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李迎新:打造规范透明、集约高效、协同多元的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解纷中心

两会·会客厅杨希,徐倩宜 2023-03-10 14:27

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杨希、徐倩宜 北京报道

“我们以国际商事解纷中心为集成点,实现纠纷解决的全流程高效运行,推进创新涉外商事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自成立以来,中心化解纠纷成果显著,多元化解阶段案件平均用时17.2天”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

2021年,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的目标要求,服务北京“两区”建设,经最高院批准,北京高院在北京四中院设立集诉讼、调解、仲裁于一体的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李迎新也在专访中为我们介绍了中心的最新发展,她表示,中心设立以来,已委托调解组织调解国际商事纠纷近300件,案件标的额超过七亿元,调解成功30件。

(图为受访者提供) 

李迎新一直以来对青少年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格外关心,在过去的履职过程中,也带来过数份与之相关的提案。今年李迎新仍然重点关注的是青年的就业问题,她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将促进青年就业立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加快推进立法进程。

高水平建设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解纷中心

21世纪:北京成立了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对于中心与国际商事法庭做好“诉、仲、调”对接方面,四中院有哪些做法?

李迎新: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自2021年1月20日成立以来,秉持意思自治、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多元解纷、高效便捷、依法保护的基本原则,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宜的途径解决国际商事争端,推动此类纠纷公正高效地实质化解。

一是,打造规范透明的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解纷中心。结合国际商事纠纷特点,制定出台《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工作规则》《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指南》等规范文件,明确解纷中心的工作原则和流程规则,不断筑牢多元解纷根基。中心依据规范文件制作个性化诉讼材料清单、立案审查清单、先行调解告知清单等辅助性文件,打造“诉、仲、调”有机衔接、线下线上“双线”联动的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二是,打造集约高效的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解纷中心。打造与一流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资源相适应的诉讼服务体系,在北京法院国际商事解纷中心设立由精通法律英语的资深诉服工作人员组成的专门诉讼服务团队负责相关工作;设立涉外速裁法官团队,由审判经验十年以上的法官组成;在执行局组建涉外财产保全与执行团队。自成立以来,中心化解纠纷成果显著,多元化解阶段案件平均用时17.2天,其中某银行诉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标的额超过5亿,从保全裁定作出至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法院出具调解书仅用时10个工作日。

三是,打造协同多元的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解纷中心。中心目前已经与北京市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知名调解组织达成合作,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总对总机制与北京涉台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中国侨联调解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等多家调解组织进行合作。

中心设立以来,共委托调解组织调解国际商事纠纷近300件,案件涉及美国、德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诸多国家及“一带一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相关成员国,案件涵盖民间借贷、旅游委托合同、保证合同纠纷、股权转让、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等国际商事纠纷,案件标的额超过七亿元,调解成功30件。

目前,四中院与国内仲裁机构贸仲、北仲已签署合作协议,各方正依据《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工作规则》《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指南》《诉仲对接流程指南》稳步开展后续工作。

服务保障“两区”建设

21世纪:北京成为全国唯一的“两区”叠加城市,目前正全力推进“两区”建设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目前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北京四中院法院在服务保障“两区”建设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李迎新:2022年,服务保障两区建设工作,我们有五方面举措:一是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建设;二是构建国际商事审判规范性运行机制;三是实施涉外商事审判精品战略;四是创新机制破解涉外商事审判难题;五是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研讨活动。

在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建设方面,2022年,中心导出调解91件,调解成功18件,其中通过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成功调解首例涉台商事纠纷,引入台湾地区调解员成功调解2件涉台商事纠纷,通过“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形式,快调快立快审涉台商事纠纷。

在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建设方面,自2021年底成立以来,法庭办理案件千余件,涉3000余个中外主体、60多个国家和地区,解决争议金额超过160亿元,审理的案件分别被评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大典型案例”“人民法院涉港澳台司法合作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正在成为北京涉外商事纠纷解决的优选地,为中国涉外法治建设贡献着首都力量。

2023年,我院将围绕以下方面做好服务保障“两区”建设工作:一是围绕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开展各项工作。包括完善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案件管辖,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调整后的管辖范围研判新形势和新任务,依法积极行使对涉外商事案件的司法管辖权等。二是开展涉外民商事案件多元解纷工作;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总结工作经验。

中国特色司法为民

21世纪:您如何看待今年的两高报告?

