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基础引领,城校共生、“三位一体”打造科创新生态
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卜羽勤 易佳颖 上海报道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紧紧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有效应对外部打压遏制。其中,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进行基础研究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功底深厚,仪器设备、团队协作和合作交流等都是重要因素。办学校重在打造学术和文化生态,在好的生态氛围和设施条件下,研究成果自然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与此同时,“双碳”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包信和指出,可再生能源未来肯定是很重要的,但其要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这一过程中,实验室的“双碳”成果往往是概念性、原理性的,企业往往难以承接,中间还需要过渡,我们希望“架桥”打通这一环节,将成果验证放大,方便企业衔接。
基础研究需长期坚持
《21世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将基础科学研究摆在重要位置,这与国家战略需求之间有什么关联?
包信和:基础研究的概念比较宽泛,通常意义上是针对事物原理性、规律性、本质性的认识,也就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认识。一段时间以来,基础研究更多基于科学家的兴趣驱动,但现在大家逐步认识到,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即“卡脖子”问题,关键恰恰卡在了原理没有搞清楚,而原理性问题正是基础研究的范畴。国家现在特别关注基础研究,将其作为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我本人也非常赞成,基础研究突破后很多问题都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出,近年来国家对科学研究的经费不断加大。过去五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今年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到2.55%。虽然看上去只是0.05%的提升,但在中国GDP的体量上,这个数额实际上是很大的。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数字是,用于基础研究方面的经费也在过去五年中翻了一倍,足以见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
《21世纪》: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中科大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哪些引领作用?
包信和: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的坚持,很多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要有所突破。学术共同体内对基础研究相对认可的评价标准还是高水平学术论文,以生命医学领域为例,去年一年中科大在这一领域发了6篇高水平论文,原创性都很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在这一基础研究领域的水平。进行基础研究需要科研人员功底深厚,此外,仪器设备、团队协作和合作交流等都是重要因素。中科大不仅在设备建设方面多下功夫、持续投入,也引进了不少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也特别重视学术交流,包括国际交流。办学校重在打造学术和文化生态,好的生态氛围和设施条件下,研究成果自然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把人才、成果留在安徽
《21世纪》: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在这一方向下,中科大做出了哪些努力与经验?
包信和:教育、科技、人才是无法分割、互相支撑的,在“三位一体”共同推进方针下,中科大应该有很大机会。拥有中科院直属院校与高水平大学双重身份,中科大不仅拥有优秀的科学研究基因,也在注重高质量培养人才的同时着力吸引高水平人才。
近期,中科大还与中科院正在研究规划进一步共同推进科教融合的方案,从办学最初的“所系结合,全院办校”1.0版本、到本世纪初“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2.0版本到现在向“科教融合,争创一流”的3.0版本进发。不仅要联合培养研究生,更多是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融合。在中科院的领导下,中科大和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的合作有望在国内率先推出一个典型模式。此前1.0、2.0的阶段,更像是“1+1”的物理过程,但3.0我们更希望是化学反应,带来升华性、突变型的效果。
《21世纪》:从城校共生,到科大硅谷,我们关注到,中科大与其所在的合肥市、安徽省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不断加强合作,中科大在其中承担了哪些重要作用?接下来还将带来哪些赋能?
包信和:在今年两会中,安徽、合肥的发展被多次提及,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建设有目共睹。中科大置身其中,不仅是有助于项目和成果转化,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生态。一流大学通过人才培养和公众影响力,营造省市的创新生态,数据统计,仅2022年,中科大有362名博士毕业生、770余名硕士毕业生留在安徽,这一数据还未将本科生、留学生、博士后等计入统计。不仅是毕业生留在安徽,一些校友企业这些年也聚焦到合肥、在安徽逐渐成长起来,这就逐渐形成了环中科大周围的科大校友生态。同时,中科大鼓励研究人员把成果转化在安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入股企业,科研团队可以直接占到50%的股权,如果是离岗创业,还可以追加到70%。多地在地方版的实施细则中还将科技人员享受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从上位法的不低于50%提高到不低于70%。而在这一基础上,中科大更是进一步规定,科研成果如果在安徽落地,中科大将会让出10%,团队的转化收益可以占到80%。
一个很好的生态打造案例是安徽正在打造的科大硅谷。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不少海外人才有归国的计划,需要这样一片热土去扎根。科大硅谷落实后,不仅是科大校友,更多海内外高水平人才会被吸引来合肥,这其中,中科大积极发挥影响,与科大硅谷合作组建国际校友事务部,积极号召和动员人才回合肥,回安徽。
将实验室成果与国家、企业需求打通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是以煤为主,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尤其是提高煤电效率方面,有哪些提升空间?
包信和:“双碳”是推动内生动力中必须要做的事。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现实条件看,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我国现在的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70%以上,天然气也有近一半是依赖进口。能源转型在经济、外交、战略等方面都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可再生能源未来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其要完全替代化石能源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目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还只有18%左右,80%以上能源的仍是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中,煤是绕不开的话题。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是以煤为主,从煤电而言,现有二氧化碳煤收集掩埋的技术会导致煤电效率下降近10个百分点左右,而本身煤电效率已是不超过50%,这一技术在当前的中国应用还需要很多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现在很多的研究还是集中在提高煤电效率方面。另一方面的努力是将煤从能源变成资源,即作为碳资源应用在材料、化工原料等方面,这也是我的本行。目前中科大在这一方面也在积极推进。
2022年中科大还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希望能将基础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成果与国家需求衔接起来、与企业需求衔接起来。目前,碳中和研究院已经和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实验室的成果往往是概念性的,企业难以承接,中间还需要过渡,这也是常言的成果转化的“死亡谷”,我们碳中和研究院就是希望“架桥”打通这一环节,将实验室成果验证放大,便于企业下一步衔接。
《21世纪》:中国正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你认为在哪些领域有较大可能突破?
包信和:低碳零碳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比如风电、光电等。中科大在这一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有研究团队在太阳能提高转化效率方面发表非常重要成果。而负碳技术,是比如像植物、海洋、土壤吸收二氧化碳,包括一些把二氧化碳收集掩埋的技术,这一方面的工作都还在基础研究的阶段,有了很好的进展,要真正要做到负碳,仍需大家共同努力。
(作者:卜羽勤 编辑:周上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