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家俊辉,郭晓洁,见习记者程立元 广州报道
2023-02-25 05:00

广东持续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引领示范,加快构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落地实施、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绿色金融支撑体系。

经济低碳转型,绿色金融先行。

自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后,绿色金融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促使各地加速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其中,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绿色金融“质”与“量”持续稳步提升。

今年2月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2023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征集和推广活动正式启动,旨在更好地宣传总结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加快复制推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持续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白鹤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详细介绍了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成效。

现阶段,广东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双碳”战略部署、高水平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这对全省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协同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白鹤祥在专访中表示,接下来要继续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着力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落地实施的绿色金融支撑体系,推进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白鹤祥。资料图

绿金改革创新走向纵深

《21世纪》:经过多年实践,各地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具体到广东,取得了哪些成果?

白鹤祥:近年来,广东金融系统以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夯实绿色金融“五大支柱”为重点方向,多措并举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广州连续4年在全国六省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在人民银行总行公布的112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中,源于广州创新形成的案例达20个,位居各试验区之首。

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现多项全国首创。比如,广东金融机构设立全国首家气候支行,广东建成全国首个金融机构“零碳网点”并实现省内地市全覆盖,广东金融机构落地全国首单基于“碳账户+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绿色碳链通”融资模式,广东征信机构发布全国首份标准化的企业碳信用报告。广东企业发行境内首单挂钩碳市场履约债券,发行澳门债券市场首单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

绿色金融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前列。截至2022年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绿色债券余额分别为2.2万亿元、18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52%。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碳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分别突破2.14亿吨、56.4亿元,均居全国区域试点碳市场首位。

绿色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在绿色金融的支持下,全省能源结构加快优化调整,绿色建筑规模在全国各省(区、市)位居前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领跑全国,新能源公交车基本置换完毕,“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省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正在加速形成,绿色已经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21世纪》:为了推进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做了哪些工作?

白鹤祥:近年来,我行坚决有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总行绿色金融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广东实际,以“四个抓好”统筹推进全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

一是抓好改革统筹。统筹谋划以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引领示范、全省各地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的推进思路,复制推广绿色金融改革试验的新鲜经验,增强试验区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抓好“五大支柱”建设。在激励机制方面,综合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绿色金融评价、银行业机构综合评估等工具,有效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在绿色金融标准方面,指导和推动制定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绿色供应链融资等多项绿色金融标准。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将环境权益纳入合格抵押担保品范围,将碳排放强度纳入差异化授信审批流程。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按照“试验区—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及县域”的梯次推进路径,稳妥有序地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组织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推出全国首个公开挂网、集中发布的信息披露模式,有效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气候环境风险管理水平。在交流合作方面,广泛开展绿色金融政策解读、理论探讨、业务交流和绿色产融对接,打通绿色金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三是抓好“双碳”金融支持。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在广东落地见效。联合地方相关部门推动广州、肇庆先行先试设立企业碳账户、构建企业碳信用体系,将企业碳排放数据和评级结果加载形成标准化碳信用报告,引导金融机构运用碳信用报告开展银企融资对接。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购买减排量指标抵消自身运营所产生碳排放量的方式建设“零碳网点”,推动金融机构率先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

四是抓好能力建设。成立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推动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广东金融学会组织开展绿色金融优秀案例征集和推广活动,加快复制推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

探索产融深度融合发展

《21世纪》: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广东金融机构做了哪些探索?是否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案例?

白鹤祥:金融机构是绿色金融创新和业务拓展的主力军。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我行协调推动全省金融机构把发展绿色金融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制定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及内部考核激励机制,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和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绿色金融创新典型案例。在清洁能源领域,补贴确权贷款模式有效地盘活了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应收账款,有效支持了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以垃圾处理费和电费的未来收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模式,有效地支持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助力破解城市“垃圾围城”难题,有力支持了“无废城市”建设;在绿色交通领域,以地铁、公交票款收费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发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助力轨道交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不断延伸,加速了公交系统的电动化进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运用再贴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扩大汽车销售、加快资金回笼、降低融资成本,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领域,专利权质押贷款、合同能源管理项下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模式有效地支持了储能、动力电池、光伏、氢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的产业化推广。

《21世纪》:随着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在广东,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和趋势?

白鹤祥:广东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在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中不断探索创新。依托广东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广东金融系统找准绿色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项目载体(如能源结构转型、“无废城市”建设、新能源汽车、绿色交通、储能等领域),在切实帮助绿色产业解决融资痛点难点的过程中,创新推出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真正做到了产融深度融合。

其次是与碳排放“双控”紧密结合。充分依托区域碳市场先行先试的优势,广东金融机构较早地推出了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帮助实体企业盘活碳资产,引导企业主动降碳减排。在国家“双碳”战略提出后,金融机构主动响应,依托企业碳账户和碳信用报告,率先推出与企业碳账户信用信息挂钩的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支持工具。

还有就是充分融入粤港澳密切合作元素。香港、澳门是国际资本的重要聚集地、中转站,广东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两个市场”、运用好“两种资源”。广东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联动港澳创新和优化金融服务。比如,支持广东企业到港澳地区发行绿色债券,拓宽了广东省内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跨境融资渠道,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港澳融入内地绿色发展大局。

推动湾区绿金联动互促

《21世纪》: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融合发展已成大势。在绿色金融领域,为了促进三地绿色金融深度融合,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采取了哪些举措?大湾区绿色金融取得了哪些突破性发展?

白鹤祥:我行高度重视大湾区绿色金融联动和互促,围绕探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趋同、碳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大湾区内地城市企业赴港澳地区发行绿色债券、跨境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关键领域,加强与港澳相关方面的沟通交流,共同研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和服务创新模式落地。

比如,标准互认趋同方面,在香港金管局、香港交易所的支持下,广东金融学会制定并发布《非金融企业赴香港发行绿色债券流程参考》,联合澳门银行公会发布《非金融企业赴澳门发行绿色债券流程参考》;市场互通方面,推动大湾区内地城市风电设备龙头企业在澳门发行澳门债券市场首笔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促成大湾区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香港发行绿色债券;推动珠海横琴金融机构将人民币绿色保理资产转让给澳门银行同业,实现广东绿色信贷资产跨境转让首开先河;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便利港澳地区投资者参与广东碳市场交易。

《21世纪》:在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背景下,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推动广东绿色金融创新,助力全省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白鹤祥:接下来,我行将按照总行关于绿色金融的工作部署,结合广东省委、省政府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点工作安排,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着力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落地实施的绿色金融支撑体系,推进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源头“活水”。

一是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加强对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经验的总结宣传,进一步推动试验区已形成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再上新台阶、形成示范效应。二是推动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激励政策。继续创新货币政策支持工具运用方式,发挥好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引导作用;继续协调推动有条件的市(县、区)地方政府建立绿色(转型)项目库,完善绿色(转型)信贷风险补偿、贴息等机制,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推动企业“碳账户+碳信用+碳融资”体系建设。与工信、供电、地方金融监管等部门强化联动,协同推动企业碳账户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企业标准化碳信用报告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推动碳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省更大范围、更多行业实施。四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互认互通。加大对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标准的推广力度,推动绿色债券、绿色银团贷款、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采用互认标准并在大湾区落地实施。五是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提质扩面。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储备,加强金融科技手段支撑,持续扩大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覆盖范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作者:家俊辉,郭晓洁,见习记者程立元 编辑:梁小婵)

家俊辉

金融版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版记者,喜欢挖掘数字背后的故事,常驻广州,辐射湾区,放眼全国,欢迎交流啊!微信:jjh_991927(添加请注明来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