李迎新:我认真聆听了周强院长和张军检察长所作的“两高”报告,两份报告我完全赞同。作为一名来自法院系统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想着重谈一下最高法院的工作报告。

总体来讲,今年最高法院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文风朴实,全面客观总结了过去一年、五年人民法院发生的深刻性变革、实现的长足性发展。纵观报告全文,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践行司法为民,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司法为民新路径。浓厚的为民情怀也是报告又一大特点,一年来,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用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实际行动,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也让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越走越宽广。

二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报告回顾了三年多来,人民法院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法治是最高的营商环境所做的各方面工作。人民法院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司法工作就跟进到什么阶段。

三是服务对外开放,中国司法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实现新跃升。一年来,人民法院全面提升涉外司法质效,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例如加强国际商事法庭建设,首创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制度,建立国际商事争端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司法服务政策,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说,中国司法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境外当事人主动选择中国法院管辖,有力传递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时代强音。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新时代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牢固树立。人民法院确定并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恪守司法职业良知,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新时代司法回应人民关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促进青年就业立法

21世纪:在您的履职过程中,一直关注青少年的发展,今年您还带来青年群体的就业和发展的提案,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

李迎新: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在青年发展方面,今年我重点关注的是青年的就业问题。青年就业不仅是为生存,更是为发展。职业道路和经验对形塑青年价值观至关重要,如果入职初期遭遇严重挫折,有可能对青年的就业信心和社会心理带来终身影响。

同时,就业问题不仅是青年个体的问题,亦是社会的问题。近年来青年就业难导致“啃老族”“傍老族”“漂泊族”“躺平族”等边缘群体大量出现,如果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则会造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青年在就业方面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新压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青年失业率远高于社会整体失业率;二是存在针对青年的就业歧视现象;三是部分青年面临就业劳动权益受损问题。

譬如,调查发现,有17.9%的青年每月工作超22天,26.9%的青年每周工作超过正常的40个小时。很多青年为了在大城市奋斗,加班工作、牺牲健康成为常态。与此同时,随着就业困难,越来越多青年选择灵活就业,导致容易面临劳动关系难以认定、社会保障缺失、维权难等问题。

从实践来看,2022年11月25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是地方探索青年就业领域立法的重大突破。而北京、河北、广东等多省市也先后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文件,为立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从国际上看,韩国和日本均颁布了青年就业促进法,阿塞拜疆、芬兰、乌克兰等国家也在相关青年立法中对青年就业工作提出了“硬性要求+鼓励机制”的创新思路。

因此,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将促进青年就业立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加快推进立法进程。

呵护“成长中的幼苗”

21世纪:作为长期关注未成年权益保护的委员,今年您主要关注哪些问题?

李迎新:此前,我曾就加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提出建议,今年两会,我也就促进后疫情时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提出了我的建议。

新冠疫情导致少年儿童经历了近3年特殊的成长期。由于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为深远。疫情流行期间,我国制定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方案,学校也加强了心理健康工作。

进入后疫情时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面临新旧问题交织的挑战,疫情造成的一些心理问题短期内不会自然消失,复课又带来“开学综合症”,可能加剧原有问题。这突出表现为少年儿童在情绪、自我和行为方面的“三大障碍”:

第一,焦虑、抑郁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对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达31.3%、17.9%;其中四年级学生重度抑郁检出率为2.8%,较2020年上升0.9个百分点。

第二,自我效能感降低,控制感、希望感、生命意义感弱化。调查发现,2020年疫情发生后,评价自己“在各方面都做不好”的少年儿童较5年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对未来抱有强烈希望感的减少了11.8个百分点。

第三,日常生活结构频繁变动,睡眠运动学习习惯“大滑坡”,容易出现注意缺陷、攻击行为、网络成瘾等问题。目前,个别家长、教师对儿童心理问题认识不足,导致儿童心理问题被误判、误诊,引发未来罹患精神疾病、自伤自杀的风险增加,给个人和社会都将带来沉重负担。

心理健康受到个体和环境多方面因素影响。少年儿童原本就是“成长中的幼苗”,抗压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当前新冠疫情的急性期影响已过渡为长期影响,必须增强风险意识,通过医疗、教育、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持续关心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因此,我提出四方面具体建议:一是构建完善的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二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强化家庭的心理抚养;四是营造重视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作者:杨希,徐倩宜 编辑:李玉敏)

杨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记者,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关注资管、财富、法律与金融风险。欢迎交流,邮箱:yangxi@sf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