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注册制“新生”定价结果有分化: 哪些“老传统”变“伪命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截至3月27日晚,沪深两市又有多只主板注册制新股披露发行结果。至此,全面注册制下首批10家主板企业已全部完成询价定价。
从询价定价情况看,全面注册制下定价总体符合市场化规律和预期,市场化定价机制作用逐步显现。多数企业确定的发行价打破“23倍市盈率”,5家沪市主板新股发行市盈率区间20倍-41倍,5家深主板新股发行市盈率在26.81倍-90.63倍。
市场人士指出,在市场化发行承销机制下,上述主板公司定价弹性大幅提升,定价结果总体合理适中。
而随着市场化发行机制不断健全,沪深主板发行、交易机制等发生巨大变化,投资者“无脑打新”也将成为过去式。
“全面推行注册制背景下,A股市场将变得更包容,新股发行定价也会更加市场化。过去核准制下新股发行定价,留给了打新者一定溢价空间。现在的市场化定价,让新股询价、定价更加接近了二级市场的价格。这意味着,过去预留给投资者炒作的溢价空间将会变得不确定。”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定价弹性提升
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沪市主板中信金属、中重科技、常青科技、江盐集团、柏诚股份5家公司发行价格绝对值在6.58元/股至25.98元/股之间;按照2021年经审计的财务数据计算,发行市盈率区间20倍-41倍,中位数35倍。
深市方面,中电港、海森药业、陕西能源、登康口腔、南矿集团5家新股发行市盈率中位数34.66倍,与行业、可比公司市盈率比值中位数分别为1.97、0.77。
发行定价结果分化,5家深主板新股发行市盈率在26.81倍-90.63倍之间,发行市盈率较行业市盈率比值在0.98-4.13之间;发行市盈率较可比公司市盈率比值在0.67-1.83之间;发行价格在9.6元/股-44.48元/股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前述发行市盈率是以经审计的2021年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孰低指标计算,投资者需结合新股2022年经营业绩变化情况看市盈率。
例如,沪市5家公司按照2022年归母净利润计算的动态市盈率区间为15倍至28倍,中位数24倍。
深市陕西能源2022年经审阅的扣非后利润同比增长近510%,发行价对应2022年市盈率为14.86倍。
从募资情况看,深市5家公司募集资金在7.56亿元—72亿元之间,4家企业实现足额募资。
沪市5家公司募资额区间为13亿元-33亿元,募资总额93亿元,略高于招股书中预计募投项目所需资金总额75亿元,4家公司募资金额超出募投项目所需资金。
针对募资总额低于募投项目所需资金的情况,有市场专家指出,“全面注册制下实行市场化发行定价,发行价格和最终募资规模主要通过询价方式产生和确定。此前大家习惯说的‘超募’在注册制下逐渐被公众认知为‘伪命题’,因为由市场化发行确定的实际募集资金、与公司提前规划并在招股书中披露的募投项目所需资金量的差额,二者很难精确匹配。”
实际上近几年,监管机构也在不断加强对IPO企业首发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规范使用募集资金,并鼓励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无脑打新”成过去式
从询价过程来看,参与报价的投资者家数逐日递增,参与热情较高。
5家深主板新股参与询价的网下配售对象数量约在8000个左右,报价整体分散。
以沪市新股为例,询价结束后,发行人、承销商切实履行定价承销主体责任,最终定价在投资者报价“四数孰低值”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折让,折让幅度为5.1%-15.9%,中位数为12%。其中,柏诚股份、江盐集团、常青科技最终定价较“四数孰低值”分别下调15.9%、14.8%、12%,折让幅度相对较大。
随着全面注册制下首批新股陆续启动发行工作,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新股申购也在进行中,沪深两市均有公司完成申购工作。
深市首家申购企业登康口腔网上投资者积极、理性参与申购,申购有效户数为1186万;网上中签率为0.029%,与今年深主板核准制中位水平基本持平。初步测算,登康口腔回拨后网下投资者获配比例预计超过0.01%,较今年以来深主板核准制中位水平提升约18%,网下投资者获得感有所提升。
沪市中重科技也公布了网上申购情况及中签率,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0415027户,有效申购股数为125906579000股。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2700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后发行数量的3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6300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70%。回拨机制启动后,本次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500371%。
业内人士提醒,全面注册制下投资者更要加强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判断,理性参与新股申购和上市初期交易。
“全面注册制下的打新不再稳赚不赔,风险反而会增加,或将表现在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这将是全面推行注册制后新股市场化定价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惯例。”董登新说。
投资者打新应该转变传统观念,过去的凡新必打、凡新必涨已经过时,我们要提高打新的风险意识,对不了解的个股不要盲目打新。
(作者:张赛男 编辑:包芳鸣)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