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坚持制造业当家,挺起广东实体经济脊梁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永辉,张帆,梁煦清
2023-01-29 10:44

1月28日,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分别围绕狠抓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五外联动”等主题展开分组讨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当前,全球保守主义与保护主义力量逐渐抬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国际分工格局的政治干预,叠加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等负面影响,我国部分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与中低端制造业持续“流入”中低收入国家的现象逐步显现;同时,受制于本土核心产业技术缺失,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内外双重挑战。为此,广东“制造业当家”须加紧布局、系统谋划,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打造错位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全面落实“五外联动”,培育良性市场生态,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挺起实体经济脊梁。

一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实现产业安全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一方面,引导制造业企业完善各类风险预案及应对措施,通过积极与替代供应商接触,健全重要物资应急保供中转站或布局海外仓规避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支持企业建设韧性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搭建市场主导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地,优先强化“卡脖子”领域的共性创新技术的研发与供给,探索新型发展路径,推进跨领域和全产业链的创新联动。

二是,聚焦建设智能化、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湾区优势错位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推动广东制造业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积极使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制造业发展的“堵点”“痛点”。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充分整合周边地区要素资源,借助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强化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互动联通。以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为核心,依托珠江口东西两岸各具特色的产业基础,建立一批错位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产能基地;撬动港澳国际金融和对外开放优势功能,放大珠三角制造业经济对粤东西北地区的辐射效应,打造一体联动的集群式工业体系,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协同共生。 

三是,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五外联动”赋能产业高质量开放。强化政策扶持稳定外贸企业基本盘,积极扩大进口,支持企业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开拓全球出口市场。对标国际高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深化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引流全球优质外资进入广东制造业,助力广东加快补齐核心技术短板。建立市场主导的企业出海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广东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活动提供更周全的安全保障,助力省内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全球资源要素。

四是,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打造良好实体经济发展生态。依据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与市场发展潜力,精准划分中小企业培育梯度,分层分类予以政策扶持;推出一批“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同时充分发挥领航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对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引领与辐射作用。针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设立专项产业技术支持基金,加快探索建立社会化产业基金融资模式,撬动优质社会资金加快流向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集成电路以及高端设备等重大项目。适当扩充中长期信贷投放数额,推动金融行业更好地服务制造业发展,降低制造业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

五是,引育高水平制造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素质。在全球范围内系统引入高技能创新和制造人才,提供包括落户、住房分配、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性便利与支持。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市场生态。发挥工匠、大师的引领作用,探索在制造业企业中推行新型学徒培训制度,支持制造业企业员工参与职业技术培训,推行高层次技能精英培养专项,全方位提升制造业员工的水平与素质。

(作者:韩永辉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导、珠江学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决策专家;张帆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研究员;梁煦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

(作者:韩永辉,张帆,梁煦清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