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程立元,记者翁榕涛 广州报道
2月23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三十条金融改革创新举措,涵盖民生金融、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现代金融产业发展、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因此也被业界简称为“前海金融30条”。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发展所执行所长余凌曲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海作为国家战略平台,它的服务对象不仅限于前海,也不仅限于深圳,而是整个大湾区,甚至整个国家。前海作为国际化的平台,不管在企业“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平台和生态服务的功能。
余凌曲还认为,在善于把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转化成金融创新的优势这一方面,前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海金融30条”实现“两个增强”
南方财经:随着“前海金融30条”的亮相,大湾区再次迎来支持金融建设和持续深化开放创新的重磅利好。这份文件的出台释放了何种支持前海发展的积极信号?
余凌曲 :我认为可以用“两个增强”来回答。第一个增强,是前海作为国家金融业开放的试验区的地位和作用在进一步增强。当前国家正推行很多金融开放战略,比如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金融体系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而这些国家金融开放战略的政策很多都是在前海推行“先行先试”,再将成功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本次印发新政的政策导向非常明显,关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关于在哪些领域能够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前海将进一步承担国家金融开放的相关功能。
第二个增强是香港的金融业拓展内地市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前海的功能和作用会进一步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发展需要扩大市场,内地市场是其中的首选。目前,内地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速远超全球平均增速,产生了大量国际金融的需求。因此,前海可以更好作为香港金融业进入内地的平台或“桥头堡”,利用前海这一平台服务内地企业,服务内地居民,同时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将前海打造成金融走向国际的前哨站
南方财经:从政策文件来看,持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和跨境合作互联互通是其中的关键,你认为“前海金融30条”在跨境金融合作方面有哪些亮点?
余凌曲 :从“前海金融30条”中,可以看到四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服务香港居民在内地生活创业的金融需求,已经提高到国家政策的层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香港居民在前海安居立业,但实际上,他们很多基本的金融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
比如,很多香港居民在内地不能办理银行卡,更得不到信用融资,这为他们的生活和创业带来不便。锚定痛点问题,前海先行先试,为香港居民在内地的生活、工作、创业等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第二个亮点是提出了深港国际金融城作为深港金融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实际上发挥了金融生态聚集资源的作用。金融城可以实现金融开放政策的高度集中和各种金融资源的高度集聚,同时有利于香港金融机构得到更好的服务,更好拓展内地市场。
第三个亮点,可以看到国家再次赋予前海在离岸金融资本项目开放方面新的政策利好。其中特别提到,前海在离岸金融、离岸银行、离岸账户等方面的拓展,实际解决了深港合作乃至香港与内地合作的痛点问题。
在目前内地资金与香港资金还没有实现自由化、顺畅化流动情况下,在前海开设离岸账户,有利于两地资金顺畅流动,金融市场也能够实现更好融合。
第四个亮点在于此次政策突出了制度性的开放。比如在数据层面的跨境流动、征信数据等跨境信息共享,以及跨境的监管协同。在我看来,金融开放达到新的发展阶段后,需要突出在两地底层制度的共建共享机制。
例如,在跨境监管协调方面,过往香港的部分持牌金融机构,包括家族办公室等,在内地没有相应的金融牌照,不利于其进入内地市场。通过跨境监管协调,可以让一些内地缺少的香港金融机构进入,通过制度开放实现金融更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前海和香港等地的金融机构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探索践行新政策的落地实施?
余凌曲:此次政策发布,意味着前海以及深圳的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利用好香港的国际化金融平台实现更快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具体在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前海区内以及深圳市内的金融机构可以引入更多的国际高端资源。比如,从香港吸纳国际资金、国际高端金融人才以及各种资源,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占据一定的先机。
第二,金融机构可以开展跨境金融的服务创新,将政策利好转化为创新优势。能够更好服务实体企业。在跨境金融发展中,政策率先突破后,一些创新举措便顺其自然产生。比如,金融机构可以在跨境金融方面,利用离岸金融账户来服务“一带一路”企业,服务中国企业,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第三,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发展国际金融的业务,提升国际竞争力。很多深圳的金融机构本身在国内已经处于头部位置,可以进一步拓展国际化的市场,香港就是一个更好的平台。利用前海平台作为走向国际的前哨站,金融机构能够更好构建国际业务架构,包括国际化的资产管理业务等。
国际人才引进、金融制度衔接仍有待改善
南方财经:在前海的发展当中,大湾区的各大城市要如何把握自身的发展机遇呢?
余凌曲:前海作为国家战略平台,它的服务对象不仅限于前海,也不仅限于深圳,而是整个大湾区,甚至整个国家。前海作为国际化的平台,不管在企业“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平台和生态服务的功能。
比如,前海作为一个可以引进国际资金的平台,大湾区以及全国的企业都可以在此享受国际化的跨境金融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
另一方面,很多大湾区的企业本身有国际化的需求,可以在前海设立资本运作中心、融资中心,也可以在前海进行全球化资源的获取等,更好发挥前海的总部性功能。
总而言之,无论企业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不管是资源的获取还是资源的输出,前海都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
南方财经:前海需要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你认为,接下来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支持前海的发展,同时补足现有的一些短板?
余凌曲:我认为,在发挥深港合作的过程中,前海首先是代表深圳能够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前海的开放和开发是中央作出的决策,它的发展往往也要立足于国家视角。
国家现在在推行更多金融开放战略,比如说人民币国际化,前海是国家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的最佳通道之一。当前,香港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不管是人民币流到香港,还是从香港回流,前海都相当于人民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第一岗哨。
随后,通过在前海这一平台上的合作,各种各样的人民币创新产品将不断产生,同时真正推动践行一些国家的金融开放战略。
但与此同时,无论在承接国家战略,还是在服务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等方面,前海确实还存在一些能力上的不足。比如前海国际化的人才数量还有待提升,金融制度规则如何与香港、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对接还处在未知领域,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达到深度合作要求,还要进一步支持和补足。我们要善于把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转化成金融创新的优势,在这方面,前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丨程立元,翁榕涛
编辑丨李振,梁小婵
视频制作丨章启良,肖航
(作者:程立元,翁榕涛 编辑:李振,梁小婵)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