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通道|刘红梅:“乙类乙管”后要高度重视村医群体

南方 plus
2023-01-14 11:22

随着我国正式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基层将如何预防和减少重症?1月14日上午,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上,省人大代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红梅面对媒体提问,回应了这一社会关注问题。

刘红梅

“实施乙类乙管后,现在我们的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并且实施分级分类收治患者。”刘红梅说,广东区域及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医疗建设较薄弱,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对此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对于农村居民的健康服务,国家倡导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打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刘红梅认为,三级联动中,首先要高度重视村医这一群体。“他们是农村健康的守门人,实现分级诊疗就要提升村医对病情的初步诊断、评估能力。”

其次,要高度重视畅通转诊渠道。上级医院应加强对基层医院的会诊、指导,基层医院解决不了的,应及时转诊到上级三甲医院,并且建立绿色通道。困难群众,也可申请公益项目资金帮扶。

此外,还要高度重视与基层医疗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

刘红梅现场分享了一个案例:2022年5月,清远市阳山县新圩镇杨梅坑村的村民张伯出现脑梗死症状,省二医的专家通过该院研发的互联网诊疗平台进行线上会诊,远程指导村医黄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并准确评估及转诊。由于救治及时,张伯顺利康复,又可以下地干活了。

“后期,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支撑下,医疗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将会发挥更大作用。”刘红梅说。

【来源】南方+

【记者】李秀婷

【摄影】王辉 肖雄 石磊 万稳龙

(编辑:毕凤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