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AB面:AI概念抬升估值 缴税冲击隐忧待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媛媛 上海报道
2023-03-28 20:4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上海报道

3月27日,同花顺(300033.SZ)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在杭州召开。7个交易日实现65%的涨幅后,这次业绩说明会上,挤满了媒体与券商分析师。

从券商分析师覆盖的角度来说,同花顺本应属于非银金融,但本次业绩说明会上,几乎一半是计算机组的分析师。来调研的分析师们的构成,已经充分说明了近期同花顺的股价连番上涨原因是其“AI概念”。

另一方面,近期同花顺又深陷补缴25亿税务的舆情。但公司股价不仅没有跌停,还几乎差点涨停。直到3月27日至次日凌晨时分,同花顺发布了高管减持4550万股的公告,3月28日同花顺才终于下跌,至收盘,日内下跌8.2%。

回应股价暴涨:AI直接相关收入很少

7个交易日大涨65%,同花顺一度冲到了千亿市值。快速涨起来的市值,无疑会让市场提问:是不是估值过高了?

业绩说明会上有媒体提问管理层,当前股价是否已经反映了公司的业绩增速、管理层对公司的估值怎么看。

董事长易峥很直白地说了一句:“那我说你就卖了。”

于是在场参会者哄堂大笑。

某种程度上易峥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暗含股价过高的意思,但似乎也可以理解为“你要是觉得太高就卖了”。

但计算机分析师们却不一定这么觉得。

“同花顺的估值逻辑已经变了,以前是‘非银估’,现在是‘AI’估。‘非银估’就是按照非银金融板块,比如对照券商行业的估值体系和逻辑进行估值,‘AI’估就是按照计算机AI的体系和逻辑估值,要看的是技术到底怎么样,买个未来,非银的人怎么看得懂技术呢。”有计算机分析师称。

这就像分析师们对曾经的贵州茅台(600519.SH)宣称不能用普通白酒的眼光去看它,而应该用奢侈品的眼光去理解。

但即使是券商分析师们声称同花顺估值逻辑变了,但在股价经历了一波快速上涨之后,手握大量资金的公募,真的认可这样的逻辑变化、并仍然认为这个价位值得投资吗?

3月27日同花顺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采取“AI董秘+高管”共同回复投资人提问的方式,并向市场介绍了其投入研发的几个AI产品。

但对于规模化商用及变现方面,同花顺仍然没有清晰的答案。

机构投资者问到公司是否在未来有新增的变现方式,还是说维持原来的节奏去商业变现。

同花顺高管称:“能挣钱就挣,很难说有靠谱的挣大钱的方式方法。”

另外,在具体的AI产品应用,例如“i问财”、语音技术和知识图谱应用等方面,同花顺高管称,现在AI机器方面,相关的产品技术除了同花顺自有产品使用,还被许多大型金融机构、运营商等行业客户使用。

“但是大家对这一块一定要降低预期,现在大家看到的文本生成、语音合成、人脸驱动等等,都不挣钱。”同花顺高管称。

“AI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尝试,我们也是在尝试。公司目前AI直接相关的收入很少,这个情况大家要注意一下。”同花顺称。

此外,随着近期监管或将对三方平台导流进行开放,同花顺原有的主营业务之一——为券商等机构导流带来的广告业务收入,或将直接受到冲击。

公司董事长易峥也承认,确实政策的变化会带来业务一些新的变化,也会有一些压力

那么,当公司传统业务受冲击、AI业务带来的直接相关业务收入很少的背景下,真的有资金愿意为了预期买单吗?

“那可不一定,最近公募对计算机的路演需求很多。有些踏空的基金经理就会把压力传导到研究员,要找到一些和AI、数字经济挂钩的可投资标的,尤其是一季度结束、二季度马上要开始,行情和风向在哪里,大家都不知道,总归是焦虑的。同花顺技术和基本面都不错,后续会不会有机构看好并继续买进来,很难说。”前述计算机分析师称。

一些激进的私募基金们则赶上了一季度后半段的数字经济行情。

“这是AI革命,现在守在新能源里面的资金就像2021年守在白酒里面的资金一样,他们最后只能追高新能源。AI资金现在就是要逼空新能源资金,尤其是公募。”有私募投研人士称。

