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以大湾区银行保险业深度融合,服务高质量发展(附发言全文)

南沙声音南方财经全媒体江珊 2023-02-25 13:28
中国太保孔庆伟:大湾区是中国太保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持续加大面向湾区的资源投入 黄坤明王伟中会见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董事长孔庆伟 金融“大礼包”,湾区大未来|专访中华财险珠海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廖万宪:“横琴金融30条”发布恰逢其时,利好跨境车险业务和保险服务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 南沙报道 2月24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6期大湾区报告会在广州市南沙区成功举办。本期报告会以“金融保险高质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为主题,由IFF副理事长、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作主旨演讲。

周延礼表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近年来,广东省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广东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市外资银行全覆盖的省份,港澳银行营业性机构数量持续保持全国第一,为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强有力的金融基础。然而,当前大湾区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港澳地区的法律体系、金融业监管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成熟程度、居民消费习惯等与内地存在的较大差异,加深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的差异化程度。

为顺利推进大湾区银行业、保险业融合发展,他建议:一是加快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深度融合;二是支持粤港澳合作金融机构建设,助力打造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三是加强跨境金融合作创新,深化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四是着力构建大湾区金融安全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周延礼进一步表示,金融业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数字经济新引擎,金融科技广泛运用,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建设良好,金融科技公司数量众多。

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作用,他建议优先推进五项工作:一要持续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二要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圈,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三要持续完善金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促进金融业务与金融科技双轮驱动;四要发挥金融业务和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作用,推动多维度、多模式产业与金融融合的产品创新;五要注重金融数据价值开发,为金融与产业合作开拓新路径。

当日,广东银保监局、广州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南沙开发区金融工作局等政府部门负责人,金融领域研究学者,保险机构高管等嘉宾出席报告会。

在讨论环节中,IFF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表示,2019年,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启动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国际金融论坛(IFF)积极响应,同年在南沙启动IFF永久会址项目建设,并举办了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及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为大湾区发展献计献策,以实际行动推动大湾区的发展建设。

近年来,IFF积极参与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和大家一起见证了大湾区特别是南沙的飞速发展。今年农历新春,广东省隆重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带动广东经济率先复苏,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银行保险业将发挥关键作用,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机遇远大于挑战。

广州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邓晓云表示,对国际金融论坛(IFF)联结政界、商界和学界专家智库力量,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合作提供高规格交流平台表示了由衷感谢,希望参会各机构凝聚更多资金、资源,探索创新更多金融服务新业务新模式,助力广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推动广州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表示,南沙正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建设,多个互联互通创新试点有序开展,有效带动了航运保险机构、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的集聚。南沙将立足创新资源优势和区域发展战略,依托南沙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政策体系,围绕建设“重大合作平台”“广州城市新核心区”大局,深入推进粤港澳三地金融监管规则衔接,研究探索“跨境保险通”,支持引入经营稳健、资质优良、专业特色的外资保险机构。

与会代表共同探讨在粤港澳协同发展引领国家经济过程中,银行保险业如何服务大湾区经济发展、金融科技创新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话题。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熊洁表示,2023年人保财险将重点围绕“南沙方案”相关战略规划,积极参与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推动航运保险要素平台的快速发展,深入探索“保险+”服务模式,积极推动自贸区的基础设施、能源资源、装备制造、出口信用等创新险种的开发,加快推进跨境电商保险、进口货物冷链物流等新兴业务。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宋予津表示,从寿险业务角度讲,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是高的续保率、低的投诉率,总的来讲就是业务品质优先。在投资方面,将积极布局大湾区“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助力大湾区成为科技创新高地。

以下为IFF副理事长、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6期大湾区报告会上主旨演讲内容。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应邀来广州南沙参加国际金融论坛大湾区报告会。我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有关银行保险业服务大湾区经济发展和金融科技创新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话题。

