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守攻传| 从“养老”到“享老”,谈老年生活方式的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3-03-02 09:00

新时代,新养老

本期看点:

从“养老”到“享老”,五种养老方式给您参考!

“养”和“老”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我们提到“老”总会联想到“养”。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养”这个传统的思维方式跳脱出来,开始注重“享”。这种养老观念的转变,体现在各种客户群体中。

本期,我们梳理了五种“享受老年生活”的养老模式,以及建行私人银行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定制的相应方案规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旅居式养老

长沙有一位老人叫易久藩,被称为“当代的徐霞客”,他退休后大约到87岁,利用了27年的时间周游了27个国家。用他的话来说:“老年人其实也一样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要出发再老也不迟”。选择旅居式养老的人群,要有较好的健康状态、自己热爱旅游、还有家人的支持、把传承的相关问题安排妥当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旅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比如交通、医疗等突发情况,要有应对措施。

建行私人银行在养老规划服务里做了充分的考虑,除了做好养老金缺口的测算、资产配置、养老金的储备和规划等金融相关的服务外,还为客户提供接送机、机场贵宾服务、境内外紧急救援服务等一些品质服务。通过完整的养老规划服务体系,来助力客户“心到哪里,脚步就能到哪里”。

候鸟式养老

候鸟式养老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有的人常年居住在北方,冬天就想选择温暖的地方过冬,像候鸟一样过两地迁徙的生活;还有的客户会选择在海外置业,选择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城市定居。针对这一类客户,建行私人银行也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可以通过全球的高端医疗保险,为客户提升海外就医体验;通过建行的境内外分支机构,可以协助客户进行全球投资;通过外籍受益人的家族信托,进行跨境的财富规划等等,帮助客户解决异地或异国,保障健康、生活、社交等问题,帮助客户选择一个心仪的地方去“享”老。

居家式养老

有一部分客户不太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他们选择养老方式时,更愿意跟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客户更适合“居家式养老”。这也是我们国内大多数老年人会选择的方式之一。

当到了退休时间后,这些老年人就回归家庭,含饴弄孙,闲暇时可以参加一些活动丰富生活,享受天伦之乐。

居家式养老,看起来没有太高的资金需求,一些基础养老包括企业年金基本上就能够满足。不过,资金保障肯定是越充裕越好,所以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国家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养老的目标基金、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帮助客户在稳健和有效的方式下,拥有保值的、增值的积累。

为帮助客户安心养老,建行私人银行也提供了特别保障服务。一方面,可以通过医疗资源的共享,帮助老年人度过无忧无虑的晚年;另一方面,建行私人银行养老规划服务,通过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等金融工具,帮助老人们做好家族财富的健康管理,使得客户自身能够在高品质养老的前提之下,将财富合理地传承给后代。

照看式养老

有的老年人身体状况欠佳,需要陪同就诊或实时看护;还有的客户选择和几个老朋友共同居住在高端的养老社区,享受那种生活氛围。

不论什么原因,前置的规划都起到很大作用。比如,提前进行的个人养老金储蓄规划,可以用来支付未来的康复费用,或支持入住高端养老社区。现在有很多高端养老社区的服务其实非常全面,很多康养机构都有自建的医养结合的养老社区,或是可以面向家庭提供的私人医生、专业的护工等等。

对于想选择照看式养老的老人,建行私人银行建议可以提前通过配置一些稳定性好、能够保障长期现金流的金融产品,为后期的看护费用提供资金支持,比如终身领取的年金保险,或者附加养老社区的人身保险等。

不退休式养老

现在有很多创一代的企业家,他们非常享受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价值感,尽管年龄渐长,但做事的热情、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依然在。

对于这样的客户,建行私人银行会根据他们的需求,将养老规划跟家族企业的传承、接班人的培养结合起来。对于想投身慈善事业的企业家客户,也会提供慈善信托、慈善基金会、公益体验等多层次的慈善公益服务供其选择。

老人本身也是社会的财富。他们大多经历丰富,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的品格。

建行私人银行作为服务高净值客户的专业金融机构,也会伴随客户生命周期变化和选择,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实践,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金融服务,让客户的老年生活更加的自由、安心,活出最好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