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两会专访丨珠海市政协常委王涛:珠海在大湾区海洋经济格局发挥“连通器”与“试验田”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丁莉,田静 珠海报道
2023-02-10 18:5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田静 珠海报道

在当前陆地资源日益紧张、发展空间日益饱和背景下,海洋为产业拓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珠海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依托珠三角最大的海域面积、最多的岛屿数量、最长的海岸线,珠海已初步建立了以海洋旅游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装备业为主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作为珠三角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城市,珠海如何顺利跨入“海洋纪元”,从“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进阶?在广东“建设海洋强省”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日益融合的背景下,珠海又扮演着怎样的地缘角色?围绕这些议题,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对民建珠海市委会副主委、珠海市鹤洲新区筹备组副组长王涛进行了专访。

“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产业,是珠海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王涛表示,珠海可以在湾区扮演“连通器”与“试验田”的作用,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机制体制,并联动港澳加强产业对接,深化对港澳旅游合作,并探索共建海洋渔业合作机制和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向海图强拓展新发展空间

南方财经:您最关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哪方面内容?

王涛:我个人对海洋经济相关内容印象深刻。去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建设海洋强省”。今年初,相关省领导到珠海市调研,专程考察了海岛旅游、海洋渔业发展等情况,并指出“珠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海岛资源,要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本次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南方财经:为何要发展海洋经济?珠海有哪些优势?在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中,珠海扮演何种角色?

王涛: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中,珠海发挥着“连通器”与“试验田”的作用。

一方面,珠海地处珠江入海口,东邻香港,西接澳门,面向南海,既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也是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出入南海的咽喉要道,拥有6条国际水道,具有“香港-深圳-澳门-横琴”海洋经济圈中心的独特地理优势,便于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各核心城市,因此是湾区合作交流的“连通器”。

另一方面,珠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海岛资源,其中鹤洲新区海域面积约4567平方公里,海岛陆地面积约88平方公里,拥有海岛147个、锚地17个,拥有部省共建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国家级中心渔港以及万山港、桂山港等海洋产业载体,这些资源推动珠海成为湾区海洋产业合作发展的“试验田”。

南方财经: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你有哪些看法?

王涛: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当注意加强陆海统筹和海洋生态保护,要坚持集约用海,规范海洋开发秩序,落实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机制,不断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比如,实施增殖放流、休渔禁渔等保育措施,推进海洋生态和资源修复工程等,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去年投入试运营的三角岛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过去,三角岛因开采矿石资源等历史原因,生态体系受到了极大破坏。当前,作为全国首个通过招拍挂市场出让进行开发利用的无人海岛,一方面,丰富了旅游业态;另一方面,三角岛在开发过程中采取了优先修复生态环境、低强度开发、高标准建设的开发模式,在修复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小型海岛生态修复工作积累了经验技术。

此外,为使三角岛能够顺利推进,珠海市利用特区立法权,专门制定实施了海洋海岛保护条例,明确了无人岛从土地权属、规划审批到项目监管、产权登记等全流程审批管理办法,为无人岛开发建设和产权登记提供了政策依据。

对接港澳共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南方财经: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王涛:近年来,珠海海洋经济总量持续稳步增长,但目前海洋经济仍存在产业规模偏小、发展层次偏低、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当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机制体制,充分用好特区立法权,加大海洋经济发展政策资金保障力度,在海洋产业升级、金融税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还要强化要素保障,强化项目用海用地用岸审批,推进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多规合一”。

此外,要加快培育海洋经济载体,充分利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落户珠海的优势,整合和集聚大湾区的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南方财经:珠海提出“建设万山海域、外伶仃海域两大国家级海洋牧场,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捕捞,做强现代渔业产业链”。目前,珠海市渔业产业链还存在哪些短板?应当如何补齐?

王涛:目前,珠海海洋渔业产业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短板:一是从事渔业相关的企业规模较小,各环节专业企业链尚未配齐,产业配套设施还需完善,产业链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二是海洋渔业养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比如,一个深水大网箱的成本约为50万元,一座智能养殖平台造价为千万到几亿元不等,一艘养殖工船如“国信一号”造价达4.5亿元,这一高昂投入使一般养殖企业难以承受,导致海洋渔业养殖发展相对缓慢。最后,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每年影响珠海渔业养殖的8级以上台风约达4-5个,带来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

因此需要制定出台扶持力度较大的金融租赁、农业保险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生产风险。同时,鼓励和支持海洋渔业科技研发,提高风险抵御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可以以洪湾渔港经济区为依托,有效延伸远洋渔业产业链,构建集远洋捕捞、海产加工、冷冻仓储、冷链配送等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南方财经:背靠港澳是珠海最大的优势,在海洋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海洋保护方面,珠海能够和港澳等进行怎样的联动?

王涛:在联动港澳发展方面,我主要有五条建议。第一,借助澳门国际资源,探索建立远洋渔业合作机制,共建远洋捕捞船队和渔业基地。第二,协同港澳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落地,便利化通关措施,打造粤港澳游艇旅游消费目的地。

第三,加强与合作区产业对接。在文旅方面,对接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建立与合作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机制,推进与合作区元宇宙产业创新合作,建设万山“海上元宇宙超级试验场”。在大健康方面,支持合作区企业在万山建设海洋医药培植基地、海岛疗养院、康养酒店等,共建大健康产业链。

第四,深化对港澳旅游合作。积极推动桂山岛一类口岸重新开放,推动开通直达港澳的旅游专线,打造串联港澳、“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并协同港澳联合承办高端会展;引进港澳企业参与万山旅游开发,支持与澳门合作开发黄茅岛,建设国际邮轮岛。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吸引国际客源,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第五,探索对接港、澳、深共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并推进有关高校院所在珠设立海洋研发机构,集聚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促进海洋生物、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对接横琴、前海,推动港澳旅游、航运、物流等领域专业人士便利执业政策在珠海自贸联动发展区万山片区实施试点。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丁莉,田静 编辑:李振)

田静

南方财经驻澳门记者

关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粤澳合作。邮箱:tianjing@sfccn.com南方财经驻澳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