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恒集团陷业绩“泥沼”:扣非净利3年蒸发99%

21公司调查张望 2023-03-29 21: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望 报道

中恒集团(600252.SH)业绩出现三连降。

3月29日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中恒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74.25%。而在2020年和2021年,其净利润已分别同比下降24.45%与45.47%。

回溯2019年7.45亿元的净利润,中恒集团7902.55万元的2022年净利润,仅为前者的10.61%。

但中恒集团的扣非后净利润缩减更为显著,2019年为6.13亿元,2022年则仅剩下539.14万元,3年时间“蒸发”了99.12%。

“主营业务下滑主要是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影响,加上连续两年的商誉减值等。”中恒集团相关人士3月29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核心产品销售下滑20亿元

由于业绩严重低于预期,中恒集团决定次回购注销1394.43万股限制性股票。

根据 3月29日公告,中恒集团拟回购注销首次授予及预留部分股份授予的245名激励对象持有的未满足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条件的上述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次授予的回购价为1.76元/股,预留部分为1.42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为2373.97万元。

公告显示,中恒集团上述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的业绩考核条件之一是,以2020年为基数,2022年扣非后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6.6%,即达到52058.37万元以上。

但2022年,中恒集团的扣非后净利润仅为539.14万元,与业绩考核目标相差甚远。

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中恒集团,未来激励计划的实现更为艰巨。

中恒集团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2022年1月27日为首次授予日,共向218名激励对象授予3637.5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76元/股,分为三个解除限售期。

而余下的两个解除限售期的业绩考核条件,亦以2020年4.46亿元的扣非后净利润为基数,2023年的增长率不低于26%,2024年的增长率不低于36%。

通过努力看看能否有一定的突破。”对于今年业绩考核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前述中恒集团相关人士如此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与连续下降的业绩相对应,中恒集团核心产品血栓通的销售则出现了阶梯式下滑。

以血栓通为主的心脑血管领域用药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收入最高的时候占公司整体营收的90%左右。”上述中恒集团相关人士说,“2022年的占比大约为33%左右。”

注射用血栓通作为中恒集团的明星产品,曾经独立撑起了这家上市公司。

根据公开资料,2018年,中恒集团营收32.99亿元,血栓通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合计29.97亿元,毛利率高达94.04%。

但巅峰过后,中恒集团的血栓通开始滑坡。

2019年占比85%左右,2020年为57%,2021年是46%。”上述中恒集团相关人士称。

查询可知,2020年,中恒集团的心脑血管领域用药营收同比下降了35%,为21.12亿元,2021年和2022年的对应营收进一步下降至14.71亿元与9.16亿元,其中2022年毛利率为86.68%。

与高峰时相比较,中恒集团的血栓通营收下滑逾20亿元。

2020年开始,血栓通限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中风偏瘫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医保报销,销售受到很大影响。”上述中恒集团相关人士表示。

不过,血栓通医保限制最近进行了调整,已取消对药品适应症限制条件,报销范围恢复至药品说明书范围,但依旧“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保报销。

这个调整是从今年3月1日起执行,我们预计对销售会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正在加大进行学术推广等。”上述中恒集团相关人士称。

并购标的连续两年减值

为减少对血栓通的依赖,破解单一品种瓶颈,中恒集团选择了通过并购进行外延扩张。

2019年11月,中恒集团就与莱美药业(300006.SZ)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取得后者大股东22.71%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到了2020年,中恒集团以9.39亿元认购莱美药业2.11亿股,每股价格为4.45元。

“公司2020年成为莱美药业控股股东后,中恒集团就按股比进行并表。”前述中恒集团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莱美药业2022年年报显示,控股股东中恒集团持有占23.43%的2.47亿股。

但如此一来,莱美药业的盈亏也影响到了中恒集团的业绩。

巧合的是,2009年上市以来年年盈利的莱美药业,从中恒集团介入的2019年开始,出现连续亏损。

财务数据表明,2019年至2022年,莱美药业分别亏损1.55亿元、3.27亿元、1.01亿元和6870.91万元。

公司对并购莱美药业形成的商誉,在2021年和2022年进行了计提,但2020年没有计提。”上述中恒集团相关人士表示。

2021年年报显示,中恒集团并购莱美药业形成的包含商誉资产组金额为24.97亿元,当年整体商誉减值准备为3.9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中恒集团的商誉减值准备为1.01亿元。

而在2022年,莱美药业又发生整体商誉减值准备4.3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中恒集团的商誉减值准备为1.11亿元,莱美药业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下降至16.51亿元。

莱美药业的亏损和商誉减值,归属于中恒集团的部分都是按照23.43%的持股比例计算的。”上述中恒集团相关人士如此解释莱美药业对中恒集团的影响。

但连年亏损并已经对中恒集团形成拖累的莱美药业,公开表示在2023年力争实现经营业绩打个“翻身仗”。

中恒集团本身也在扩充赛道,拓展了健康食品、日化美妆、医药流通等业务,声称要努力成为中国医疗健康产品超百亿产值企业,至2025年末,力争进入全国医药工业50强、中药上市企业前10强。

但2022年,中恒集团的营业总收入仅为27.14亿元,与其超百亿产值企业的目标相距甚远。

“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还是医药,其它板块是多元发展的一个方向。”上述中恒集团相关人说,“公司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完成一定的目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恒集团研发费用为1.35亿元,同比下降31.77%,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产品梯队问题的担心。

“新产品可以通过现有项目研发,也可以通过战略合作、股权投资、权益引进等方式获得。”上述中恒集团相关人认为。

(作者:张望 编辑: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