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AR6科学传播研讨会:极端事件发生与全球变暖有关,我们能够做什么?

21低碳李德尚玉 2023-02-23 10:4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郭静北京报道“综合多重证据评估,全球气候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近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分享了IPCC 关于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认知,人类活动致使气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极端高温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都会增加。

翟盘茂在IPCC AR6科学传播研讨会上发表了上述观点。他表示:包括极端事件在内的归因进展已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的认识从大气圈扩展到水圈、冰冻圈和生物圈,进一步强化了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和区域气候的认识。

此前, IPCC AR6报告警告:全球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的行动刻不容缓,任何延迟都将关上机会之窗,让人们的未来变得不再宜居,不再具有可持续性。

共同应对和治理全球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各方面的行为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都有自己的职责,或者说我们必须要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教授表示。

应对和治理全球气候变化,我们能够做什么?在上述研讨会,罗勇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我们应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出发考虑共同应对和治理全球气候变化。

首先,应对气候变化应着眼于积极推进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完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和制度、提升全球气候系统监测能力建设。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各国政府作为缔约方,积极推进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科学界要发展新一代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改良检测归因技术以及综合观测约束等,助力做好监测预报服务预警。

其次,是通过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从政策层面来保障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行动的实施。

第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未来气候变化的加剧会对所有部门、行业、区域和领域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一定要认识到部门间、国家和地区间沟通合作的重要性。

加大负排放技术研发力度

IPCCAR6指出,最近50年是过去2000年以来增温速率最快的50年。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特定水平需要限制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同时还要控制其他温室气体排放。

针对媒体提问的负排放技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负排放是不可或缺的。”

负排放技术,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土壤、湿地和海洋中,或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矿物或者储存在地质层中。

业内普遍认为,从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路径来看,碳治理将成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和发力点。将引起地球异常增温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是进行碳治理、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低碳技术、零碳技术和负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减排降碳成效。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减排降碳的作用,但是减排降碳效果最为明显的是负碳技术。

邹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不同负排放技术的 “负排放” 潜力划分为三档。第一档为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直接空气捕获、海洋人工碱化、加强风化、海洋铁元素施肥、植物造林等几类技术,这一档潜力最大;第二档是土壤固碳、生物炭、泥炭地修复、人工海洋上流等技术,这一档的潜力尚不明朗;第三档是蓝碳,其潜力最小。

直接空气捕获技术由于需要的土地较少、选址灵活、对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求也低,被认为是潜力最大的负排放技术。但仍需要实现技术和成本上的突破。

(作者:李德尚玉 编辑:钟映佳)

李德尚玉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