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专栏丨经济如期复苏,仍需关注三大短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3-16 05:00

温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王静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1-2月各项指标较去年12月全面好转。但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突出表现为民间投资信心有待提振、就业市场面临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有待稳定,政策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支持力度。

根据此前发布的PMI等先行指标以及开工率等高频指标,市场对于年初以来的经济复苏已有充分预期。统计局公布的1-2月的增长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具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疫情达峰之后经济加快修复。之前服务业受疫情压制最为显著,但随着疫情快速达峰,经济社会运行快速向正常水平回归,服务业尤其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大幅好于去年12月的-0.8%。社会消费品零售中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大幅好于去年12月的-14.1%,受此带动,社零增速也由去年12月的-1.8%回升至3.5%。

二是房地产产业链开始回温。去年底以来,政府重申了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融资端“三箭齐发”之后,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已有改善,需求端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居民加杠杆意愿有所回升,进而推动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温迹象。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5.7%,较去年末的-10%收窄,好于市场预期。房地产销售、施工、竣工、融资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建材、家电和家具等相关消费降幅均明显收窄,家具消费增速甚至已经转正。

三是企业活力逐步增强。1月和2月制造业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回升至55.6%和57.5%,高于去年12月的51.9%,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也明显回升。据统计局披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1-2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2.4%,快于大型企业。1月、2月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为64.9%,创2013年有统计以来最高水平。这些数据均表明企业活力和信心在逐步增强,经济复苏成色在不断提高。

同时还要看到,当前经济仍处于初步恢复阶段,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特别是以下三个方面的短板值得密切关注:

一是民间投资信心有待提振。1-2月民间投资仅同比增长0.8%,低于去年末的0.9%,民间资本继续扩大投资的意愿仍显不足。

二是就业市场面临压力。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5.6%,16-24岁人口失业率上升至18.1%。就业压力尤其是年轻人口的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

三是房地产市场有待稳定。房地产市场虽有所回稳,但可持续性仍待观察。其一,目前二手房市场的回升幅度和市场热度都略高于新房市场,显示居民对于新房的信心尚未恢复;其二,融资环境虽有所优化,但短期内仅惠及白名单优质企业,部分财务困难的房企仍较难获得支持;其三,房企尤其是民营房企拿地和新开工的意愿仍显不足。

从刚刚结束的两会情况来看,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在提振民企信心方面,李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是长久之策,过去不会变,未来更不会变。将来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所有主体,依法保护产权,促进公平竞争,同时新领域新赛道大有可为,并提到要弘扬民企在创新创业中的“四千精神”,认为民营经济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今年新增就业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左右,为历年最高。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强调,今年1158万人毕业大学生是就业重点,提升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要广开就业渠道,新的就业形态既要支持又要规范发展。

在稳定房地产市场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供给端将“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住建部部长倪虹3月7日在部长通道表示,要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以“精准拆弹”的方式化解风险。需求端将“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除此之外,总理表示还将重视新一届政府的主动作为和务实作风,再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于法有据;“提升创造性执行能力”,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

所以,虽然今年5%的GDP目标低于市场预期,但我们倾向于认为,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市场信心逐渐提升,经济复苏的基础将会进一步夯实,2023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甚至更高水平。

(编辑:陆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