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金融研究|解决3亿长尾人群信贷痛点 普惠金融如何托起新市民的安居梦?

21金融街唐婧 2023-01-20 11:16

本文节选自《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2年)》

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由于新市民人数多、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从事行业分布广,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挖掘这3亿人的蓝海富矿,既是一个难得机遇,又是一个艰巨挑战。

2022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新市民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新市民金融业务虽然是蓝海,但却是一块不易吃下的蛋糕。从传统金融的视角看,绝大多数的新市民有“五低”的特点,即低收入、低福利、低消费、低积蓄和低资产,一般很难达到传统的银行信贷准入标准,属于金融机构过去不愿服务、不敢服务的长尾人群。

2022年年中,中国平安联合第三方调研机构共同发布的《2022年新市民金融服务白皮书》显示,近三成新市民不能实现收支平衡,其中基层员工出现资金缺口较多。虽然新市民群体贷款时会优先考虑银行,但众多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特征,且个人信用记录未必完善,其信用等级难以被金融机构识别,因此很难获得信贷服务。据调查统计,31%新市民在需要融资时没有选择银行贷款,而是投向信用卡、家人资助或网贷等渠道。

可见,破解金融机构与新市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疏通新市民金融服务痛点堵点的关键。

政银数据合作破解征信缺乏难题

上述《通知》提出,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应用,综合运用新市民社保、税务、住房公积金等数据,优化机构内部新市民信用评价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新市民创业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等因素的分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精准评估新市民信用状况,优化新市民创业信贷产品。

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看来,金融机构应充分应用金融科技理念和手段,通过获取多方数据和信息对新市民精准画像,创新对新市民的信用评价方式,降低对抵质押物和担保公司的依赖,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正如上述《通知》所提,针对新市民的信用数据缺失问题,政银数据合作是打破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抓手。

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王朝弟在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要推动金融政策与财政、住房、就业、社保等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逐步缓解新市民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建立数据互联共享,可以同时打破地域、行业间的数据壁垒,集中整合新市民社保、医保、消费、住房、信贷等方面的信息,绘制更为立体的数据画像,用于积累信用记录、实现信用增值,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坚实的数据基础。”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毅在 2022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说。

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指出:“居民的各项基本信息,包括婚姻、社保、公积金、税务等数据,没有统一的标准接口。银行需要与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分别对接,营销成本、开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很高。银行机构获取各项数据信息合规要求较高,无法从市场中快速获取所需数据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授信。”

原中国银行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任务组组长李礼辉曾撰文表示,涉及新市民的公共数据,分散在工商行政管理、税务、海关、司法、金融监管等不同的局域系统中,开放共享的水平不高,影响新市民信用价值的发掘。如何在适度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公共数据共享,尚未形成明确的制度规范。

针对这一痛点,多个地方政府已经着手推出政务数据和金融机构的对接平台,帮助金融机构利用政务数据,降低放贷成本,高效率、高准确率地评估新市民的信用状况。

北京银保监局副局长王威表示,为推动解决新市民征信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北京银保监局充分发挥数据集成优势,通过建设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积极搭建“政务数据+金融数据”平台,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便民利企“两大主线”,立足服务金融消费者、服务金融机构、服务实体产业和服务政府部门,全面提升数字化服务质效,为银行保险机构拓展新市民信息来源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创造便利条件。

目前,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已联动北京市8个政府部门,汇聚公积金、民政、社保、医保、不动产等信息数据,实现监管数据与政务数据共享,支持金融机构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40余家银行保险机构已申请接入该网络,在取得客户授权的前提下,能够快速查询相关数据,助力精准捕捉“新市民”信用状况。

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包祖明介绍,浙江银保监局牵头搭建了“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打通 57 个政府部门公用数据,建成全国首个专供金融行业使用的“金融专题库”。金融机构既可以无感调用数据,也可以自定义算法模型批量开展业务,金融服务精准度和覆盖面得到显著提升。浙江银保监局还协同省发改委、大数据局等 10 多个部门,打通系统壁垒,共建场景体系,实现金融服务全流程线上闭环,金融服务时效性和便捷性得到显著改善。另外,金融机构还可以依托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精细化推动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企业风险智能监测和动态感知。

广东银保监局在回应如何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时表示,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探索建立新市民大数据信息系统,整合新市民社保、公积金、纳税、征信、工作、学历、婚姻、房产等多维度数据信息,便于金融机构进行客户画像、精准对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推动相关部门将新市民金融服务纳入“粤省事”、“粤信融”等数据信息平台,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对接服务,为新市民提供实实在在的金融便利。

政务数据具备高权威性、高准确率以及高可信度,通过政务数据共享等方式辅助金融机构评估新市民等信用白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正在成为新市民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破局之道。

保障性租赁住房托起新市民“安居梦”

“安居”是“乐业”的前提,住房是让新市民真正得以扎根城市的基础。“十四五”规划提出,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下称(《意见》),称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需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准入和退出的具体条件、小户型的具体面积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保基本的原则合理确定。

2022年已经进入“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旨在解决新市民住房需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成效几何?

