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健康|我国数字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面对多重障碍如何破局?

21新健康见习记者林昀肖 2023-03-30 20:09

健康医疗数据是数字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我国数字健康产业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但研究者在数据治理、获取到商业应用的全流程中仍面临阻碍。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林昀肖 北京报道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老龄化和少子化等人口结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据国家卫健委预测,至2035年我国将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30%。但与此同时,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仍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数字健康应需而生,帮助解决医疗资源供给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

在产业发展方面,根据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发展报告》),2021年数字经济占GDP比例约为40%、2017年-2021年间增长近70%。而我国在数字健康领域仍有巨大潜力,2021年我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为115亿美元,仅为美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的六分之一,各细分赛道的发展潜力较大。在制度方面,我国数字健康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数据二十条”“组建国家数据局”等政策出台,我国促进数字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也已基本就位。

在数字健康产业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艾昆纬企业管理咨询执行总监柴研也指出,健康医疗数据是数字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但研究者在数据治理、获取到商业应用的全流程中均面临阻碍,其中的突出问题包括数据质量不足、数据控制者不敢以及不愿合作共享数据,以及缺少商业化支持政策。

而在数字健康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何晶晶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保法》)对获取个人知情同意提出严格要求,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医疗机构存储的历史健康医疗数据并未获得明确的知情同意,因此现阶段无法直接再利用。应如何平衡数据应用与数据安全,何晶晶指出,首先,应加强制度保障;其次,健康医疗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也十分重要;此外,还需运用合规科技助力健康医疗数据处理风险管控。

高速发展中仍面临多重障碍

关于数字经济与数字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1年数字经济占GDP比例约为40%、2017年-2021年间增长近70%。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数字健康领域仍有巨大潜力。据了解,我国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和结核等传染病方面的患者数量居世界前列,市场空间广阔,然而我国数字健康产业起步较晚,2021年市场规模为115亿美元,仅为美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的六分之一,各细分赛道的发展潜力较大。

在世界排名领先的经济体中,美国、欧盟已出台发展数字健康的相关战略和规划,并在美国《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法律框架下,成立专职机构分别促进健康医疗数据应用,构建数字健康发展底座。相比之下,我国数字健康发展起步较晚,但随“数据二十条”“组建国家数据局”等政策出台,我国促进数字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也已基本就位。

当前,在数字健康领域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数字健康技术的应用和落地仍面临一些痛点。据柴研分析,首先,数字健康发展面临“质量不足”的问题,近年来电子病历首页数据质量显著改善,但其他部分的数据质量仍待提升,医学术语标准的应用仍不够广泛。因此健康医疗数据难以直接用于分析,数据治理的投入成本巨大。

其次,仍存在“不敢合作”问题,各级医疗机构是健康医疗数据的主要控制者,也是健康医疗数据安全责任单位,由于缺少健康医疗数据共享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医疗机构对数据合作非常谨慎。

同时,数字健康发展也面临“不愿合作”的问题,我国数据产权制度正在建设中,健康医疗数据权属仍待理清,产、学、研、医各界不清楚数据权利应如何主张,对数据再利用获益的合法性仍有担忧,合作尚不通畅。

此外,“产业化难”也是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数字健康的产业政策供给不足,例如数字疗法产品在审评审批、进院、支付等方面都缺少政策支持,投资和回报的良性循环尚未建立,新业态发展难持续。

关于健康医疗数据领域的发展现状,何晶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现阶段,健康医疗数据流通并不顺畅。同时,互联网医疗等数字健康业态的发展导致数据分散形式多样,医疗数据“孤岛化”明显,而目前还缺少健康医疗数据互通共享的成熟机制,医疗资源被重复占用,数据还没真正用起来。

此外,关于健康医疗数据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何晶晶认为,《个保法》对获取个人知情同意提出了严格要求,但在当时环境下,医疗机构存储的历史健康医疗数据并未获得明确的知情同意,因此现阶段无法直接再利用。涉及大数据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等都面临难点。同时,在健康医疗数据跨境方面,目前尚未针对不同类别的数据出境作细化规定,对跨境诊疗、国际医学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未来如何破局

关于数字健康产业的未来走向,在2023年3月28日由多方共同发布的《中国数字健康发展蓝皮书》中,提出了健康医疗数据共享应用的蓝图,即以现有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专病库等数据平台为基础,建立 “可用不可见”的数据共享协作平台,赋能政务、科研、临床、商业等多个应用场景。

围绕上述蓝图,《蓝皮书》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路径,提出六条优化建议。其中,在制度创新部分,包括跨部门协同机制创新、健康医疗数据共享与应用管理制度创新、数字健康发展激励机制创新等内容,以为行业实践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导;在技术创新方面,包括加速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发布全周期产业支持政策、增强人才和资本供给等内容,旨在为技术发展应用扫清障碍。

关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教授认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标准建设和供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一些高价值的应用场景中,产、学、研、医各界应该砥砺创新,证明数字健康发展的价值,为制度完善提供支撑。此外,制度创新还需要能力、压力、动力共同驱动,促进健康医疗数据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例如推广应用医学术语等专业标准、发布数据分类分级和共享管理指南等,以解决数据质量不足等问题。

数字健康的发展障碍如何解决,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则提出,数据基础制度必须解决数据要素社会化利用与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制度冲突。《个保法》旨在建立个人信息合法正当使用的规则,旨在控制识别个人的信息使用与处理,而非所有的个人信息使用。以个人健康数据为例,如何在制度安排中对二者进行平衡,应当允许去标识化数据在受控环境下流通利用,但是对于接受者的使用应当加以控制,凡是识别个人的使用均应当回到《个保法》,坚持个人同意;而对于非识别个人的使用则不再要求同意。

应如何平衡数据应用与数据安全,何晶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应加强制度保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以及网信、工信等相关部门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健康医疗数据处理规则,为健康医疗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处理活动提供规范指引。

其次,何晶晶也认为,健康医疗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也十分重要。需要梳理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建立常态化的数据分析应用管理机制,以支持健康医疗数据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还需运用合规科技助力健康医疗数据处理风险管控。何晶晶指出,应充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高效地实现平衡。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部分机构在尝试应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数据安全技术,试图通过“可用不可见”的方式实现健康医疗数据的共享应用,从而降低健康医疗数据流通的安全风险。

关于数字健康的应用方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翟青认为,目前已进入循证医学时代,医学发展迫切需要健康医疗数据的支持,以综合评估临床诊疗方案和创新治疗技术的有效性。此外,数据的应用也使多学科协作、远程医疗和患者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三法一条例’的发布对健康医疗数据合作和研究的规范有序提出了较高要求,医务工作者殷切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对健康医疗数据的应用给出细化、明确的指引,建立更加畅通、完善的健康数据应用机制,解决不敢合作、不愿合作的难题。”

“希望未来健康医疗数据能够得到更充分、更广泛的应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拓展数字健康的现有应用场景,为技术研发、审评审批到商业化的全流程带来革新,满足医疗卫生行业参与者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能和健康医疗产业竞争力的双重提升。”谈及数字健康的长远发展,艾昆纬副总裁、大中华区商务解决方案总经理邵文斌表示。

(作者:见习记者林昀肖 编辑: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