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森林日|社会资本首次“入局”,广州唤醒百亩“海上森林”

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南方财经全媒体郑玮 2023-03-21 21:0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实习生戚集贤 广州报道

3月21日,是联合国设立的第11个国际森林日,今年的主题是“森林与健康”。其中,被称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因其处于海洋与陆地的过渡地带,承担着极高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成为世界范围内生态保护重要着力点之一。

为什么关注森林?在诺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看来,森林至少具备3类价值,即承担木材或旅游功能的市场价值,承担侵蚀控制或蓄水功能的非市场价值,以及不以人类福利为导向的生态系统内在价值。

但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森林等生态资源保护长期是一项政府工程,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的瓶颈难破。

近日,在广州最南端启动的“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科普行动”项目,就是广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的首次尝试,成功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支持。

面向坦头村现存的45.5亩天然红树林和38种红树林大型底栖生物,广州迈出了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的第一步。但未来如何持续引入更多类型的社会资本,推动碳汇交易、生态旅游等模式形成更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化运作逻辑,各界仍在探索之中。

广州唤醒百亩“海上森林”

想走进南沙区坦头村的天然红树林,需要先穿过一片布满“钢筋铁骨”的造船厂,再走下约3米高的堤坝,就能见到一片由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等组成的红树林群落。这片面积达45.5亩的天然红树林,占了广州市现存天然红树林面积的70%以上。

根据2021-2022年“南沙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项目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调查”数据,目前广州南沙全区红树林总面积约为167.31公顷,共勘测到红树林大型底栖生物38种,湿地鸟类45种,其中广东省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

(南沙区坦头村的天然红树林群落,远处为外来物种无瓣海桑,近处为桐花树等本地物种,郑玮/摄)

此次由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创建的“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科普行动”项目(以下简称“红树林科普项目”),就瞄准了这片宝贵的“海上森林”,将在两年内针对该区域的天然红树林进行保护与修复科普行动,打造线下科普场景。

“未来我们会不定期组织家庭植树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并计划在这片区域打造一个海洋科普野外基地,通过建设科普长廊等形式,常态化展现红树林相关知识,向前来参观的公众提供学习、科普机会,从而调动起周边社区、群众认识红树林、共同参与保护红树林的热情和积极性。”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会长林立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与大部分生态保护项目都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不同,此次红树林科普项目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支持,支持金额为5万美元。

“此次活动是广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的首次尝试,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推动了市场和政府更好结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洋资源管理处处长杨华杰表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国家协调员刘怡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此次选择支持红树林科普项目,主要是考虑到其具备多重效益。

“坦头村红树林项目一方面是一个生态修复保护项目,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红树林碳汇,还可以支持碳减排,具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效益。同时,这个项目还可以调动社区、志愿者等积极参与,所以专家组经过讨论,决定把项目落在这个地方。”刘怡表示。

据介绍,全球环境基金是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等几个国际公约履约的资金机制,其中小额赠款计划专门支持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民间组织与公众的联系更紧密,我们希望通过民间组织去动员当地公众、社区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刘怡表示,相比于其它由政府主导的大项目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实施方式,小额赠款计划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动员方式,从社区入手推动生态治理,“目前小额赠款计划已经在中国资助了173个项目。”

(红树林科普项目邀请社区公众沉浸式体验红树林种植、科普活动,郑玮/摄)

除南沙区坦头村这片天然红树林外,《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还给广州下达了“十四五”期间营造43公顷、修复160公顷红树林的任务。杨华杰表示,广州近年已相继在南沙湿地、虎门大桥北侧、番禺区海鸥岛、南沙区沙螺湾村、南沙大角山公园开展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新营造红树林21公顷、修复红树林58公顷。

随着社会资本注入,在广州这座超大城市,一片百亩“海上森林”的生机正被逐步唤醒,重现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重价值。

探索红树林的价值实现路径

“瘟疫是老问题,气候变化则是新问题,但它们的解决方法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需要将精巧的私人市场和政府的财政与监管权力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私人市场或集体行动,维持一个良治社会就如同用一只手鼓掌。”威廉·诺德豪斯在《绿色经济学》一书中写道。

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亦如是。

从资金来源看,此次红树林科普项目吸纳的社会资本仍来自公益组织,其源头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环境基金的共同捐款,尚未有私人市场加入。

刘怡也希望能够通过红树林科普项目这一平台,撬动更多社会资源进入生态修复领域,“小额赠款计划资助的项目主要是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通过这个平台把相关政府部门、公益机构、科研机构、街道办、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方联合起来,并形成创新示范效应,吸引其它资金注入,进行升级或者复制推广。”

缺乏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是社会资本难以入场的症结之一。“社会资本肯定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生态修复项目没有盈利点、缺乏可持续运行的商业模式,资本想进也进不来。”林立直言。

症结何解?林立表示,EOD模式(Eco-environment-oriented Development,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或许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方向。

“就是生态环境修复优先,然后把投资、运营、施工等主体一起吸纳进来,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较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打造一个能够可持续盈利的模式。”林立透露,“目前我们正计划在湛江探索实践一个红树林生态修复领域的EOD项目,但现在还没落地。”

刘怡也举了几个例子,“比如美国创立了湿地银行,进行绿色金融创新,发放绿色债券等,政府也能通过建立税收制度引导企业投资,从顶层设计上作出引导和规范。把碳汇变成一种可交易的资本,也能够带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碳汇交易毫无疑问是近年备受关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之一。

“‘双碳’战略背景下,碳汇交易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我们接触到的很多企业都有购买碳指标的需求。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在方法学上,特别是蓝碳领域,怎么评估,很大程度上是技术问题。”林立表示。

刘怡也认为,目前影响红树林碳汇交易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的方法学,“如果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学,就无法被纳入国家减排清单,从而难以进入碳交易市场挂牌交易。目前要纳入国家减排清单必须使用联合国IPCC指南的方法学去计算,业界学者还在讨论如何把‘蓝碳’项目也纳入到减排清单之中。”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志琴也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未来广东需要进一步加强林业碳汇开发能力建设,开展森林、湿地、草地碳汇本底调查,开展碳收支评价,以探索建立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郑玮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