一、关于金融服务

近年来,广东省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建设。如广东成立消保中心,探索建立“一地调解、四地互认、四地执行”的金融纠纷调解合作机制,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二是简政放权,促进金融要素集聚活力。目前大湾区银行业保险业基本涵盖各机构类型,广东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市外资银行全覆盖的省份,港澳银行营业性机构数量持续保持全国第一,为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强有力的金融基础。三是推动跨境金融合作,加快创新试点。如推动出台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区域性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重疾表,对促进粤港澳规则对接、提升内地保险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当前大湾区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港澳地区的法律体系、金融业监管政策与内地存在较大不同,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政策、居民消费习惯(包括受教育程度、可支配收入等)的不同,也加深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的差异化程度。二是大湾区内银行保险市场各自为营,港澳市场成熟,内地潜力巨大,但未能形成有效发展合力,同时内地金融标准与港澳存在差异,数据规划等尚未实现充分衔接,融合发展创新亟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要想顺利推进湾区银行业保险业融合发展,为三地企业和居民提供便利、高效的跨境服务,对三地的政府管理、市场主体和人才需求都是新的挑战。四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资金进出的渠道将会多样化和复杂化,带来信贷政策风险,金融风险波动加剧。

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深度融合。粤港澳三地金融制度差异较大,这为探索金融制度型开放提供了天然舞台。要加强大湾区顶层设计,推动制度创新,注重首创性探索,构筑三地规则衔接的基石。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大湾区、横琴合作区建设的意见,积极推动落实金融支持南沙建设专项措施,支持建优建强横琴、南沙合作平台。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横琴合作区监管框架建设路径,推进合作区监管规则衔接,探索在从业人员互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实现突破。探索建立征信产品和信用评级结果互认机制,使征信和信用评级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统一使用。

二是支持粤港澳合作金融机构建设,助力打造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落地,推动筹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建立有针对性的统一业务方案、业务流程、业务标准和管理层次,有效推进大湾区一体化经营,充分发挥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效应。积极引入经营稳健、资质优良、专业特色的外资金融机构到广东落户,鼓励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法人机构设立理财子公司以及境外投资者投资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支持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鼓励内地银行业机构和保险机构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离岸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借助自贸区FT账户的便利,提供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创新试点。

三是加强跨境金融合作创新,深化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总结“澳车北上”经验,稳步推进“港车北上”“等效先认”,深入研究和争取扩大跨境车险“等效先认”实施范围,加快探索“跨境保险通”,不断扩展和完善“跨境理财通”计划,满足居民的投资理财需要。引导金融机构深化跨境金融合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务,打造多样性的金融体系。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统计标准体系和统计调查制度,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多样化金融需求,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当放宽绿色贷款不良容忍度,丰富绿色金融政策工具。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科技专营机构,专门支持科创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估值认证、交易流通体系,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证券化。鼓励粤港澳基础教育、高等院校以及职业学院创新教学模式,引导三地学校合作办学、共建优势学科,建设现代金融人才高地,为跨境金融创新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四是着力构建大湾区金融安全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必须与防范金融风险并重,金融开放程度要与金融监管能力相匹配。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的研究,建立完善大湾区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强化监管科技赋能大湾区金融安全网建设,探索开展大湾区跨境金融联动监管和风险监测,完善三地金融纠纷调解合作机制,加强跨境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加快推进风控机制转型,制定适应三地标准的风险管理标准,探索粤港澳三地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有效利用各类金融科技工具,在业务流程中引入监督技术。

二、关于金融科技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数字经济新引擎,金融科技广范运用,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建设良好,金融科技公司数量众多,其中,不乏金融科技独角兽公司,并为内地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公司培养大量金融科技人才。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数字人民先行试点地区之一。大湾区内金融机构合作密切,粤港澳深圳四地金融监管高效,跨境结算网络完善,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内地金融合作与发展提供了便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金融业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和国家有关的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具体要求。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将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未来,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应坚持“统筹安全与发展、发挥数据要素和应用场景的优势、聚焦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金融交易方式、资源配置、风险治理、内外链接、支付方式、结算方式等呈现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促进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等金融业态数字化转型,实现了金融效率提高、金融产品能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提高,促进了金融与产业融合步伐加快。同时。如何统筹金融安全与发展、防范金融科技创新风险、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已是金融业不可忽视的课题。

