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资经验就不会被骗?别侥幸!

汇华理财2023-03-31 11:00

图片


“近日,重庆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案,全国共有600多人受骗,涉案金额超过1亿,其中仅仅是渝北区‘老股民’刘某就被骗了1340万……”

(以上案例引用自平安重庆公众号,《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 重庆警方破获特大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老股民”中招被骗1340万》)


Dr.汇知道,有不少人觉得诈骗离自己很遥远……但真的是这样吗?


现在不法分子的手段极其高明,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诈骗团伙会“量身定制”不同的剧本。不仅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容易中招,甚至连有多年投资经验的“老手”也是受骗的“重灾区”。


常见骗术大起底:


01 针对投资“老手”的投资骗局


开篇新闻便是典型的投资“老手”被诈骗案例。刘某有多年炒股经验,无意间刷到“股票金牌讲师”免费讲股票投资。“讲师”不仅能给出专业股票解读,经讲师分析和解读后购买的股票也是赚多亏少。


这天,“讲师”在直播间“忽悠”他参加某投资项目,称后续有望获得八倍盈利!出于对“讲师”的信任,刘某先花了50万试水,很快就看到“账户”上涨了6.5万。为确保账户安全,刘某发起提款,6.5万利润竟一秒到账,这令他彻底放下戒心,于是在短短1天内,追加了上千万投资。


至此,刘某的总投资额已高达1340万,其账户“资产”也飞涨了数倍。正当刘某联系“讲师”分享成功喜悦时,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在上述案例中,诈骗团伙打着“投资导师”“金牌讲师”等名义,谎称有内幕消息、有内部渠道产品,搭建虚拟平台以骗取资金。


有投资经验的人群通常存在“盲目自信”心理,认为自己具备基本的金融常识,也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坚信自己不会被骗。殊不知,恰恰是这份“盲目自信”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02 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


还是先看案例:


吴爷爷接到外地“孙子”的电话,称因打架被警察抓了,要缴纳一笔保证金,把自己“捞出去”,催爷爷快点打钱救自己。还特别叮嘱要保密,不能将此事泄露出去,否则自己将被从重处理。


听说“孙子”被警察抓了,吴爷爷十分焦急,救孙心切的他连忙拿出攒了许久的1万元养老钱,赶到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再三向他确认钱款去向,但吴爷爷心里都是“孙子”的保密叮嘱,就说转给朋友,最终这1万元被转到了“指定账户”。


保证金转完,吴爷爷赶紧给“孙子”回电话询问情况,可“孙子”却让爷爷继续筹钱,说再缴纳2万元就可以抹掉案底,且仍然强调要保密,不能声张。为了“孙子”,吴爷爷只能再次筹钱,看着所剩不多的养老钱,吴爷爷最终选择给子女打了电话,这才知道自己被骗。

(以上案例引用自平安三明公众号,《“孙子”一通求助电话,老人被骗1万元……》)


对于老年人来说,诈骗团伙的常用伎俩包括诈骗短信链接、公检司法诈骗、仿冒身份和个人信息泄露后的诈骗等等。


此类诈骗手段主要抓住了老年人信息闭塞、防范意识缺乏等弱点,再稍加劝诱和恐吓,就足以让生活阅历丰富的老年人卸下防备,一步步踏入骗子精心设计好的诈骗陷阱当中。


图片



风险提示:以上为汇华理财有限公司就理财业务开展的通识教育,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市场观点,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作者:汇华理财 )

汇华理财

汇华理财官方账号

中法智汇,匠心理财。我们将以独特视角,邀您一起重新理解财富。