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诱骗老年人,一场剧本下的情感陷阱

21大消费董静怡 2023-03-16 19:14

315晚会曝光的案例并非个案。对网络内容真假缺乏敏感性的老年人,容易掉入主播精心编织的情感信任陷阱当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静怡 上海报道

在直播间里喊着“爸妈”却卖着假货,专门欺骗中老年人的主播在315晚会中被曝出。

据爆料,一些情感主播通过营造正能量人设,或编造各类剧情,借机向直播间观众卖货。不少中老年人对主播本人和直播内容深信不疑,纷纷下单支持。

然而,卖给老人的“特效药”、“保健品”等实际均为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普通食品。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在这类主播的直播间中却随处可见。

“我这个亲儿子说的话还不如主播那些‘儿子’说的话可信。”来自山西的李先生一句话道尽无奈。

有记者调查到了某主播的货源“利哥供应链”,其中摆放着几百种类似产品。相关经理表示,很多主播从他这里拿货,并承认了直播间所讲的故事都是编造出来的。

“这个东西到我这拿的话是1.2元,这个(产)品卖了大约一两千万盒了。我们是卖99元10盒,给主播开佣金开80元,就说99元主播要挣80元。”利哥供应链相关人士表示,主播获利非常大。

来自“儿子”的骗局

正如315晚会所曝光的那样,打着情感牌欺骗老人的主播并不在少数,身为家属的年轻人们在无法理解的同时又颇感无奈,“明明一眼假。”

夏沫(化名)就是无奈年轻人中的一位,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家中母亲沉迷看此类直播,每天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并且已购买多件主播挂车的商品,为此,她已与母亲争吵多回。

这类直播多是以正能量为主题,主播帮忙解决各种纠纷难题,借此立起自己的正面人设;还有多以各种都市情感故事为主题,主播作为第一讲述者,或是卖惨,或是励志,并将产品完美植入直播故事中。

据夏沫所说,这类直播内容十分夸张,“堪称电影情节”,表演痕迹明显,只是因为以第一视角拍摄,包括自己母亲在内的多位老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最主要的是,这类主播卖的产品多为三无产品,上至医疗药品、保健品,下至化妆品、家居用品,主播们为了卖货无所不用其极。即便是被举报,他们也会火速换小号重新开张,反复强调自己是被害者,而他们庞大的粉丝依然会捧场。

“看着她买了几万元的‘破烂’,劝说无用,我真的很绝望。”夏沫表示。

张尧(化名)也有类似的遭遇。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的父亲在某一天突然买回几条神奇的项链,据说可以“打通血管、纯净血液”,花了大几千块钱。被问及从哪里购买,张尧的父亲说出一个主播的名字。

“明显就是骗人的,但我爸对这个主播深信不疑。”张尧表示不理解,他与父亲就退货问题争执多次,但父亲最后却给他戴上了“不孝”的帽子,认为他在阻拦自己养生。

张尧对此深感无语,与夏沫一样,他也采取了举报的方式,但效果并不显著。后来,他亲自去直播间中劝说看直播的观众们,直接被主播拉黑。

眼下的场景让张尧回忆起了更早以前。据他描述,几年前,家中年纪大的老人喜欢参加一些线下的养生活动。这些活动主要针对老年人,主讲人往往很讨老人喜欢,并且在日常活动中会送上鸡蛋等小礼品,对老人们嘘寒问暖、体贴入微,老人们与这个主办方的联系会非常紧密。

直到某一天,他们会突然拿出几千元的保健品,而那时愿意付钱的老年人已不在少数。“虚假保健品坑骗老人的故事转移到了网上而已。”张尧表示。

掉入情感陷阱

被曝光的主播拥有高达千万的粉丝,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一定有人疑惑,拥有多年社会经验、平时更会谨小慎微的父母亲人为什么会陷入到如此低级的骗局当中?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曾提出,信任是经济交往的基础。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对于品牌权威的信任逐步减弱,带货的主播成为了信任的承接者。

而建立这样的信任也并不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是需要长期的建构和经营。有直播行业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些曝光的主播以正能量为切口,通过编造的剧情以及长时间的直播,营造了自身善良、热心、真诚的人设,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尤其是对网络内容真假缺乏敏感性的老年人,则更容易掉入主播精心编织的情感信任陷阱当中。”该业内人士分析道。

另一方面,非理智的情绪往往促使着消费行为的发生。有研究表明,直播带货本质是一个以情绪为核心要素,以主播为中心节点,以情绪互动为核心纽带的情感行动。

以各种极端剧情为主题的直播间中常充斥着非逻辑、非理性的情绪化符号,观众们随着主播开心,随着主播气愤,在情绪共振中响应着主播购买的口号。

这类直播里的技巧其实并不少见,翻翻现有的带货直播就会发现,每个直播间里都多多少少会存在着建立信任、催动观众情绪的行为和说辞。

但如果靠着观众的信任贩卖假药、假货和三无产品,问题的性质则大不一样。

浙江汉鼎律师事务所张永辉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九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其中,直播平台就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直播卖的那些药,即使是正规的厂家生产的,也是违反广告法进行宣传,市场监督管理局可以对销售者进行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张永辉表示。

除此之外,针对贩卖三无产品,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程念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播销售三无产品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同时也是典型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销售三无产品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可能因不符合国家标准等销售条件而侵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程念进一步表示,我国目前针对直播营销、网络直播、电商直播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同时直播卖货行为作为一种销售行为,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规范,“直播并非法外之地,违反法律法规的直播卖货行为是不可取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315晚会曝光的主播“马洪亮”“小张说事”“高冷”等主播已无法在平台上搜到。记者向某平台询问是否有相关治理措施,暂未得到回复。

(作者:董静怡 编辑:林曦)

董静怡

21记者

关注人工智能、科技出行、电商,联系方式:18067308354(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