“不得不说,确实有些人动摇了。有的基金经理就是依旧看好新能源,要‘躺’在新能源里面,有的基金经理开始认真研究这次的AI行情了,也或许已经有基金经理采取动作,就像网上之前传的,医药一姐葛兰跨界投资数亿元追高寒武纪。”该名私募投研人士称。

此外,本次同花顺业绩发布会上的AI数字人,虽然整体的形象与语音表达不错,但是同花顺称,实际上生成的数字人形象是很好的,但是由于网络环境不是很好,所以在电视画面看到的形象会有一些卡顿。

“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提醒,不能空谈AI,架载AI的基础设施的成熟更为关键。”有机构人士称。

回应缴税风波:仍在与税务部门沟通

本次业绩会中,另一备受关注的是同花顺的缴税风波。

同花顺此前的股价连续上涨,用“狂欢”来形容并不为过。

3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同花顺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凯士奥因在北京中关村完成企业组织形式转换,面临税务机关征缴25亿元的巨额税款和巨额滞纳金。

这一新闻爆出后,便成为了同花顺3月20日股东大会、3月27日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话题。

“公司爆出追缴税收的风波后,我们以为公司的股价至少得一个跌停。”有同花顺人士称。

但事实却与预期相反,同花顺的股价不仅没有跌停,甚至一路大涨。青睐AI的资金似乎完全看不到这样的负面舆情。

同花顺的公告中称,凯士奥正在就征税法规适用性、应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限售股和大宗交易股票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等问题,与税务机关积极沟通,目前还在处理中。

业绩说明会上,同花顺高管称,“这些年来,凯士奥出售股票所得,只有3亿多元,远远少于要征的税额和滞纳金。因此,这突如其来的巨额税款就如同大山一样突然压过来,令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几个月来,我们就征税法规适用性、应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限售股和大宗交易股票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滞纳金是否征缴等问题,与税务机关积极沟通,并提出了妥善处理本次征税事件的合理化建议。但目前尚无结果。”

站在同花顺的立场上,公司高管认为,这是当年响应中关村改革创新的举措,没想到时隔多年后要追缴税收。

同花顺称,2010年12月,在国家工商局的支持下,北京市工商局出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组织形式转换登记试行办法》,推行了企业组织形式转换的改革,一大批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企业因此从“有限责任公司”转换为“有限合伙”。

“有限合伙”这一企业组织形式,由于能较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运营效率,故在投资、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普遍采用。

同花顺称,上述持股平台企业在中关村将有限责任公司“转换”为有限合伙企业,并不改变企业的延续性,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没有改变。相关企业完成转换后,在中证登、证券公司等部门办理的是“名称变更”手续,而非“股权转让变更”手续。因此实务处理时,都按账面价值计价,并不按公允价值清算缴纳相关税款。十余年来,相关税务机关也从未提出异议。

而对于目前处理凯士奥事件的进展,同花顺称,公司已经通过各种公司通过各种途径反映遭遇的困难。省里市里对此均十分重视,审计署有关人员还专门联系同花顺了解情况。目前,公司还在积极与各级税务部门沟通,多次提出妥善处理本次征税事件的合理化建议。

不过,同花顺表示,如果税务机关一定要强制征缴,公司只能卖股票交税。

同花顺称,凯士奥是员工持股平台,在限售股无法出售情况下,凯士奥不能筹集足够资金及时足额缴纳税款,因此,部分核心员工十分焦虑,担心面临破产风险。

目前,同花顺到底能否实现和监管有效沟通、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有待后续公司陆续公告。

不过,3月27日晚间,公司发布了前一次高管减持结果,和新一次高管减持计划。

根据公告,上一次减持期间,2022年9月28日-2023年3月27日,于浩淼、叶琼玖、王进未减持公司股票,凯士奥在减持计划内合计减持23800股。

新一期减持计划中,自公告发布之日(3月28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易峥、叶琼玖、上海凯士奥、于浩淼、王进拟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45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46%。

同花顺的股价在第二天应声大跌8.2%,资金也“闻风而动”。前述私募人士称,先撤退出来避避风头。

(作者:王媛媛 编辑:巫燕玲)

王媛媛

财经版记者

base上海,跟踪券商、基金、资管,关注资本市场及金融机构的一切风向。邮箱:wangy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