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莎 北京报道
2023-02-14 05:00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年“三农”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其中大部分内容延续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如仍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强调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和装备的重要性,继续发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等等。

但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有所调整,如在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方面,今年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再如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单列为一个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冰川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对去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延续,保持政策的定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面临新的复杂情况,是在国际俄乌冲突、农资价格上涨,国内疫情政策优化调整等新背景下制定的,部分文件内容也进行了调整。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产量创历史新高,完成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胡冰川表示,去年我国外部面临俄乌冲突带来的国际环境恶化,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内部受长江流域极端高温干旱、东北地区南部农田渍涝灾害偏重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恶劣的国际国内农业生产环境下,去年实现了粮食丰收,略有增产,说明了我国粮食生产根基的牢固性。

在胡冰川看来,重视粮食安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政策要长期发力于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今年相关部署,一是要继续稳定粮食生产根基,在稳定现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基础上进行提高;二是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要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另外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的品种要更加丰富。

具体来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力扩种大豆和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前提之一。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农业基本性功能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重视农业基础地位、打造农业强势竞争力,一个核心命题就是牢牢把握粮食生产的主动权。

高强表示,建设农业强国要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提高种粮主体和粮食主产区两个积极性,构建多层次、分品种、精准化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对耕地的部署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探索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加大撂荒耕地利用力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

在对种子的部署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完成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共包括九部分内容,胡冰川表示,前三部分内容均与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相关,可以看作是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即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是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要通过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不仅如此,胡冰川认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从多方面着力,如从政策出发需要保障公共财政投入、保护农业生产主体积极性、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作者:李莎 编辑:包芳鸣)

李莎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