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两会观察丨珠海深化对外开发:跨境电商3年内翻两番,借势港澳发展现代服务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放眼珠江西岸,港珠澳大桥跨海而立,搭建起内地与港澳的陆路联系。
与澳门陆地相连、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珠海“湾区枢纽”的地缘角色,也明晰了珠海“面向港澳要发展”的思路。2月8日,2023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继续提升对外开放、深化粤港澳合作仍然是报告的重要主题。
就在两天前,经粤港陆路口岸出入境预约通关安排正式取消,通关人员将不再设置限额,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恢复当日,港珠澳大桥即迎来客流、车流“双增长”。
在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背景下,珠海如何利用与港澳的链接赋能全市乃至全省实体经济?珠海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提升与港澳深度合作质量和水平,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发展拓展新空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认为,2023年,珠海外贸恢复将聚焦“提质”而非“增量”,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贸易、转口贸易等业态均将成为珠海外贸的高质量增长点;同时,珠海亦可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汇集国际人才、资金,服务全省“制造业当家”的规划。
跨境电商3年内翻两番
2022年,珠海市实现外贸出口1928.7亿元,增长2.3%。珠海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珠海将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正增长。
“尽管这一目标看起来似乎略显保守,但考虑到当前国际市场的诸多压力,这一目标制定是符合现实情势的。”陈万灵解释,近年来,高科技产品日益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而这类产品在珠海外贸中占比恰好较大;再加上过去一段时间受疫情影响,一些国际市场被其他国家占领,市场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
珠海正在为外贸高质量增长留下空间,未来贸易恢复将不再只追求总量和速度,而更看重质量和效益。“这既包括价值链的攀升,即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品牌价值,也包括优化市场结构,促进外部市场多元化。”陈万灵说。
在继续发掘开拓外部市场方面,陈万灵认为,未来的增长点还在于“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RCEP市场。
在全省“制造业当家”的背景下,珠海贸易也将呈现出鲜明的产业导向。珠海提出,加快建设面向全省的进出口基地,聚焦大宗商品、电子元器件、飞机、汽车等重点产品,依托高栏港神华码头谋划打造华南煤炭贸易集散中心,依托中海油珠海LNG项目建设华南绿能港;推动广东自贸区珠海联动发展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等跨越发展,更好发挥澳珠极点辐射引领作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珠海市跨境电商迎来飞速发展,在疫情重压之下,仍实现进出口223亿元,增长60%;2023年,珠海将继续促进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提质扩量增效,力争跨境电商3年内翻两番。
在陈万灵看来,跨境电商的便利性、节约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等优点已深入人心,再加上跨境电商法律监管的日益完善,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仍然可期,市场采购、保税贸易、转口贸易等也将成为未来珠海外贸的增长点。
除跨境电商自身优势外,其飞速发展还得益于硬件设施的完善。过去一年,珠港跨境运输合作进一步拓展,港珠澳大桥跨境货车接驳能力提升至1500车次/天,日均跨境货车实现倍增,并开通了冰鲜禽肉供港通道,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值2700亿元,增长96%。此外,大桥延长线重要节点得到联动发展,粤港澳物流园、港珠澳贸易全球中心仓正在建设中,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已部分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珠海将继续完善对外经贸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各项软件保障。珠海提出,2023年将构建联动港澳的高水平金融开放体系和跨境金融管理机制,建设珠澳金融人才培训合作中心,争取开展数字货币跨境创新试点;探索建立国际互联网跨境数据管理体系,合作共建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数据资源就是信息资源。”陈万灵表示,国际互联网跨境数据管理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信息,从而及时准确调整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数据还能促进贸易便利化,简化交易流程,支撑各类新业态的发展。
打造国际要素聚集地和中转站
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连接线的加速建设,以及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的抓紧筹备,珠海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1小时通达深港正落地现实,一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日益成型。
2023年,珠海还将继续推进杧洲隧道等项目建设,配合推进横琴封关运作,并推动澳珠轨道线网联通工程,支持澳门融入国家高铁网。
在交通等“硬联通”日益完善的背后,是珠海与港澳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衔接。珠海提出,今年将继续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例如,发挥中医药药食同源和澳门食品加工传统优势,发展新型保健食品产业。
在人才方面,珠海将继续深化实施“珠海英才计划”,开展产业创新高层次人才倍增、创新创业团队倍增、青年人才倍增等行动,优化“英才卡”服务机制,完善人才安居、子女教育、金融支持等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此外,珠海还搭建了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出支持澳门青年大湾区(珠海)实习就业计划,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
同时,为进一步便利在珠的港澳人才生活,珠海还联动合作区持续构建与港澳深度对接的民生公共服务体系。数据显示,目前,港澳居民在珠海就医18.5万人次、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增长50.6%、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增长8.2%。再加上珠澳跨境仲裁合作平台在线办案系统的开通,以及港澳人才跨境执业“小切口”立法,越来越多港澳人才涌入珠海,2022年,全市新增港澳资企业达1775家。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如何做到留住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离子装备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胡可认为,应聚焦尚处于产业化阶段的初创团队,搭建更具针对性的产业中试平台,提升创业成功率,以使创新人才真正在珠海扎根。
此外,长期以来,港澳以现代服务业见长,珠海可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珠海将加强与港澳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合作,用好QFLP、QDLP等政策,重点发展跨境金融、特色金融、保险服务等,加快引进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业务总部,联动澳门、横琴建设“十字门金融区”。
现代服务业的提质亦可为实体经济发展赋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发挥各类金融机构集聚的澳珠极点优势,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实施“珠海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让金融“毛细血管”遍布广大中小微企业,进入千家万户。
“可以将珠海作为港澳甚至国际人才、资金、技术进入湾区内地城市的中转站,从而赋能整个广东省的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陈万灵说。通过发挥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及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作用,珠海能够有效促进境内外成果转移及国际合作。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丁莉 编辑:李振)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