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增长3%,经济大省2023年增速目标多在5%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023-01-17 13:24

2023年经济目标考虑现实可能和发展需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2万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7万亿元,增长2.3%。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从季度增速来看,受疫情干扰较严重的二季度、四季度增速相对要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出以来,较好地助推了三季度经济的回升,但在四季度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从分项指标来看,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0.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1%,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另外,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1961年以来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整体来看,进出口依然是支撑2022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稳增长政策加力支撑了投资的稳定增长,消费受疫情影响较大为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四季度经济增速走弱,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

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3%,该年度增速是1977年以来的次低值,仅次于2020的2.2%。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在上年同期基数走低的背景下,四季度经济增速锁定在2.9%,未能延续三季度向上修复的态势。

从四季度需求端走势来看,出口增速迅速转负,投资增速稳中有降,消费则有逐渐走出低谷的迹象。

2022年我国出口规模达到2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但是四季度月度增速下行明显,从10月份的7%迅速下行至12月份的-0.5%,显示出世界经济增速趋缓对我国出口拖累明显。

2022年我国投资(不含农户)规模在57.21万亿元,增速锁定在5.1%,四季度累计增速在持续下行。具体来看,2022年基建投资增长9.4%,年内月度增速实现“八连涨”,是稳增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制造业投资增长9.1%,在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等政策支持下,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速;但是房地产投资下降10%,依然在下行通道,且降幅有所扩大。

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为43.97万亿元,同比下降0.2%,四季度月度增速均为负值,但是随着疫情优化政策的相继落地,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8%,较上月降幅有明显收窄。

在内外需疲弱的背景下,四季度工业增速有所走低。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其中12月份增长1.3%。

当然,虽然四季度经济有所走弱,但从2022年全年来看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

康义表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又跃上新的台阶。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57万元,达到1.27万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GDP全年增长3%,在诸多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下是个比较快的速度,相较国际主要经济体是个比较快的速度,比如德国2022年经济增长1.9%,IMF预测美国和日本增速不会超过2%。2022年我国消费价格温和上涨,CPI全年上涨2%。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形势保持平稳,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

康义表示,展望2023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陷入滞胀风险上升,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源要素条件也可以支撑。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新冠感染者的数量可能还会增加,但由于新的奥密克戎变种致病力大幅下降、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力将逐渐下降。预计2023年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或以上的增长,季度读数会因为基数效应出现较大的波动,二、四季度高,一、三季度低。随着城市活动迅速回归常态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一季度或将迎来消费的快速修复期,零售消费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回到3.5%-4%的两年平均增速水平。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与之配套的银行信贷、新型融资工具,将支撑年初基建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3年全年经济预计增长5%。经济增长动能从外需向内需切换,基建投资仍然重要支撑,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拖累作用放缓。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基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是宏观政策的抓手,预计2023年赤字率在3%左右,货币政策加强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力度。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经济数据显示,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复苏趋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一步紧缩,全球贸易下滑、全球经济步入衰退的概率在提升。展望2023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速大概率可以超过5%。2023年中国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预计同比下降3%,不过中国对欧洲高能耗行业产品出口替代、汽车加速出海、中国与东盟商贸关系加强等有望为出口带来向上支撑力。

经济大省增速目标多在5%以上

从1月份信息来看,诸多省市释放拼经济、力促开门红的信号,诸如浙江出台系列经济政策,福建明确提出一季度经济要好于四季度,北京等省市鼓励企业春节不停产。

从1月各省份密集召开的2023年两会来看,相较于2022年经济增速,各个省份普遍上调了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其中,经济大省2023年经济预期增长目标普遍在5%左右及以上。

比如,广东预计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8万亿元,预期2023年经济增长5%以上。江苏2022年GDP预计突破12万亿元,预期2023年经济增速在5%左右。山东预计2022年GDP达到8.7万亿元,同比增长4%左右,预期2023年经济增长5%以上。浙江预计2022年GDP增长3%左右,预期2023年GDP增速在5%以上。

在回应2023年上海为何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5.5%以上这个问题时,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考虑现实可能。上海承担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溢出带动效应正在加快释放。2022年出台的一大批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效应也在持续显现。加上2022年基数较低等客观原因,实现这一目标,上海有足够支撑,也有足够信心。二是考虑发展需要。希望通过量的合理增长,为更充分的就业、更稳定的物价创造更好条件,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三是考虑远近平衡,以更好实现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

(作者:周潇枭 编辑:包芳鸣)

周潇枭

高级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及趋势,涉及投资、消费、财税、科技创新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