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靠龙牡壮骨颗粒打天下,如今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 实习生龙恒旭 武汉报道
“孩子不吃饭不长个,用龙牡壮骨颗粒”,这一广告语至今仍能引起80、90后的回忆。3月15日,曾靠龙牡壮骨颗粒“打天下”的健民集团(600976.SH)发布2022年年报,其总营收约为36.41亿元,同比上涨10.35%;归母净利约为4.08亿元,同比上涨33.52%。
细化到板块来看,该公司全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约18.79亿元,同比增长11.7%;医药商业营业收入约17.23亿元,同比增长8.51%;以龙牧壮骨颗粒为主儿科类药品总营收约10.0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营收约为27.6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龙牧壮骨颗粒等主营产品之外,联营公司生产的体外培育牛黄成健民集团2022年的主要盈利点。此外,健民集团为摆脱依赖单一产品的困境,陆续从研发新药、加大营销力度等方面寻求增长曲线。
联营企业贡献突出
健民集团在年报中指出,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公司龙牡壮骨颗粒等主导产品收入增长、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及政府补助增长所致。
具体来看,2022年该公司主导产品销售量呈稳步增长状态,例如,龙牡壮骨颗粒销售约5.41亿袋,同比增长11.3%;健脾生血颗粒销售量同比增长8.3%;便通胶囊销售量同比增长18.73%。
(健民集团主要产品销量情况/来源于该公司2022年年报)
究其原因,健民集团表示,主要通过广告投放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美誉度,加快渠道建设以及终端管控力度,来实现产品铺货率、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并且,由于儿童就诊率提升、健康成长支出增加等方面的原因,包括龙牡壮骨颗粒在内的儿童药市场空间广阔。
事实上,健民集团于2022年的主要盈利点当属其联营企业研发生产的体外培育牛黄,占其归母净利润的半壁江山。
2005年,健民集团与大鹏药业联合成立了健民大鹏,该联合公司独家拥有“国家中药一类新药”体外培育牛黄的完全知识产权和国内最大的体外培育牛黄产业化基地。
据悉,由于天然牛黄产量稀缺,体外培育牛黄成为了优质替代品。2004年,国家药监局颁发国食药监注【2004】21号文规定: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药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症药品种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含牛黄的新药,可将处方中的牛黄以体外培育牛黄替代。
无独有偶。2023年1月6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指出以牛黄为原材料的安宫牛黄丸可用于危重型新冠患者的内闭外脱症、高热症。
2022年,健民大鹏的净利润大幅增长,约为4.48亿元,其中归属健民集团投资收益红利为1.68亿元,占总净利润的41.18%。
但体外培育牛黄能否持续成为健民集团的增收点?对此,华鑫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目前国内每年天然牛黄产量约有900公斤,无法满足已超5000公斤的市场需求。国海证券分析师周小刚则认为,与天然牛黄成分更为接近的体外培育型牛黄将具有较大替代市场空间和长期成长性。
寻求增长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健民集团在年报中指出,2022年公司龙牡壮骨颗粒、小金胶囊、健脾生血颗粒等主营产品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盈利水平,一旦其原料药价格、产销状况、市场竞争格局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为促进业绩增长,摆脱产品依赖困境,健民集团在2022年间从开拓营销渠道、研发新药等方面发力。
年报显示,2022年,该公司以投放专业广告等方式,将OTC(非处方药)产品进行线上线下结合销售;Rx(处方药)产品则以学术推广为主,通过药品流通企业销售给医疗机构。
该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投入约为10.69亿元,同比上涨约7.77%。由此可见,其在品牌打造方面舍得投入。并且,健民集团亦是2022年由刘亦菲主演的热播剧《梦华录》的广告投放商之一。
另外,3月16日,健民集团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研发产品管线布局,加强产品的研发和引进;发展中医诊疗业务、大健康业务等。
据悉,2022年,该公司在研项目40项,其中新药研发项目26项,二次开发项目8项,保健食品6项。健民集团亦表示,该公司将培育第二梯队产品——便通胶囊,并梳理独家及类独家产品,如安眠补脑口服液、拔毒生肌散等。
“为促进Rx(处方药)产品的长期发展,将继续加大中成药创新药和新剂型、创新给药途径等儿童药的研发,加密营销团队,精细化、数字化管理。”该公司表示。
但对比同行业上市公司,健民集团在研发投入占比不具备竞争优势。据东财二级行业中药生产行业最新一期数据显示,在该行业72家上市公司中,健民集团研发投入占比为2%,位于第52位。而2022年研发投入约为0.73亿元,约是营销费用的6.83%。
(作者:王雪 编辑:林曦)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