2022年8月,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潘伟介绍称,近两年,全国已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6万套间,能够解决7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870万套间,预计可以帮助2600多万新市民、青年人改善居住条件。

从各地公布的“十四五”住房规划中可以看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各地住房供应中当之无愧的“重头戏”。

“十四五”时期,北京力争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地占比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15%;上海提出“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达到同期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0%以上;广州提出“十四五”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约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5%,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供应量最高;深圳已确定“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全市住房建设筹集总量的30%,不少于40万套(间)”。

这些数据释放出一个明显信号,在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成为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离不开对市场主体的资金支持,今年以来,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银保监等多部门均出台金融政策支持保租房发展,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保租房金融支持力度,并稳步推进保租房REITs试点落地。

2022年2月8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支持力度。

5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基础设施REITs健康发展,并将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试点范围。

5月27日,证监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11月23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支持力度空前的“金融16条”。《通知》明确,鼓励商业银行发行支持住房租赁金融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增加住房租赁开发建设贷款和经营性贷款投放,并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11月28日,证监会决定在房企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被列为其中一项举措。证监会明确,会同有关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常态化发行,努力打造REITs市场的“保租房板块”。

2022年以来,已有4只保租房REITs成功上市,分别为红土深圳安居REITs、中金厦门安居REITs和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s和华夏基金华润有巢租赁住房REITS,四只产品募资总额约50亿元。

从发售情况来看,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疯抢”,网下询价结果显示,四只产品拟认购份额数量均超过100倍,其中,华润有巢租赁住房REITs的认购倍数达到213倍,刷新纪录。

认购的火爆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保租房REITs的认可,一部分也是源于这四只保租房公募REITs底层项目的高入住率。据21世纪金融研究院梳理,这四只保租房REITs的底层项目入住率全部都在90%以上。

目前在很多人口净流入、房价较高的大城市,租房人口比例比较高。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深圳、厦门、广州的租房家庭户占比已经超过50%,上海、北京的租房家庭户占比也超过30%,租房住已经成为大城市居民解决住房需求的一种重要途径。如果选址尚可、运营得当,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高入住率也在情理之中。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徐跃进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大规模供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第一,保租房的租金原则上会低于周边同品质住房,可以减轻居民的租房压力,给新市民、青年人在购房之前提供一个过渡期。第二,保租房的大规模供应以及相关支持与监管政策,能够优化租赁市场环境,推动市场变得更加规范与成熟。

在他看来,保租房公募REITs应该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保租房是政府建设或按标准筹集的保障性住房,租客来源较为稳定,出租率相对较高,项目运营收入较为稳定且有保障,保租房REITs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定的收益,对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保租房公募REITs给租赁住房项目提供了宝贵的融资退出渠道,很多长租公寓项目积极“纳保”,都在争取发行保租房REITs。此外,近两年来中央层面多次发文支持保租房发展,利好政策频出,地方也在积极跟进落实,市场发展潜力可期。

关注新市民“金融健康”和身份认同

除了关注贷款的可得性和基本住房需求,业内人士还提出了要关注新市民的金融健康和融入城市的心理问题。在“新市民”成为“老市民”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金融素养,还要渡过归属感这道心理关。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表示,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优势,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特别是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平滑这种波动对其个人和家庭金融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金融健康是衡量个人、家庭满足支付短期债务和消费,以及储备长期支出和抵御长期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保持新市民金融健康尤其重要,这是其正常生产生活能及时修复并保持稳定的关键。

肖远企指出,金融产品在波动曲线的不同时点上最好能灵活调整,与新市民就业和收入弹性较大这一特点相匹配相适应,要努力避免因财务接续可能中断和财务脆弱而使金融健康遭受损害。另外,金融部门也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既要做好资金融通、产品服务等物质层面的支持,也要关心关注新市民在精神层面与城镇生活的互动和融合。金融机构要做好政策传导和服务宣传,帮助新市民加强身份认同,从权益保障、消费理念、财富配置等方面加快新老市民的阶段性过渡。”在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毅看来,关注新市民融入城镇的心理建设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建议,要积极通过数字技术,为新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这也是使新市民群体感到公平、感到融入,感到作为城市一分子的重要途径。同时,在文化生活服务方面,相关部门要在文化专业性和普及性之间做好平衡,用更多和城市特点相关的文化生活激励新市民融入城市、融入周边群体,在心态上拥有真正的归属感。

(作者:唐婧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