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看,自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浪潮,是加大资金投入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通过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赢得发展新机遇。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注重数据库建设,参与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交易所获取数据,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促进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也加快了金融机构数字化步伐。

从数据要素使用情况看,据2021年发布的《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显示:虽然我国数据全年产量达到6.6ZB,位居全球第二,数据交易额73亿美元,但是优质数据要素资源匮乏,数据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数据交易流动性不足,数据交易价值低。目前,数字经济发展,要加快建立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流通的标准和制度。首先,要以数据要素投入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这既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产业数字化转型要求金融科技与之相适应,发掘优质的数据资源,释放数据价值。其次,金融科技要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网络、数据智能对接,形成一个适合产业金融需要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利用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场景,为金融精准高效服务提供可能。第三,产业数字化场景成为金融业所需产业数据载体后,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必须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力度,为优质数据要素资源挖掘、交易数据流动性和价值释放提供科技支撑。

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思考的分享:

一要持续金融科技创新 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目前,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和发展水平还不高,还需要较长的过程。现状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不平衡,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水平还很低。据个人自主调研了解到:对科技赋能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较低,金融科技服务企业支付结算面不广,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产业链数据与场景链接网络化智能化,还需要加大科技赋能的力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考虑,数据开放和共享较少,供应链产业链相关上下游企业信用资产流转不畅通,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信用数据都没有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虽然具有较好的数据优势、科技资金投入有保障,但是由于存在接口协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导致金融业与各行业间存在数据鸿沟。由于中小微企业缺少资金支持,企业数字化新基建建设投入不够等。这些情况既是问题,又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机遇。既为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供需的精准匹配提供了机遇,也为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给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成为可能。

二要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圈 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金融、金融科技融合发展,首先需要促使产业数字化与金融科技有机结合,构建产融发展的生态圈。目前,我国产业发展与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发展还存在产品和服务衔接不够、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缺失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构建由产业、金融、科技、管理等多重要素,需要产业的全要素改革深化,产业数字化、科技金融、现代科技服务业等人才、平台、机制和政策要协同推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产业金融多模式新生态圈。

三要持续完善金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 促进金融业务与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以优化产业与金融融合的生态圈为目标,强化金融科技顶层设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引导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金融资源向产业领域配置,为产业数字化提供融资便利。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产业金融布局,科技赋能金融新产品、新服务、新政策,增强产业与金融融合创新动能。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符合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互联网金融业各自实情的数字化转型,完善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数据标准化体系,搭建与产业新基建相适配的“金融新基建”,实现金融业基础设施标准化,实现金融业务和金融技术的深度融合。

四要发挥金融业务和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作用 推动多维度多模式产业与金融融合的产品创新。金融产品尤其是数字金融产品创新,是产业与金融多维度多模式生态圈所需要的。金融科技发展应坚持服务产业融资、科技发展与金融效益三个目标,引导产业与金融产品数字化向全产业链延伸,加快推进服务产业金融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化和精细化发展。

五要注重金融数据价值开发 为金融与产业合作开拓新路径。金融机构要推动金融科技赋能企业,使企业经营管理全流程数字化,重点培育中小微企业客户集群,使1.1亿户企业实现数字资产的可流转、可融资、可灵活配置,创设数字信用,有序创新供应链金融新模式。1.发展数字资产的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数据保险等供应链金融产品。2.规范保险对企业信贷增信服务功能,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险服务。3.完善开放银行建设,持续布局“金融云+行业云”模式,共筑全场景开放生态,通过融入、整合、共建三种模式建设金融场景,赋能场景化金融服务。4.要打造一批产业数字金融服务机构和平台,推动产业数字金融服务机构的系统化、常态化、智能化。5.推进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对接,促进数据要素交易流转,以数字信用融资机制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难题,以金融科技赋能企业信贷、保险科技赋能增信分险功能,以企业、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为三位一体的平台,建设多层次、网络化、综合性的产业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我就讲到这里。有不恰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江珊 编辑: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