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利益分享机制、完善跨区域统计和税收分成补偿机制等。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创新发展理念的深入实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经济和新动能,已经成为国内城市的发展共识。有些科创走廊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与杭州类似的痛点,现在杭州通过创新发展融合机制探索的廊道式科创平台发展模式,也许可以成为一种参考模式,为跨区域科创走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立足大走廊东首的西湖大学城正式启动打造“科学家之城”。未来,在这座以“科学家”为主角的新城里,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生态将齐头并进,探索“高等院校+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近两年,在解决核心技术瓶颈必须强基础研究的紧迫形势下,较大规模地建设以大科学装置为特征的“科学城”和作为高端人才集聚地的“科学家之城”,在各地多点开花。从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来看,更有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大湾区光明科学城等标杆在前。

分析人士表示,眼下,杭州正在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补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短板,随着杭州推动重要科研机构、重大科技平台、科研基础设施集群发展,持续深化“名校名院名所”工程等举措进一步施行,依托大走廊创新基础优势,将进一步推动杭州快速转化形成规模化的先进生产力。

(作者:胡丽华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