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蔡依莹 澳门报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专访,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出发,针对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新型多元化人才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关注教育、科技与人才培养
南方财经:今年两会,有哪些问题是你比较关注的?
高锦辉:我今年的关注重点是教育政策、人才建设、青年工作、澳门可持续发展等。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愈发重视。党的二十大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位置进行部署安排,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澳门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南方财经:近年来,澳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你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澳门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高锦辉:在中央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澳门成为连接中国和葡语国家的重要“桥梁”,在这一背景下,其实澳门的各高校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推动中华文化在葡语国家传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影响等方面有自己独特优势。近年来,澳门高校正不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推动中华历史文化相关学科建设,加强中华历史文化的研究、教学和社会推广。
再者,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成员,又有“一中心、一基地、一平台”战略定位,能够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交流项目和服务主体,辐射珠江西岸、泛珠三角西部地区、葡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区域市场,与周边的金融城市形成错位,既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亦有利于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基本法促进社会稳定
南方财经:今年是澳门基本法颁布30周年,你如何评价澳门回归以来澳门基本法的实施情况?
高锦辉:当下,国家与澳门社会发展稳步向前,宣传推广宪法和基本法也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特区政府可借基本法颁布三十周年之机,深化内容,加强宣教成效,以更多元管道和手法,向民间推广普及,提升社会爱国爱澳意识。
澳门自回归以来,基本法得到了全面贯彻实施,成为澳门特区的行为指南,促进了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权保障和民主进步。实践证明,这是一部符合澳门特区实际情况,能够给澳门带来安定繁荣,能够不断满足澳门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宪制性法律,其成功贯彻实施的经验弥足珍贵,值得认真总结。
人才引进需多方助力
南方财经: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需求,澳门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了哪些具有特色的做法?
高锦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关键作用。未来澳门社会的发展所需的人才是多层次、多门类的。目前政府所实施的教育规划和政策,应主动调整以适应澳门未来发展的需求。创新驱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旋律,科技产业创新是核心内涵。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澳门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方向。
而基础教育面临必须提升数理教学水平和质量、高中调控好文理分科的比例等主要难题。应适度发展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加强、弥补社会发展中人才缺乏的部分。围绕经济适度多元,建设人才队伍,特别是大健康产业、高新科技产业、会展业、金融业及文化体育产业等相关的人才。
特区政府的引领、指导和支持是一大关键。要结合澳门实际,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选准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相关重大项目,从政策、人力、财力等方面多管齐下,聚力攻坚。
做好《人才引进法律制度》法案。法案正在立法会进行细则性审议,未来引入所需人才对本地居民进行带教,有效提升竞争力。
南方财经: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过程中少不了人才的助力,你认为澳门应当如何切实为特区、大湾区、国家培养人才?对澳门融入国家发展最有利的人才素质是什么样的?
高锦辉:如何切实为特区、大湾区、国家培养人才?我想答案是教育改革。澳门要培育未来的人才,必须敢于创新,其中教育改革必不可少。发展科创、活用科创、推动科创,将教育、科技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解决人才问题应从三大方向考虑。一是从外面引入;二是如何让澳门的海外人才回流;三是继续培养本地人才。无论哪个方向,最重要的是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目标配合好。对于澳门引入对国家发展最有利的人才素质需具备: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可助力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响应国家和澳门特区所望。
澳门特区政府正加大力度推动发展非博彩元素,促进澳门的休闲、旅游、康养、会展等多元产业发展,澳门需围绕这些产业发展去培养人才。在现时基础教育上,澳门学生在现代金融领域处于薄弱阶段,未来师资、课程等配套也需要升级做加法,要将资源转化为产业,这样少不了澳门财经人士与教育界通力合作,以及政府相关的政策指引作支撑,才能让澳门产业走向适度多元发展。
统筹:于晓娜
监制:施诗
记者:蔡依莹
编辑:和佳
剪辑:实习编导焦宇
设计:郑嘉琪
实习记者:回凯琦 唐晓棠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张然 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蔡依莹 编辑:和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